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8-24 10:11“绥江社会救助工作理念新、亮点实、成效好,是便民利民的创新举措,具有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指导作用,回去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8月17日,云南省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专项培训会议在绥江县召开,来自全省16个州(市)、21个试点县(市、区)的70多名民政干部认真观摩了绥江县“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成果,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政干部刀强会后向笔者表示。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困难群体提供物资的单一救助方式,已无法满足救助对象多层次、多样化的救助需求。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今年4月,绥江县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推行新举措、创建新品牌、实现新变化,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向“物质+服务”多元救助模式转变,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让社会救助更精准、更精细、更温暖。
新举措,源自群众需求
翻阅绥江县中城镇社工站的服务类救助需求清单,各类救助对象的差异化需求映入眼帘:回望村30组蒲国元,肢体二级残疾,需要生活照料、健康服务;华峰村10组黄生林,留守老人,需要情感陪护、生活照料服务;回望村4组周开红,残疾留守儿童,需要课业辅导、情感陪护服务……
针对救助对象的多样化需求,绥江民政部门采取“1223”举措,在中城镇17个村(社区)和南岸镇南岸村探索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新模式。试点工作以“更好满足服务对象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着力构建“综合评估”和“互助关爱”两大体系,畅通“政策”和“需求”两个渠道,健全“纵横联动、主动发现、监督管理”三个机制。27名民政协理员当起群众的“贴心人”,入户走访研判服务需求,综合评估形成服务清单,多部门联动实施精准救助。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们梳理出了6大类23小项服务清单,引导各村(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打造了18个基层服务点。”绥江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形成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五社联动”工作格局,各部门按照政策找人,主动发现,精准服务,最大程度回应群众需求。
新品牌,救助更显温度
在中城镇凤池村,杨德林老人无儿无女,孤苦无依,老人生日这天,民政协理员订上生日蛋糕、精心准备生日礼物,陪老人过了一个暖心的生日;在中城镇铜厂村29组,吴雨菲小朋友留守在家,与奶奶相依为命,民政协理员当起了“爱心妈妈”,每月探望,为她讲故事、辅导作业,让孩子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中城镇回望村30组,肢体残疾人蒲国元因脑萎缩无法站立,10多年没出过家门,一度对生活丧失信心,村里的互助养老志愿者上门为他料理家务、陪他聊天、指导他锻炼身体,帮助蒲国元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在开展“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中,绥江民政围绕“一小一老、一残一困”等重点对象,创建起“为你而来·守护花开”“为你而来·守护夕阳红”“为你而来·守护生活希望”三个服务品牌,向困境儿童提供探视关爱、助学陪伴、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等服务,用关爱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向困境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暖心陪伴、能力提升、安全健康等服务,提升老人生活品质;向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照护代办、服药指导、社会融入等服务,帮助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
新变化,提升幸福指数
截至目前,绥江27名民政协理员和445名志愿者累计提供服务项目16项,综合救助困难群众6178人。通过照料服务和安全服务,破解服务对象助餐助浴、陪医就诊、临时托管、隐患消除等难题,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变“忧虑人”为“无忧人”;通过情感服务和健康服务,解决服务对象健康养生、情感孤单、心态消极、社交不足等问题 ,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入能力,变“一个人”为“一群人”;通过能力提升和资源链接等服务,促进服务对象激发潜能、提升技能、增强动能,阳光生活,变“受助人”为“自助人”。
通讯员:罗 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