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和我的村庄(21)丨北漂青年,何以回乡

 2023-10-13 15:22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年2月16日,28岁的汪义治坐上了从北京回昭通的飞机,正式开启了回乡创业之路。

不久前,他多次往返昭通,与合伙人考察论证投资农业产业领域的可行性。这是他跨进兰州大学门槛前所熟悉的家乡,久违的山山水水给了他一定要回来的冲动。

鲁甸县龙树镇龙翔社区白芨种植基地。

2023年9月16日,鲁甸县龙树镇龙翔社区附近的地块里,汪义治指导村民种植白芨。这对于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的业务布局和法人汪义治的初衷来说,虽事与愿违却又合乎情理。

这已经超过了其他股东的预期,他们用不解的眼神看着汪义治。“公司肯定会回到原来的业务架构,只不过,我们还要补一堂课。”汪义治回应说。

这堂课是学会种地,学会和农民打交道,掌握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的“三农”最需要什么。

这无疑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汪义治相信也是一条正确的路。

视频时长:2分32秒

“坦途走的人很多,易走但很拥挤,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而难路走的人很少,前路空旷,能一直走下去。”一些公开场合,汪义治这样解释为什么要从北京回到昭通,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熟悉的教培行业选择投资农业。

并不单纯的回乡动因

并未改变的创业初心

由法律、金融、企业管理及政策咨询等领域组成的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具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所在行业的翘楚、来自农村、30岁左右。他们被乡村的风吹到全国各地,如今,又被乡村振兴的风吹到一起。

他们有的看到了乡村需要改变,自己能尽一己之力。他们有的想在有所成就的事业之外,找到一个更能表达自己价值和情感的平台。他们有的看到在国家乡村振兴利好政策背景下,这是一个更好的投资风口。

而对汪义治来说,回乡创业的动因却要复杂得多。

2023年6月,一篇名为《尾嘴,是多少镇雄人魂牵梦绕的故乡》的纪实散文经当地媒体刊发后,引起受众广泛关注。“小时候的尾嘴有很多水田,站在尖山顶,踩着沙坝河的波涛往上看,层层梯田犹如一块块明镜,映衬着山峦,倒映着蓝天。艳阳下,鸟声中,这些梯田你牵着我、我拖着你,随着田间流淌的水声,整个一幅水墨画。”文章中的尾嘴,是镇雄县的一个行政村,汪义治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光。

2023年6月,位于昭阳区凤霞路83号的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办公室,汪义治已经在这里办公近4个月。阅读了这篇散文后,他说:“曾经,我的家乡的确是这样,它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995年出生在尾嘴村的汪义治被熏陶出诚实、坚韧、自信的品性。

从家到学校,汪义治行走在《尾嘴,是多少镇雄人魂牵梦绕的故乡》一文描述的风景里。

从尾嘴小学行走到黑树中学,那一年是2007年,他12岁。一次,学校要交10元的费用,汪义治不得不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跑去5公里外的外婆家借钱。返回途中,汗如雨下,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心中强烈的情绪刺激着他在田埂上刻下了“好好学习”4个大字。

走出大山、摆脱贫穷的意愿已经刻在这个“90后”少年的心中。

“这是一代人的选择,当我回到昭通,到各地调查走访时,发现村里的年轻人走光了。”汪义治说。

梦想总会与机遇碰撞。

2017年,兰州大学毕业生汪义治选择到北京就业。“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现代化国际城市,我必须去北京学习,为未来的创业打基础。”近6年的北漂生活,汪义治规划为创业的助跑,在北京积淀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认知要服务于创业。

“我计划30岁创业,我这一生要想有所成就,那一定是在乡村振兴领域。”在北京,汪义治捕捉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

2022年7月4日晚,远在北京的汪义治接到云南意衡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文的电话,赵文邀请他回昭通做农业咨询,这通电话让他30岁辞职创业的计划提前了。

返乡创业青年汪义治。

这是一次谋划已久的回乡。在北京6年,汪义治从好未来集团到高途集团,从一线员工到管理者,从住地下室到年收入百万,他“从不敢偷懒”,他需要在就业期间储备创业所需的各种技能。

2021年7月,国家“双减”政策出台,教培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习惯奔跑的汪义治变得不安,开始研究创业方向和国家政策。

咨询服务、管理经验、农村出身,所有关键词重叠,汪义治的创业指向了乡村振兴领域。

“听了赵文的讲述,我第一反应是这个事情值得研究。”随后,汪义治第一时间回到昭通进行市场调研,初步确定农业咨询有市场需求。

2022年10月2日,汪义治再次回到昭通和合伙人碰面商讨,确定组建一个涵盖管理、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的农业咨询公司,为昭通各中小型企业、农村合作社、返乡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高标准服务。

2023年2月16日,汪义治处理好北京的工作事务后回到昭通,担任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管理咨询顾问,开始管理公司业务。

然而,农业咨询业务并未正常开展。

村民参加白芨种植。

5月16日,汪义治在他注册的抖音短视频账号“乌蒙新农人”发布第一条短视频,讲述了回乡的初衷和目的:“北漂6年,我裸辞回乡创业。曾经,我努力学习,走出大山,为了摆脱贫穷的家乡。现在,我回乡创业,走回大山,为了让家乡振兴。”

8月9日,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将办公室隔开,其中一间用于直播带货,销售昭通农特产品。

有业务需求却无付费意愿

这是农业咨询的困境

2023年5月,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向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寻求帮助,汪义治和他的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该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解困的方案,并提交给这家企业。这家企业按照所提供的方法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逐步摆脱经营困境。

事后,该企业以疫情过后资金很困难为由拒绝付费。

而这并非孤例。“目前,大家为知识付费的意愿很低。”汪义治分析了农业咨询业务暂停的原因。

面对既定方向的偏差,如何摆脱农业咨询业务困境?6月29日,他带领团队前往水富调研白芨种植的可行性,寻找破题的机会。

16时,汪义治一行到达水富市,水富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唐家龙接待了他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水富的种植情况。短暂交流后,唐家龙直接提出到村上实地了解,说罢便驱车前往太平镇复兴村。

路上,汪义治都在思考如何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村民的热情。

调研结束回到水富城区已是深夜。“出发的时候唐主任已经下班了,没想到他全然不在乎,说走就走,他的行动力让我感受到了昭通干部的干事激情。”

“现在的干部都这么拼吗?”这是汪义治在多次调研中发出的疑问,从干部的“拼”他看到了在昭通创业的前景。

3天后,由公司工作人员、复兴村村民组成的考察小队前往大理白芨种植基地考察。经考察,白芨适合在昭通种植,甚至有两位农户主动提出试种。

困境得以化解,汪义治重新调整布局。当问及是否担心失败时,向来自信的他淡定地说道:“只要方向是对的,就有方法破解。”

面对现实,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开通了直播带货,以维持公司运转,同时打造以白芨种植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此外,公司还为农业企业提供管理培训服务。

“管理是目前农业产业经营者的短板,而我在经营管理方面拥有更加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培训是我的特长。”汪义治将目标放在了激活市场上。

2023年8月17日,镇雄县赤水源镇。

汪义治对50余位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如何运营管理。

受昭通市供销社联合社的邀请,汪义治就如何运营管理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对50余位理事长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很实用,包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管好人、管清钱、管明物、分好钱。在互动阶段,汪义治发现大家对市场营销话题很感兴趣,而对经营管理普遍缺乏系统的概念。这让他意识到,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一定程度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培训结束不久,汪义治收到镇雄县民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微信消息,邀请他去指导培训,他欣然答应。

“农业产业管理人才紧缺,破解人才瓶颈需要培训发力,只有造就更多人才,创业环境才会得以优化。”在乡村振兴这个“新赛道”,汪义治北漂时积累的经验、知识找到了释放的地方。

从直播带货到拍摄抖音短视频再到培训,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经营似乎远离咨询这一初心。这种远离,让来自非农行业公司的合伙人意识到他们与农业之间存在着边界。半年来,他们一直寻求打破这一边界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回到土地上,深入地了解农村、农业、农民,提升与农民的共情能力。

我们需要补课

从土地开始亲近农业

2023年9月16日,鲁甸县龙树镇龙翔社区白芨种植基地,一群人忙碌的场景被绿水青山包围着,除了基地里传来的谈笑声,村子里少有行人,略显空荡。

“白芨苗的根和叶要各修剪四分之一,要间隔20厘米,要从垄上往两边栽……”汪义治6时许便来到基地指导工人种植白芨,他头戴草帽,裤腿挽得老高,鞋上裹满泥巴,皮肤黢黑,俨然一个地道庄稼人。

这一天,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同时在鲁甸县新街镇邓家山、龙树镇龙翔社区两个基地指导工人种植白芨。

汪义治现场指导工人种植白芨。

同一时间,距离龙翔社区18公里远的新街镇邓家山上,蒋开勇也在指导工人种植白芨。

2023年6月的一天,汪义治到蒋开勇家找他儿子蒋先旭商量如何在新街流转土地种白芨。55岁的蒋开勇看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有些许怀疑:“斯斯文文的小伙子,戴着眼镜,全然没有种地的架势。”出于对年轻人的担心,他主动出谋划策,如何流转土地、招工用人,他都热心地给予建议。

21岁的蒋琼是工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耀眼。“第一次种这个觉得挺新鲜的,和种苞谷没什么区别。”农忙时节从浙江回家帮忙的她,利用空闲打零工,从没关心过白芨是什么,种下去会给邓家山带来什么收益,只觉得120元一天的工资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实在是想不出在土地里种什么农作物更赚钱,在外打工赚钱更快,更容易。”小时候,蒋琼也总在想这个地里要种什么才能更赚钱,这样父母就不那么辛苦。最终,初中毕业后的她也选择了一条农村年轻人更喜欢的出路。“在外也很担心父母,只能劝他们少种一点土地,自己多寄点钱给父母贴补家用。”

“其实不是帮他们,而是在帮我们自己,希望他们能够成功种植白芨并推广,这样就能带动村民一起致富,还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蒋开勇的话语道出了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渴望。

通过几次相处,汪义治“实诚、能干、热情”的性格打动了蒋开勇,他如同一位老舵手为这群缺乏农村实践经验的年轻人指点方向。

“给工人表扬比加工资更有激励作用,农民都很淳朴。”

“我去挖地,挖一会儿就累了,但是他们可以干一天,后面才知道干农活要慢慢干,不能急躁。”

“第一天种植白芨的效率极低;第二天,我们将工人分组,通过无形的竞争把效率提高了。”

在和土地真正打交道的日子里,汪义治对农民这一群体有了真切的认识。

鲁甸县新街镇邓家山白芨种植基地。

“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民的认知问题,要提高他们经营土地的积极性和管理水平。”这是云南为农农业咨询有限公司要做的事,一次次与土地和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接触,汪义治感触太多。

“公司成长不是最终目的,带动群众一起发展才有意义。”蒋开勇的主动帮忙让汪义治意识到联农带农才是最终目的。于是,他们在水富成立了中药材产业供销联盟,计划采用“1+1+N”的模式,通过产前提供农资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产后统一收购销售,带动农户发展个体种植。

几场秋雨过后,145亩白芨长势不错。10月1日,汪义治又到基地查看情况,从他拍摄的抖音短视频里可以看出他内心掩饰不住的自信和快乐。

随后,他将白芨苗带回尾嘴村试种,希望白芨茁壮生长,绿满田野。

“人一定要去创造价值,去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而他们刚种下的白芨正蓄势待发,如同有人走出农村,也有人回到农村。

不知蒋琼的脑海里是否会想:如果有一天打不动工了,不得不回到这片土地,自己能在地里种些什么。对于21岁的她来说,或许这个问题还很遥远。


往期链接:

我和我的村庄(20)丨啊初噜,一个被歌声点亮的村庄

我和我的村庄(19)丨回望村,“老老互助”的乡村养老探索

我和我的村庄(18)丨滇川交界,万亩茶香出保宁

我和我的村庄(17)丨到河边去,换楠木村“只此青绿”

我和我的村庄(16)丨“竹”梦三十年,董文渊背后的百万“筇海”

我和我的村庄(15)丨“独”辟蹊径,梦想也可以在家乡

我和我的村庄(14)丨730天, 为三角村的美好生活突围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13)丨风口上的守望,明子山305亩果园在叙述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12)丨 赤水河源第一村如何埋下生态伏线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11)丨1300件农具隐藏的生存密码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⑩丨网红吴大妹, 守住村庄烟火气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⑨丨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摆渡人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⑧丨金沙江溜索,一个硕士生的乡村档案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⑦丨云中苗寨,一杯咖啡成就一名CEO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⑥丨王荣,石灰村十年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⑤丨垕房,是来路也是归途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④丨周煌智的“爱兰说”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③丨 “背篼图书馆” ,不会告别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②丨 明华山房,换一种方式回乡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①丨 他们,让梦想在赤水源头落地

昭通日报记者:田朝艳 汪 舒/文 毛利涛/图

视频制作:谭光吉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村庄 二十大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