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发布
2023-08-31 10:588月30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举行“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锻造高素质队伍专场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党的二十大以来
云南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
人才队伍、党员队伍建设
不断把组织力量转化为攻坚力量
干部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人才活力变为创新动力
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支撑
云南省干部、公务员
人才、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和小布一起来看↓
以“四重”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旗帜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省委书记王宁提出的“四用四不用”选任要求,严把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对特别能干的及时“给位子”,对真干实干的撑腰“壮胆子”,对想干愿干的主动“铺路子”,对乱干不干的坚决“摘帽子”。2022年以来,省委共提拔使用698名政治素质好、能力作风强的优秀干部,71名省管干部因不适应或不适宜担任现职被调整。
以一线蹲点调研夯实干部选任基础。制定并落实《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办法》,建立立体透视的全方位一线考察识别机制,聚焦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分领域全覆盖开展干部一线蹲点调研,动态掌握“六个一批”优秀干部1500名,2022年以来提拔的省管干部中,70%来自蹲点调研发现的优秀干部,社会反映良好。
以“培训+实战”提升干部能力本领。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2022年以来,省级举办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班149期、培训1.6万人次,全覆盖开展市县党政正职出省培训,创新性开展“培训+招商+引才+推介”模式;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双百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干部到一线提升本领、增长才干。2022年以来,选派102名干部出省挂职锻炼,组织169名优秀干部跨地区跨条块跨领域交流任职,订单式选派66名干部驻企驻园服务,干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领进一步提升。
以从严管理监督护航干部健康成长。制定加强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措施,建立与纪检监察、审计、环保等部门工作协同机制,严格落实干部任用“凡提四必”,将健康状况纳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在全国率先出台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系统性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组织调整“躺平式”干部241名,有关经验做法被新华社报道。
以关心关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受处分干部关爱教育和评估任用机制,2022年以来,共有10名实绩突出且符合任职条件、处分影响期满的省管干部重获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出台关心关爱干部身心健康、高海拔艰苦地区干部等若干措施,通报表扬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中表现突出的10名县委书记,干部担当作为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公务员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统筹推进公务员宏观管理、分类改革、考核培训、制度建设等重点工作,研究出台公务员录用、聘任、交流、考核、辞去公职等20余个制度文件,形成了从入口到出口的全链条制度保障。着力抓改革,深入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纵深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和精细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公务员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顺畅、管理效能明显提升。着力抓源头,2022年以来招录公务员1.2万人,75%录用到县乡基层,今年新录用定向选调生突破千人大关。着力抓培训,制定公务员培训提质增效若干措施,深化公务员“四类培训”,建立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公务员培训交流合作机制。着力抓激励,开展全国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13名公务员和6个集体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42名公务员和34个单位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浓厚氛围。
人才是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牵引和重要支撑,高位谋划、深化改革、优化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670多万人,较2012年增加近90%,人才贡献率从2012年的16.9%增长到30.6%。
政策惠才。以全省“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为总牵引,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十条措施3大主干政策,制定系列配套政策,构建起“1+3+N”政策体系,政策吸引力、支撑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产业聚才。围绕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硅光伏、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12个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人才强省重点企业清单和急需紧缺产业人才目录,实施优势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推进产业急需人才引进、产业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园区人才汇聚、卓越企业家培养5大行动,组织链主企业开展“揭榜引才”工作,选聘首批110名省科技副总和58名省产业导师,组织专家人才服务在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推动产才深度融合。
平台纳才。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园区孵化平台和企业研发平台,优化提升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施基础学科提升、新学科培育、特色学科建设“三项计划”,建成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加大“双一流”高校建设力度。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重点实验室124个,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1500余名;拓展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首届腾冲科学家论坛,共引进院士专家团队10个、高层次人才300余名。
开放引才。对内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建立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机制,探索建立深层次常态化的人才培养等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院士专家云南行”活动,实施云南籍在外人才暖心回流工程;对外聚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稳步推进国际人才通道建设,实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人才支撑工程。整合“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每年遴选支持1300余名高层次人才,统筹实施“博士招引三年行动”,每年引进1000名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健全完善柔性引才聚才机制,建成5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
服务暖才。试点开展用人自主权改革,制定25个系列100多个专业职称评价标准,单列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编制,开展领军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试点工作、“一事一议”支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深化人才薪酬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实施“人才安居三年行动”,建成人才公寓6500余套,全面推行“兴滇惠才卡”,印发外国人才来云南工作便利化服务十条措施,推行“知本贷”“科技易贷”等人才创新创业金融产品,让广大人才在云南安心发展、舒心工作、开心生活。
严把入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肃政治审查,严格落实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要求,建立新发展党员长效排查机制,注重从青年、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22年,全省共发展党员5.92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占83.3%,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37.8%,比2020年提高6.7个百分点。
加强教育。启动第三轮“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已举办7300余期,培训党员172.07万人次,计划2024年底实现新一轮党员集中培训全覆盖;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主题实践,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从严管理。实施组织生活提质行动,增强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组织管理;建立流入流出协同管理、线上线下协同教育、家里家外协同服务、故乡他乡协同发力“四个协同”机制,抓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用心用情做好困难党员、伤残党员、老党员关心关爱服务。
发挥作用。在边境地区,组织开展“请党放心、强边有我”等主题实践,引导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好”嘱托;在农村,实施“头雁”培养和“归雁”回引“双雁”工程,开展乡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选树“百名好支书”,引导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在城市,完善以党员为主要力量的网格管理体系,引导广大党员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广泛开展“在职党员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完善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志愿服务等机制;在重大任务一线,组织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应对突发事件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才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继续往下看↓
目前,全省有专业技术人才207.5万人、高技能人才143.96万人,较2012年总量实现翻番,8869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入选“国贴”“省突”“省贴”“首席技师”“青年人才”等项目,人才队伍质量不断提升、结构更加优化,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健全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全省“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70余份政策文件,从健全培养制度、推进分类评价、拓宽发展空间、加强创新支持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初步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两支队伍”建设政策体系,进一步营造重视、关心、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强化人才激励。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手抓,让优秀人才名利双收,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在物质激励上,深入落实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和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首次公开发布技能人才工资价位信息,在15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试点。去年,单列核增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2.52亿元,备案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5800多万元,惠及3600多人。在精神激励上,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开展云南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高技能人才表彰等评选表彰,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表彰奖励荣誉墙,宣传突出功绩,弘扬精神风貌,强化示范引领。
优化人才服务。认真办好人才干事创业的“关键大事”,积极办好人才衣食住行的“生活小事”,加强18个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标准化建设,首次建成3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院士(高端人才)沙龙等人才交流平台,持续打造“彩云英才荟”人才服务品牌;探索建立“首问负责制”“全程负责制”“服务跟踪制”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高层次人才质量;落细落实“兴滇惠才卡”服务事项,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12个方面26项人才礼遇“有求必应、有应必答”,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实施引才项目。通过实施彩云博士后计划和“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新招收海内外博士后人员371人,吸引388名省外优秀青年博士来滇工作,为云南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积极拓展引才平台。推进“招才引智工作站”建设,在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设立工作站,建立第一个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与中全人才服务中心公司联合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合作中心。推进“尚贤榜”建设,建立人才需求征集发布机制,编制并公布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信息,增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吸引更多留学人员来滇创业。
广泛开展引才活动。积极组织“云南人才周”“广聚贤才·共创滇峰”系列活动,服务用人单位430余家。开展点对点精准引才,采取“一人一策”的方式,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11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22名;聘请42名专家为“引才引智特聘顾问”,探索“以才引才”新模式。
持续推进放权松绑。着力扩大用人主体人才评价、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自主权,扩大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范围,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下放18家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岗位管理、收入分配方面的自主权,下放95家用人单位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积极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共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412家,开展561个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定。将人才流动调配材料由原来的12项精减到3项,下放云南“双一流”大学人才流动调配权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积极搭建干事创业舞台。共设立733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涵盖12个重点产业领域和57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帮扶县,鼓励和引导高层次专家到基层开展服务。积极组织专家服务团深入县乡基层开展医疗、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技术服务,解决基层技术难题。开展“百名高层次人才进云南、百名专家进乡村、百名技师进产业、百名青年人才进园区、百名人社服务专员进企业”的“云南人才服务月”活动,共开展服务活动1000余场,为人才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强化高技能人才配置使用。将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及其他实体参加重大工程项目、评优和资质评估的重要因素。明确技工院校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按规定分别按照中专、大学专科、本科学历落实企事业单位招聘、就业创业、职称评审等政策待遇。
发布会上
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近年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管理引导这个群体?
云南省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有何核心举措?
更多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