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发布
2023-09-18 15:59当地时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扫码可查看原文
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林下茶”种植模式的实物例证,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扫码可查看原文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当地时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和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扫码可查看原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扫码可查看原文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17日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了“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案例”。
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17日的会议决定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这一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充分尊重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扫码可查看原文
扫码可查看原文
扫码可查看原文
扫码可查看原文
内容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央视《朝闻天下》、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