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9-20 12:53秋天,预示着收获与成熟。
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里,来自全市不同行业的50多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聚首一堂,共赴一场关于文学的约会。
9月16日上午,由昭通市文联主办、《昭通文学》编辑部承办的2023年度笔会低调开启,来自《十月》《中国作家》《四川文学》《湖南文学》《当代》等杂志社的作家、编辑们应邀前来做文学讲座,为昭通作家作者传经送宝,共同助力昭通文学繁荣发展。
鼓劲:期待昭通文学再创佳绩
贴着大地行走,用心感受时代的脉动,用笔书写昭通的磅礴之美。改革开放以来,昭通作家匍匐大地,深耕细作,催生出文学创作的丰收和繁荣。《昭通文学》内刊致力于培养昭通文学新人、推介昭通作家作品、展示昭通文学创作成绩。创刊以来,推出了一大批作家作者的优秀作品,先后获鲁迅文学奖2个、鲁迅文学奖提名奖2个、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4个,以及中国戏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为“昭通作家群”“中国文学之乡”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
那么,面对网络时代,文学该如何“破圈”和“入世”?
“昭通广大作家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扎根脚下热土,树立远大理想,仰望文学高峰,远离喧嚣浮躁,坚守孤独寂寞坚持不懈地潜心创作,积极进取,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开幕式上,市委宣传部、昭通市文联相关领导,曾令云、夏天敏等老作家寄语昭通广大作家作者,把握时代脉搏,贴着大地行走,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再出新成果,再创新辉煌。
聆听:文学讲座解疑释惑
置身新时代,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作家创作也遇到了“瓶颈期”。这就需要创作者们从局限中走出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为期三天的文学笔会上,《十月》杂志副主编宗永平、《四川文学》副主编卓慧、《中国作家》杂志编辑陈集益、《湖南文学》杂志执行副主编赵燕飞、《当代》杂志编辑王小王等特邀专家分别作了专题讲座。专家们分别以“小说里的爱情”“文学的维度”“当下小说创作中的若干要点”“文学创作的几个度”“小说中文学意象的应用与作用”为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对文学的见解、主张和创作心得体会,与会者听得入脑入心,颇受教益。
白天聆听讲座,晚上也不放过机会。9月16日和18日晚,专家老师们与昭通作家作者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与会作者踊跃发言,就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虚心求教,专家们都一一给予热情、细致的答复,并对部分作者的作品进行具体指导,可谓干货满满,收获满满。
“非常感谢市文联精心组织的这次极有意义的笔会,让我们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感谢《昭通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多多,剩下就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了!”来自镇雄县和昭阳区的文学爱好者陈卫、彭国琼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走,交流互动让大家看到的是作家作者对文学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大家在“共鸣、共情、共振”中强化情感渗透,共享属于他们的文学时空。
采风:感悟古城历史文化
全方位感受昭通传统文化魅力,用文化和艺术视角品读昭通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发展律动。17日下午,主办方组织与会人员到昭通古城区开展采风活动。
古城区改造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李文勇详细介绍了昭通古城规划、建设和推进情况。昭通文史专家丁长芬介绍了昭通历史文化沿袭、发展情况。
丁长芬以她广博的历史文化学识,向作家作者们讲述了“孟孝琚碑”“东晋霍承嗣壁画”等重要历史文物的发现和保护情况。丁长芬自豪地说,孟孝琚碑是“云南第一碑,中华之瑰宝”,它的发现,结束了云南为南蛮之地,无文化可言的说法。随后,采风队伍分别深入到昭通古城的一些重要街巷及重要文物保护抢修点进行参观。紧紧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作家作者们仔细聆听每个人文景观背后的历史渊源和精彩故事,他们频频追问,细细考究,用探寻的目光感知岁月的痕迹,了解昭通在历史发展中坚定的脚步和付出的努力。
秋光为序,美好可期。昭通,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乘着时代浪潮、迎着历史机遇,正迈着铿锵的步伐走向未来!
昭通日报记者:刘建忠 通讯员:夏文成
图片:陈卓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