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10-25 08:00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作为曾经的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地级市,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成为了昭通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事关农村和谐稳定与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局。而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最首要的就是脱贫人口的持续增收。
一、昭通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
(一)不能外出的劳动力就业难。一是法定年龄外的“劳动力”仍然有就业需求。超过55岁的女性和超过60岁的男性,具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仍占一部分。这部分群体由于受政策限制和自身劳动效能限制,规模企业不愿意吸纳,难以外出。而本地除了部分农业基地能少量吸纳外,再无其他岗位可以吸纳。二是部分劳动力受家庭限制(照顾小孩、老人及家庭), 不能实现外出就业和就近脱身就业。三是部分无法外出但能脱身就业的群众大多缺乏一技之长,且眼高手低,高工资领不到、低工资不愿领,更有甚者躺在政策上吃懒饭不愿劳动。
(二)脱贫人口创业难。一是创业群众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困难,经营效益不高。二是优惠政策落实不力,未能给创业群众提供足够的帮助。如创业担保贷款按政策要求,需要担保人,但大部分农民群众缺乏这方面的资源。三是缺少对创业群众的教育引导培训。现有的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同质化严重,技术含量低,对市场的把控度低,市场竞争力弱。
(三)就近就业机会不多。我市产业发展上难以引进成熟型企业,大多是成长型企业。这些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受制于资金不足、技术缺乏、市场变化以及区位、政策等因素,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十分有限。一旦受市场或政策原因影响,企业效益下降,将直接导致用工人数裁减,影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目前,我市农村发展第一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不能有效嵌入第一产业,导致产业融合度低,增收难度大。农业产业链延伸短,大多集中在较低级别的生产加工中,销售渠道、仓储物流以及品牌建立滞后,大大影响实际价值的创造,导致农民参与度偏低,参与形式相对简单。休闲旅游农业、文化农业、研学一体等新的商业形式为广大群众津津乐道,但发展规模和质量仍存在不足。休闲旅游农业的内容几乎都是对饮食、参观、体验的追求,农业教育和乡土文化挖掘尚浅,缺乏创新和特色。
(五)集体经济带动增收能力不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大多还是以种、养为主,加工制造业少,没有服务业、高新科技产业等。尤其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村,没有发展集体经济强有力的抓手,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效果欠佳,集体经济发展还面临一系列困难:一是运营不规范,大多实际由村委会主持经营,没有吸引其他主体专营,容易形成无序经营和“等靠要”思想;二是缺乏经济管理、农业技术实用人才;三是产出效益不明显,发展能力不足,主要依靠项目支撑;四是部分村民对集体经济发展前景尚在观望,参与度低。
(六)财产净收入体量少。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的土地、房屋等财产权利不完整、不明晰,束缚了财产权益的发挥。农民入股的集体经济大多处于投入阶段,集体收益分配尚有很大提升潜力。农民获得的收入用于支付家庭教育、医疗费用两项主要开支后,没有富余。目前常见的土地流转、房屋出租等能够产生财产性收益,但为数不多。
(七)转移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我市虽已脱贫摘帽,但已脱贫的多数人口仍属于低收入人群,还有少部分脱贫户对政策依赖程度较高。脱贫攻坚决战阶段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财政补贴力度及覆盖面达到历史峰值,提高了农民转移性收入份额。今后各项政策补贴力度可能减弱、速度也会放缓,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分红到期,转移性收入增长预期不容乐观。
二、昭通促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建议
(一)以增加家庭经营收入为主线,提高脱贫人口劳动生产率。一是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以及农业品牌培育与带动等举措,深入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巩固产业扶贫和产业增收的成效,确保在家的、有能力的农户都有1个以上稳定的当家产业。二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产业。生态畜牧业是昭通农业发展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加大畜禽养殖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节粮型食草畜牧、小家禽比重,改变畜牧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养殖比较效益。三是加快发展林业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人口增收有机结合。针对昭通林业资源丰富和生态建设要求,要充分利用各地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下产业,重点加快竹子、花椒等基地建设,提高林产品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发展林下养殖业和林下种植业,把禽类养殖和食用菌、中药材栽培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特色林业经济的优选项目,进一步拓宽脱贫人口增收渠道。四是重点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扩宽农产品上行渠道,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和农村配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冷链物流建设,稳住和促进脱贫人口经营增收。
(二)以增加工资性收入为重点,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创业。一是加强就业培训。定期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针对用人单位和市场劳动力需求缺口,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技术培训和专项招聘会。创新培训形式、细化培训内容,把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安全生产常识、电子商务操作等实用技术作为重点传授内容。加强培训载体建设,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夜校、职校、技校等培训主体优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加大创业培训和扶持力度。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融资服务等各项服务,积极推动农民创业增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形成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创业、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就业循环。三是促进就地就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加工车间”,组织不能外出的劳动力从事手工工艺、来料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群众在家就业创造条件。同时,针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群体,大力开发乡村保洁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四是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对设立农业产业车间的企业,可按照规定享受创业贷款,实施用工岗位补贴,同时结合本地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市场标准,通过本地自需订单撬动企业发展。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脱贫人口增收渠道。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昭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引导转化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招商引资新上一批、借助外力挂靠一批,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主体项目带配套项目、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企业体系。二是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提高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产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提高经营能力和效益。三是着力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地方受益。四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昭通农产品众多,质量上不去,效益就不会高,要切实抓好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提高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昭通独特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乡村避暑休闲旅游,带动农业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脱贫人口增收开辟新的增长点。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人口增收夯实根基。一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强“空心村”整治,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完善农村水、电、路、信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二是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基本农田、滴灌、喷灌、排水和机耕等现代农业设施,建立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后期管护机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落实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加快适应山地地形的中小型农机推广。三是加快生态保护修复,立足各地气候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发展。
(五)提高村级党组织效能,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促农增收引领作用。一是围绕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抓好思想意识和作风建设,深入推动基层党组织学习创新,加强同其他示范村和先进地区的交流,拓宽认识边界,提升管理能力。二是做好村干部待遇保障。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在合法、公开、合理的基础上,允许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组织中获得合理报酬,激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热情,更好地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六)努力增加财产收益。一是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地、自然保护区转移支付力度。二是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对农民闲置的承包地、宅基地、池塘,以及废弃场地等开展整理,引进或兴办经营项目,以转让出租、合作开发、作价入股、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流转,使闲置资源成为农民的经营性资产,助力农民增收。三是盘活闲置扶贫资产。对成熟、效益好或者有发展潜力的经营性资产,要着力提高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对存在经营管理难题的经营性项目资产,鼓励采取承包、托管、租赁、合作等方式落实运营主体,确定经营方式和期限,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做好风险防控。真正实现资产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
(七)深入开展移风易俗。针对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的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坚持法治、德治与自治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集中治理、建章立制,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引导各村用好村规民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的作用,推广操办婚丧喜事“流程规约制、标准菜单制、礼堂准入制”等管理机制,在农村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文明健康之风。
中共昭通市委党校:张旭峰 李婷 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