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联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3-09-18 08:32  来源:央视网

联播+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4年浴血奋战,为了“可爱的中国”,无数革命先烈高擎信仰火炬,义无反顾地踏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艰苦抗争的历史洪流中。“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让我们一起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面对日寇疯狂围剿,杨靖宇充满斗志:“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1939年冬至1940年春,日军实施“斩首战术”,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面对日寇重重包围和利诱劝降,身边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杨靖宇却凭借难以想象的毅力,甚至在绝粮数天之后,坚持只身与敌周旋,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寇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竟无一粒粮食。2020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提及这段红色历史:“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述了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那是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的地区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村庄从此坠入日伪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送进游击队,让四儿子、五儿子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自己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1942年至1943年间,亲人牺牲的消息陆续传来。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邓玉芬脸上的笑容少了,但对支援抗日工作的积极性更高涨了,对子弟兵更亲了。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激动不已。1970年,邓玉芬在临终前留下最后心愿:“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慷慨就义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党奋斗终身,他激动地写道:“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坚称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强忍病痛,以笔为枪,相继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篇章。面对生死抉择,他坚信“头颅可以断,信仰不可移,气节决不丢”,无论如何决不能“抛弃自己原来的主义信仰,撕毁自己从前的斗争历史”,最后被国民党秘密杀害,时年36岁。

2019年5月22日,在方志敏的家乡江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述了方志敏的誓言,并告诫大家“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

佟麟阁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杰出代表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楚辞《九歌·国殇》中的名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赞颂他们。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华北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时任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的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将士们被他的凛然大义所感动,人人誓为拯救国家和民族而献身。

1937年7月19日,侵华日军包围了北平;7月26日,侵华日军增至10余万人;7月28日,日军发动猛攻。佟麟阁在指挥部队突击时,腿部被枪击中。他不顾伤痛依旧坚守一线,官兵们见此场景声泪俱下,与日军誓死拼杀。日军地面进攻遭到重挫后,派战机狂轰滥炸。佟麟阁头部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斗转星移数十载,佟麟阁将军的革命精神从未被遗忘。新中国成立后,佟麟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佟麟阁入选首批100位最著名的抗战英烈。2015年9月3日,总书记为佟麟阁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目前,佟麟阁将军的英雄事迹编入多种版本的人物传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广为传颂。

“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湘江战役打响后,他率领全师6000名红军将士同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数日,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完成阻击任务后,红34师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面对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的窘境,陈树湘下令突围。

突围中,陈树湘遭伏击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最后不幸被抓。在被敌人抬去邀功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力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21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总书记在油画《陈树湘》前凝视良久,不禁感叹:“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时政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