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理论 | 昭通市文明城市创建中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2023-09-06 10:16  来源:昭通新闻网

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独具影响力的城市品牌,代表着城市整体文明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最高荣誉。当前,全市正处于奋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称“创文”)新局面的关键期,深入分析市民文明素质存在的相关问题,对下一步如何更好对标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认识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性

(一)理解市民文明素质与全国文明城市的关系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内核。在最新版《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中,对全国文明城市的界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同时,该测评体系还提出“1个文明”“8大环境”“1个机制”,其中“1个文明”是指构建具备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质上就是人民大众的文明。因此,市民文明素质在创文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

(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对促进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其中之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的表现是生活富裕、物质富足,而精神文明的体现则是道德高尚、精神富有。现代化建设需要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作为基础和前提,没有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就无法完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国家战略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昭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当前市民文明素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探析

(一)当前市民文明素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市民主人翁意识比较淡薄。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对于昭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88.3%的人认为十分有必要。但是在这88.3%的样本中,有79.7%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认识存在误区,只是把创建工作简单地认为是政府工作,理应要由政府推动,自己参与与否不重要,这种认知最终造成市民参与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不高。而这一错误认知归根结底是部分市民主人翁意识比较淡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过分注重律人与私德,极少重视律己与公德,长此以往只会拉低整体市民文明素质,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2.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全市市容市貌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来看,现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公共设施更新速度缓慢,总体水平有待提升。以昭通各小区垃圾桶配备情况为例,目前,各个小区都配备有垃圾桶,但是很多小区的垃圾桶存在数量不足,桶身肮脏、垃圾车清理不及时的现象,这样无形中就形成了“破窗效应”,无法在日常行为中提醒市民践行文明行为。同时,有一些基础设施较好的小区也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市民也会有意识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然而在垃圾车搬运过程中,清理工并未对已分好类的垃圾进行分类搬运,只是一股脑倒入车内,这就无形中打击了市民的积极性。

3.宣传氛围浓但实效不明显。目前,全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氛围上比较浓厚,宣传形式也多样新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需要综合研判。第一,在宣传形式上,主要依赖手机、广播、电视、展板、标语以及周围人告知,但在市民的参与式、体验式宣传上明显不足。第二,在宣传对象方面,目前宣传针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力度较大,但针对普通市民的宣传及形式却较少,造成市民参与创文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以昭阳区网格化管理为例,目前昭阳区4个街道63个社区被划分为63个网格区域,从市级领导到部门一把手再到普通干部职工,实现网格包保全覆盖,但极易造成干部在干、群众在看,无法形成合力。

4.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依靠制度规范存在不足,在主要以政府检查推动工作的背景下,容易出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冷热两重天的现象——检查时全体党员干部一拥而上,检查完毕随意应付。同时,激励奖惩机制不完善,在日常生活中,非吸烟区吸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无人劝阻、时有发生。

(二)当前市民文明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1.昭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昭通城镇建设加快,城市面貌实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实现大步提升。但从全省来看,昭通经济发展仍属于欠发达地区。2022年全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在全省排第14位和第13位,这就表明全市物质生活条件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同时,城镇化进程较为缓慢,2022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0.93%,分别低于全国24.29个百分点、全省10.73个百分点。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现阶段的生活水平下,对于一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不稳的市民,很难要求其过高的精神需求。

2.受教育层次偏低。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自身文明素质密切相关。人均受教育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反映,也是人口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观察人口受教育情况,可以窥探当地的发展和文明水平。昭阳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昭阳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占了总人口的61.5%,拥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8.48%,这一数据反差就为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带来很大难度。

3.缺乏有效的文明教育、引导及利益驱动机制。现阶段针对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方式方法,以即时性、说教式为主,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巩固机制,很难实现对市民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创文过程中,市民与社会组织参与度较低。现阶段参与主体主要是体制内成员及党政组织,这种情况会造成形式多、口号响、声势大、行动少,无法切实达到提升市民素质的效果。

三、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抓好良好社会大环境营造

抓好良好社会大环境需要从城市文化环境、城市道德环境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抓起。在城市文化环境方面,要积极提炼昭通城市精神,在充分挖掘和运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实现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交融,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榜样树立为带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不同行业中普通市民的先进典型事迹,征集出的典型事迹要在媒体以及公益宣传屏等大众易看到的平台进行循环展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要严格规范自身日常行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市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着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物质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来带动市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

(二)抓好体制机制打造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市民意识的自我警醒,更需要相关体制机制的保障。第一,建立教育宣传机制。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关键在于教育引导,全社会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引导、学生带动的三方合力,达到“小手拉大手”教育效果。第二,健全人人参与机制。开展一系列普通市民能够自觉参加的文明创建活动,如文明家庭创建、亲子活动、有奖参与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活动,积极动员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第三,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要通过教育引导与奖惩机制有机结合,在现行文明公约及行为条例基础上,对好人好事进行适度激励,对触碰道德底线的一些行为实施惩罚。第四,要针对突出问题和重点区域加强动态监督。既要发挥好政府作用进行专项整治,又要利用好群众基础抓好监督,从而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逐步形成。

(三)抓好社区阵地建设

第一,着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社区对居民的号召力、凝聚力来自社区治理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以服务好群众、服务好社区为出发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逐步向社会服务型党组织转变。第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关键要激发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的内生动力,通过居民社区的居民意识、家园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激发居民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工作的热情。第三,加快建立社区文明宣传和评议队伍。创文工作不仅要依靠党员干部带头,关键还要凝聚群众力量,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口口相传”的宣传效果,让大家在日常交谈中加深对创文工作以及市民文明素质的要求。

(四)抓好文化品牌建设

昭通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今天抓好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自信。在创文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望海楼公园、昭通书院等文化地标,积极挖掘昭通文化底蕴,讲好“昭通故事”。继续将“省耕大讲堂”“千人朗诵、万人读书”等文创活动做大做强,竭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创品牌,以此来提高昭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博物馆、规划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电影院、广场等基础设施,积极组织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在集体娱乐中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作者:代伟鹏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理论 昭通印象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