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与共和国同龄|廖文华:共赴美好生活

 2023-10-01 09: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

2023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4周年,历史的年轮印证着时代的变迁,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他们不仅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个体命运也同时折射出时代进步的光辉,他们的奋斗历程镌刻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印记。昭通日报特别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邀请祖国的同龄人讲述亲身经历的难忘故事,回顾和感受昭通74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向祖国74周年华诞献礼,共忆流金岁月,共话时代发展。

     廖文华,1949年4月9日出生在盐津县中堡村。74年来,他见证并感受了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凡历程。

廖文华在6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1960年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几个孩子。父亲去世后的那段时间,也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吃过野菜、棕树花……那时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艰难。家里没有条件让他上学,廖文华在村里读了三年的“高小”就辍学了。

1968年4月,19岁的廖文华毅然报名参军,在他看来,那是失去学习机会后走出大山的不二选择。就这样,廖文华辗转文山、重庆等地,开启了10年的军旅生涯。

廖文华参军第二年就在部队入了党,那年他刚好20岁。1978年8月,廖文华从部队连级干部转业到地方,2003年1月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职位上退休。25年的时间,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廖文华用脚步丈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着家乡的快速发展。“以前去当兵我走了60公里到盐津县城才坐上接新兵的卡车,转业后我是坐客车回老家的,还在供销社里买了东西送给母亲。特别是1985年以后,家里的生活条件日趋改善,解决了温饱和穿衣问题,房子也重新盖了起来。从昭通回老家的路上,商店、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乌蒙大地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最令廖文华记忆犹新的还是在法院工作时,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学历,参与审理了几起群众的案子。“那时有些行为可是重罪,要受刑事处罚的,自己在其位谋其政,也是职责所在。”廖文华感慨地说。

“工资从几元钱涨到几千上万元,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如果把退休看作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分界点的话,我觉得退休后的幸福感更强,我有幸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从任职地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到昭通撤地设市2年后退休,廖文华兢兢业业干了12年的人大工作,也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昭通大地的生动实践。

退休后,廖文华一直为地方人大工作发挥余热,并积极参加机关老年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为昭通民主法治建设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廖文华每天都坚持看新闻,也会和老同志结伴出去走走看看,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近10年来,我愈加感到幸福,往大处说,这种幸福源于祖国的强盛,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小我看,这种幸福源于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交通太方便了,回老家全程都是高速公路,我还等着渝昆高铁通车后去重庆吃火锅。”廖文华说。

从年少到古稀,从贫苦到富足,从薄弱到强大,廖文华与祖国同生,与祖国共进,与祖国共赴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未来。

通讯员 王安国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