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3-09-27 10:00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目标,通过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搬迁群众精细化管 理等措施,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建设,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靖安安置区。
一、基本情况
靖安安置区于2019年1月开工建设,12月搬迁入住。目前,共安置了来自昭阳、大关、盐津、彝良、永善、镇雄6个县(区)的易地搬迁群众9256户4054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976户31160人,占总搬迁人数的80%左右。安置区共有6个社区,2个社区党委、4个社区党总支,6个社区居委会、14个党支部、89个楼栋党小组,601名党员。配套建设高中、初中学校各1所,小学、幼儿园各2所,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商铺4.8万平方米及水、电、路、通信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二、主要做法
靖安安置区以搬迁群众稳定增收为目标,以满足群众现实需要为着力点,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易地搬迁“挪穷窝”、民生保障“优服务”、壮大产业“促增收”等四方面重要举措,全力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促进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确保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安置区以社区为主体、以楼栋为单元,统筹60余名党工委干部职工下沉到6个社区149个楼栋,与64名社区“两委”干部、22名驻村工作队员、154名楼栋长一道,实行“每月一排查、每月一研判、每月一核查”工作机制,加强动态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划性返贫底线。对于搬迁群众来说,易地搬迁不仅是“挪穷窝”更是“换思想”,要让搬迁群众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生活理念,就要对社区居民定期开展科学合理的思想教育培训。为此,社区党总支通过院坝会、领导干部上讲台、邀请各级党校教师为社区群众讲党课等多种形式对社区群众进行教育培训,尤其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靖安安置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易地搬迁“挪穷窝”。作为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的体量、复杂程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首屈一指。为确保群众搬得出,靖安安置区提前谋划,科学部署。2019年,尚在建设中的安置区就成立了临时党工委,介入各项工作。按照相邻相近的原则,提前将安置区划分为6个社区,建立起了“1办6站”等机构,安置区建设过程中党委、政府还通过组织群众实地查看工程进度,选派联络员、监督员在安置区在群众当中“来回跑”等方式增强群众搬迁意愿。对于群众搬迁后可能发生的老人过世、孩子走丢等突发事件,也都提前作了应急预案。通过建立村史馆、老年活动室、志愿帮扶队等,做好延伸服务,真正做到了“搬得出”。
(三)民生保障“优服务”。靖安安置区党委深入贯彻“红黄绿”分级管理,以网格化推进社区服务优质化,确保社区治理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新区学校、医院、公共文化等配套设施,持续做好就医、就学、低保、养老服务等工作。社会保障方面,靖安安置区享受低保13973人,占比34.59%;特困供养94人,目前已启动消防站和养老服务中心2个项目建设。教育保障方面:靖安安置区引进云天化教育集团等机构入驻办学,建成了云天化中学靖安学校。医疗保障方面,靖安安置区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即时结报和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惠民政策,为搬迁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和保障。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靖安安置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扎实开展命案防控、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确保社区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已安装摄像头1280个,楼道监控427个,居家看护监控22个。
(四)壮大产业“促增收”。靖安安置区呈现出多元化就业、多渠道致富的自主创业发展趋势,抓实产业就业,拓宽增收渠道。让自主创业者在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带动了其他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建成蔬菜大棚3000个、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3万亩、香葱基地2000亩,可提供6万人次的季节性就业;建成标准化厂房2.5万平方米,引进立时电子、君子兰服饰等5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盘活4.8万平方米配套商铺,开发餐饮、零售等商贸服务业带动就业。通过转移就业和产业基地、蔬菜大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等方式,促进搬迁劳动力充分就业。
三、经验启示
(一)精准施策为前提,确保“搬得出”。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样,如何确保群众能够搬离“穷窝”顺利走进“新居”,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要的前提条件。为此,昭通市各县(区)在搬迁工作中始终积极贯彻“精准”二字,切实保障迁出群众的各项利益。在片区建设、资金使用等各方面都做到了精准把握政策、严守程序标准。党委、政府深入细致地推进搬迁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为搬迁安置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设施配套为基础,确保“稳得住”。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社会系统重建工程,必须加强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感,培育社区主人翁意识,不能仅仅只着重于解决住房与收入问题,关键要做好迁入地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经济安全、环境整洁、宜居宜业”的原则,完善体育馆、健身设备、图书室、娱乐广场、凉亭、便民超市和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在医疗资源配备方面,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全能够满足搬迁群众第一时间看病就医需求。在文教资源设施方面,社区周边配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优质教育资源,解决搬迁群众子女的教育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让群众住得安心、放心,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产业帮扶为根本,确保“能致富”。产业帮扶是实现迁入群众脱贫致富的“ 强心剂”,靖安安置区打造特色“因人设岗”模式,有针对性、有类别地吸纳劳动力。对于劳动力较弱的人员,发展兜底基础型产业。通过设立一些公益岗位包括社区保洁等基础性工作岗位,使一些因病或其他因素造成劳动力弱的人员实现就业;根据半劳动力对象,发展技能型产业。在安置区的香葱、蔬菜基地组织大量留守劳动力进行灵活务工,实现了“打工不用往外走,挣钱就在家门口”,生产生活两不误的愿望。鼓励创新产业,依托安置区开展的各种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拥有一技之长,扶贫车间、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创业就业稳增收的美好愿景。
(四)优化服务为目的,确保“快融入”。靖安安置区在安置工作中一直贯彻着服务至上的理念,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建设,逐步培养搬迁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其归属感。安置区综治中心完善的组织机构为搬迁群众生活等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提高住户体验感上,每栋楼以不同水果、动物图像等直观标志保障文化水平低、年龄大的独居老人的出行需求以及安全。社区的“红黄绿”管理系统,对安置区特殊对象进行精准动态管理。在完善安防设施建设上,在每条街道、小区楼道口等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监控,确保社区安全。在服务社区文化生活上,支持农村特殊乡俗文化进入社区,满足搬迁群众的文化需求及生活习惯,让其能够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生活的决心。
(五)扶志扶智为关键,确保“可发展”。搬迁群众如何适应社区生活以及较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不仅仅需要外界因素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讲,必须激发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彻底摒弃“等、靠、要”依赖思想,使其逐步转变农民的身份,积极参加学习接受新的技能培训。靖安安置区利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学校等各方力量,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宣传引导和就业培训,对搬迁群众子女进行教育引导。在各方力量带动下,思想有了大幅转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生活观念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
(六)党建引领为核心,确保“稳成果”。社区基层党组织是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确保党建引领在后续安置中的核心地位,有助于稳定工作成果。靖安安置区党委以党支部和党小组为抓手实行党员负责制,将具体工作具体落实到每家每户。严格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工作考核,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切实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技能等。在党支部的统一管理下增强社区群众的自我管理意识,将“村规民约”带入社区,实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与党建引领的创新组合,保障社区工作的安定有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在新的征程上,只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奔小康的目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昭通篇章。
中共昭通市委党校:吴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