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11-15 09:11近年来,永善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打好组合拳,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绿色颜值”和“金色产值”双丰收,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图景绵延铺展。
初冬时节,沿碧波荡漾的金沙江畔,走进大兴镇老街社区回龙自然村的千亩枇杷园,只见沟渠纵横交错,水池星罗棋布,果树成林,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和潺潺流水声不时进入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绘出产业兴、生态美、群众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曾经的回龙自然村,生态脆弱,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群众增收艰难。修路、架桥、通电、改良土壤、栽苗……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这里已旧貌换新颜,水土相依、林田相融、水美树绿,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效益共赢,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以前这里是一片秃岭荒坡,干旱、土壤肥力差,生态环境很不好。”望着郁郁葱葱的果林,永善密尔爽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禹德感慨万千。从缺林少绿到绿满荒山,从靠天吃饭到灌溉设施全面改善,让荒坡变成“花果山”,永善县铆足了力气下足了功夫。
树满山、果满林,回龙自然村的变化是永善通过抓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生态治理探索绿色产业富民路的生动实践。
“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水土流失现象得到遏制,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我们这里种出的枇杷色泽鲜亮、果肉细腻、柔嫩多汁、甘甜怡人,每年4月至6月均有鲜果上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望着千亩枇杷林,老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元洪说道。
据了解,大兴镇先后整治土地7200亩,新增枇杷灌溉沟渠58公里、抗旱池229口,硬化产业道路90公里以上,高标准打造回龙、河口枇杷产业示范园,全镇枇杷种植面积呈“几何式”增长,目前枇杷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产值超过1.5亿元,大兴镇成为远近闻名的“枇杷之乡”。
近年来,永善县紧扣“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和“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目标,始终秉持“守一方水土、美一方家园”初心,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绿色成为永善的底色。
每到冬日,永善县务基镇白胜村漫山遍野的脐橙树郁郁葱葱,一个个金黄的脐橙挂满枝头,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果农穿梭林间,采摘、运输、分装等各道工序有条不紊,一辆辆装满脐橙的车辆穿梭不停,群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曾经,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白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撂荒现象突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成为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桎梏。永善县在该区域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坡改梯、经果林种植、保土耕作、封禁治理等措施,贫瘠的土地上水池星罗棋布,管道里流淌着清澈的水,4000余亩脐橙树长成“致富树”,年产值达4500万元。昔日的贫困村,今朝破茧成蝶展新颜,白屋点缀绿林,硕果缀满枝头,笑脸洋溢幸福,金沙江畔铺展开一幅百果飘香、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
“现在,我们的水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白胜脐橙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永善脐橙’品牌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这一切都归功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白胜村党委书记杨飞说道。
近年来,永善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涵养了水、保住了土、增加了植被,昔日贫瘠的山坡变成了高产地、生态沟、风景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呈现出一江碧水、满目青山的生态美景。
“我们将继续把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建立良好的保水、节水系统,提高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能力,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永善县水务局水土保持办工作人员王文兰表示,在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同时,将继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让“一江清水出永善”。
通讯员:陈洪 刘江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