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11-12 10:21走进鲁甸县龙头山镇,青山之峰耸立着一排标语“:感恩共产党 感恩总书记”。“秋风知我意,苍凉有深情。”10月的龙头山遍山凝碧,满目皆是花椒树。青山上的标语昭示着鲁甸人民万众一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的决心。
“我负责带孙子,老头负责管花椒树”
今年52岁的张元翠是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居民委员会谢家营盘村民小组的小组长,儿女都已成家。自从有了孙子后,她便承担起每天照顾孙子的任务,被邻居称为“奶奶宝”。张元翠称,如今儿子儿媳在外谋生活,她就负责带孙子,老头子负责管理花椒树。身材略显瘦削的张元翠精气神十足,她在2014年那次地震中失去了2位亲人。 “我这一生3次‘建家’,有一大遗憾,有一 个期盼。”张元翠讲述着自己的故事,2014 年龙头山地震时,她正在屋外采摘花椒,儿 女刚好在鲁甸县城,丈夫也去县城买东西了。房子一下子全倒了,公婆没了…… 丈夫骑着摩托车往家赶,隔着河流远远地看着已经倒塌的家,以为她也没了。 “一无所有。”张元翠当时哭了一下午。她第一次建“家”是结婚后跟着公婆生活在拥挤的小屋,种植花椒树,做着小生意,和丈夫靠双手过日子。第二次建“家” 是地震前她和丈夫修建了高大宽敞的瓦 房。“多好的房子啊,我们在房前屋后都种 了三角梅。”张元翠很怀念她以前的家。第三次建“家”是地震后,在龙泉社区居民委员会灰街子村民小组建了新家。地震后的两三年是最艰难的日子,张元翠称,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很快恢复了对生活的希望。 “你负责读书,我负责种好花椒树。”这 是张元翠的丈夫对儿子说的话。多年前,张元翠家地里就种植了花椒树。地震后,她又重新买了树苗种上。如今,张元翠家 的花椒树已投产。“花椒树我种好了,书你没读好啊。”张元翠的丈夫时常念叨儿子。 由于一些原因,张元翠的儿子高考后没继续接受教育,这成了张元翠一生的遗憾。 “花椒树我们种植了一辈子,我希望政府能够像宣传昭通苹果那样宣传我们鲁甸的花椒。”张元翠称,如果全国各地都知道鲁甸花椒,让鲁甸花椒香麻天下,销路就不愁了。这是张元翠的一个期盼。
“我就在家守着‘椒林柴火鸡’”
2017年,鲁甸县龙头山镇风林缘椒林柴火鸡开业。从此,张兴秀开启了与“椒林 柴火鸡”相守相伴的生活。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居民委员会谢家营盘村民小组的张兴秀和丈夫在那次地震前,是一对在外生活工作的年轻小夫妻。地震 后,家园被毁,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他们选 择了回家重建家园、守护家园。红润的脸蛋上戴着大大的眼镜,今年34岁的张兴秀娴静温柔,话少,干活却利落沉稳。6年来,她每天喂好花椒林下的土鸡,做出一锅又一锅 鲜香麻辣的“椒林柴火鸡”。 “新建的房屋很宽敞,当时政府建议我们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张兴秀说, 她到外面的餐馆吃了几次后就试着自己 做柴火鸡,慢慢地越做越好,并得到了乡邻的认可。 “我家的柴火鸡用新鲜的花椒作配料。新鲜花椒采摘后,通过真空保存,可以让柴火鸡的味道更鲜美。”张兴秀和 丈夫回家重建家园后,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曾因生意失败,负债累累。但沉重的负担并没有压垮张兴秀,“我们这里满山都是花椒树,它是大家的致富产业。生活就像种植花椒树一样,要一步一步地走,我现在守着家做好‘椒林柴火鸡’,挺好的!”张兴秀信心满满地说,以前她做柴火鸡每个月收入大概在2000 元,现在随着都香高速公路的通车,人越来越多,每月收入近2万元……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老百姓不可能不种植花椒”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鲁甸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出“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昭通各级各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通过抓示范引领促花椒产业提质增效、抓精深加工促产业链延伸、抓品牌建设促高质量发展等措施扎实推进鲁甸花椒产业发展。在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成农业”)产品展示区,花椒精油、花椒洗发水、花椒沐浴露、保鲜青花椒……一件件以鲁甸青花椒为原材料的精深加工产品摆满展台。大成农业是一家集青花椒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龙头企业。花椒产业已发展了很多年,我们不能不做好产业链工作。一些花椒企业可以选择不再做这个产业,但是我们的老百姓不能啊,很多二半山区只适合种植花椒树,老百 姓只能种下去。”大成农业董事长赵孔发称,提前谋划、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才能打开更广阔、更利民、更持续的花椒市场。为了守好群众的致富产业,鲁甸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设鲁甸县花椒生物科技产业园。鲁甸县花椒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的百亿级花 椒产业园的目标,通过以商招商引来全国各地 200 多家从事花椒收购、销售、精深加工的企业入驻,推进花椒产业从种植到农产品交易、集中冷藏、仓储、物流、科技 研发、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的形成。
笃行不怠,逐梦“金江花椒,香麻天下”
如今的龙头山,青砖白墙黛瓦,绿树浓荫十里,处处展新颜。遍山凝碧书写着“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的故事,诉说着鲁甸儿女坚强、坚韧,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凡人伟力,展现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勠力同 心、敢于担当的抗震救灾精神…… 鲁甸县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基地化建设”的发展理念,将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谋划发展花椒产业,打造花椒长廊、花椒产业带、江底花椒高标准示范基地,将花椒作为“一县一业”“一村 一品”重点产业强势推进,闯出一条产业发展高度组织化、品牌化、绿色化、特色化的新路子。 同时,鲁甸县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产业得发展、林区更和谐”的目标,坚持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把花椒种植作为保护生态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花椒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10 万亩发展到现在的3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5个百分点,花椒树成为长江支流牛栏江流域的“生态保护树”。 目前,鲁甸县建成花椒产业科技示范样板25个。其中,万亩连片基地5 个、5000亩连片基地7个、1000 亩连片基地13个,引领24.1万亩老果园提质增效,在 二半山区种植花椒 7 万亩。花椒种植面积达32万亩,产值达12.065亿元,带动椒农4.2万户18.2 万人增收,其中脱贫群众2.9万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昂首阔步、笃行提力。以“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为代表的各项产业已经成为支撑鲁甸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自昭通市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鲁甸县切实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逐梦“金江花椒,香麻天下”“建设更加美好家园”的目标,已照进现实。 如今,鲁甸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在“创造更加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通过深入推进“六大战略”、 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的战略性举措在鲁甸大地上生动实践着。
昭通日报记者:杨明 苏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