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3-11-01 08:00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逐步改善,经济发展加快恢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各行业呈持续向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153.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增速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6百分点,列全省第1位,是昭通撤地设市以来GDP增速首次排全省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55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09.79亿元,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539.96亿元,同比增长5.1%。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9:44.2:46.8。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粮食生产有望稳产增产
今年以来,全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69.0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与全省持平。其中,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7.57亿元,同比增长5.5%。
全市实现种植业产值53.9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1.9%。夏粮产量合计8.8万吨,同比增长0.1%,秋粮播种面积稳定,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蔬菜产量达121.35万吨,同比增长4.7%。
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91.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4%。猪牛羊禽肉产量27.6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24.8万吨,同比增长3.9%。9月末,生猪存栏286.6万头,同比增长0.9%。
二、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电烟煤传统行业带动作用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低于全省0.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位。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5%。
从七大重点行业看,电力行业同比增长5.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5.2%,拉动1.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0.5%,下拉0.0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10.5%,拉动0.4个百分点;煤炭行业同比增长21%,拉动1.5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12.3%,下拉0.4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11%,下拉0.5个百分点。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大部分工业品受“双减”政策、市场效益等因素影响产量下降,水泥产量606.06万吨,同比增长2.2%;碳化钙(电石)产量24.06万吨,同比下降7.3%;合成氨35.62万吨,同比下降3.6%;农用化学肥料28.4万吨,同比下降1.4%;10种有色金属43.14万吨,同比下降17.3%;商品混凝土553.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
从企业经济效益看,1月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1.02亿元,同比下降4%;利税总额141.43亿元,同比下降6.7%;利润总额71.1亿元,同比下降17.4%;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7.9%。
三、能源供应保持平稳,火力发电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发电量62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回升7.7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量78.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6%;风力发电量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太阳能发电量5.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2%;水力发电量531.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清洁电力比重为87.4%。
全社会用电量140.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8%。其中,工业用电量90.5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
四、建筑业持续高位增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主动力
前三季度,全市169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8.61亿元,同比增长60.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4.1个百分点,为近十年来最高增速,列全省第1位。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07.05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5.5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达18%,贡献率达50.4%,拉动全市GDP增长4个百分点。全市建筑业签订合同额达272.47亿元,同比增长69.8%,增速高于上年同期64.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市建筑业持续高位增长,是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指标,已逐渐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五、服务业持续较快恢复,居民服务类保持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速低于全省0.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2%、16.8%。1月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错月指标)48.61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低于全省10.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2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6%、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同比增长3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2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32.8%、教育业同比增长22.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20.4%、卫生和社会工作同比下降11.9%。
六、市场消费加快回暖,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3.02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
从业态看,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8%,列全省第6位;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3%,列全省第3位;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5.9%,列全省第6位;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2.9%,列全省第1位。
从商品销售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别中,基本生活类商品和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其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20.9%、日用品类同比增长41.1%、家具类同比增长66%、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7.2%、石油及制品同比增长10.6%。
七、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落,产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增速高于全省10.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
从产业看,一产同比增长55.6%,二产同比增长50.2%,三产同比下降15.6%。
从三大支柱板块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0.5%,高速公路投资同比下降18.8%,三大电站投资同比下降72.7%。
从重点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0.2%,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7%、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1.2%;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1%;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6%。
从房地产市场看,商品房施工面积1570.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商品房销售面积142.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7%;商品房销售额80.67亿元,同比下降1.6%。
从在库项目看,全市在库项目2024个,比去年同期多372个,在库项目中本年度新入库项目1302个,比去年同期多344个。
八、财政收支总体平稳,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前三季度,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4.87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38亿元,同比增长71.1%;非税收入完成28.49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38.55亿元,同比增长3%。全市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等一般性支出,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增长4.9%、节能环保支出同比增长44.8%、城乡社区支出同比增长28.8%、公共安全支出同比下降0.6%、教育支出同比下降3.1%、科学技术支出同比下降9.9%、卫生健康支出同比下降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下降4%。
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住户存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171.11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住户存款1448.17亿元,同比增长1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800.3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住户贷款848.75亿元,同比增长14.6%。
十、居民收入保持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缩小
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7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93元,同比增长3.3%,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7元,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4,比上年同期缩小0.1。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全市主要指标边际改善,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全市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有所放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全年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下阶段,全市上下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全省跨越式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正视困难,坚定信心,铆住重点,精准发力,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等,以更有力的措施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昭通市统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