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9-18 15:261942年,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的一年,由于敌人的疯狂“扫荡”和“蚕食”,强制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从而使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减少。冀鲁豫军民坚决执行中央军委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展开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对敌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扭转了局面。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教育界知名人士、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二校教育处长孙承光也在这场反“扫荡”战斗中为国捐躯,时年37岁。
孙承光,1906年4月出生于昭通市昭阳区东城一个清贫的小职员家庭。1920年3月进入昭通省立二中读书,耳闻目睹了军阀混战、官绅横行、人民号饥啼寒,从此立志勤学苦读,寻找救国救民之道。后考入昆明东陆大学仅半年时间,因家庭贫困,又考入公费的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和李剑秋等同学负笈步行1600余里,从滇到蓉。后又在南京中央大学教学系学习,兼任《辞海》编辑工作,与陶行知、舒新城几位教授接触频繁,深受陶行知“勤工俭学,普及大众教育”的思想影响,决定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以“教育救国”。1930年,他应上海中华书局之聘,任《中华教育界》主编,与教育家舒新城合著出版《中华民国之教育》一书。并先后在徐州中学、昆明省立师范学校、昭通省立二中、武昌省立实验中学任教。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步步入侵,孙承光痛感民族危机严重,苦心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当听到梁漱溟先生在山东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时,他对“政教合一”(学生毕业后投身于乡村建设)很感兴趣,便辞去湖南实验中学教导主任之职,到山东菏泽乡村任教。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对华入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孙承光看到“教育救国”已不可能实现,“政教合一”也行不通,毅然投笔从戎,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革命工作的需要,他被派到鲁西,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团,举办党政干部训练班,培育造就了一批抗日骨干,向延安输送了不少革命知识青年。
武汉失守,日军增强了在山东的兵力,占据着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并开始向乡村扩张,鲁西的抗日救亡工作也更加困难、艰巨、复杂,不少人士对抗战失去信心。孙承光以工作团名义创办的抗日刊物《鲁西吼声》为阵地,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坚持抗战必胜。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到达鲁西,在郓城打了个漂亮的攻坚战,极大鼓舞了当地群众,扩大了八路军的影响,抗日救亡又转入高潮。孙承光再也按捺不住自己,他要求到抗战第一线去,面对面与敌人作战。党组织根据他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和在群众中的影响,1939年委派他担任郓东抗日办事处主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郓东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这虽然不是和敌人直接搏杀,但这是为部队筹集经费、开展统战工作,关系到能否战胜敌人,最终消灭敌人的大事。孙承光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郓东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保证了抗日第一线物资的需用。
1940年春,鲁西军区成立后,孙承光任军区教育大队教育长。正当加强整训部队、进行根据地建设之际,日军又向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濮阳地区进行“扫荡”,被击败后,日军以为发现主力,遂调集驻兖州、泰安、徐州等地日军15000人,分多路向清丰、濮阳合击,根据地除留一部与敌周旋,分散打游击外,主力部队撤出包围圈,敌人到处扑空,并不断遭到袭击,不得不结束“扫荡”退回津浦铁路各据点。鲁西抗日根据地更加巩固发展,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即冀鲁豫军区分校)由晋南迁到山东,孙承光任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二校教育处处长。这时,孙承光虽然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他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决心把一生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给军校党政干部作时事报告,讲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他既是教员,又是新学员训练班的学员,他一边学习、讲授,一边参加部队的投弹、射击、刺杀的整军训练。
在革命斗争中,孙承光经受锻炼考验,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先后任太西行政委员会教育处副处长、八路军东进独立旅交际科长、冀鲁豫军政学校教育处长、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二校教育处处长等职。1941年,在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的直接培养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
1942年9月27日拂晓,天刚蒙蒙亮,日本侵略军以12军第32、第519师团及骑兵第四旅团和伪军10000余人,再次发动对冀鲁豫根据地中心濮(县)范(县)观(城)地区进行报复性合围,企图一口吃掉冀鲁豫和鲁西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两军区领导机关和教导第三旅、冀中南下支队、回民支队与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密切配合,同仇敌忾,展开反“扫荡”斗争。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为保存力量,更有效地打击敌人,军区决定以少数兵力钳制敌人,掩护大部队转移。当日上午,日军以强大的炮火攻入根据地,发现上当后,带着被愚弄的心态,进行疯狂轰炸扫射。孙承光,这位刚刚入党不久的预备党员,在转移突围战中,牺牲于黄河北岸范县的干草固堆。孙承光为国捐躯后,中共冀鲁豫军区党委当即作出决定,追任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