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8-23 14:51金沙江畔的黄华古镇,除了小有名气的横街、立街、十二步梯、黄葛古树外,还有见证了老街繁华和热闹,承载了一段历史的特殊职业和行业——铁匠和铁匠铺。
黄华老街,以横街和立街相接的“丁字口”为界,十二步梯往云岚嘴方向俗称上街,往下朝金沙江方向俗称下街,统称为立街。徜徉老街,踏着青石板淡然的幽光,感受古镇、老街曾经的繁华与喧嚣。循着那熟悉的声音,我来到了立街127号。这里,就是古镇上尽人皆知的万师铁匠铺。
远远地,铺子里传来浑厚的锻打声,让宁静而有些冷清的老街,多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气息。铁匠铺没有招牌,土墙、木门,一切都是古旧的。沧桑的木门上,简洁明了地写上了万师的联系方式。
万师名叫万先忠,今年63岁,人们称呼他最多的是“万铁匠”,他的妻子缪万芳今年刚好60岁。“万铁匠”一家是美满、殷实的,家庭人口最多的时候有11人,儿女们各自成了家,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归属。儿子搬到了新街,“万铁匠”不顾儿子的劝说,老两口依旧住在立街,守候着伴随了他们40多年的铁匠铺。
铁匠铺进深很长,临街隔出一间作为铺面。室内,全是记忆中的模样。炉膛内,烈火熊熊,万先忠和妻子正在锻打一把小刀(斧头)。旁边,还有一位从凤凰过来请他“背锄头铁”的中年人。敦实的铁镦上,红彤彤的铁花四溅,在叮叮当当的响声中,夫妻俩你来我往,“上手”节律有韵、“下手”挥锤有节,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那一上一下、左挥右舞的韵律,就是日出日落的生活滋味。
待成型的小刀重新回炉煅烧,万先忠钳出炉中通红的錾子,在一旁的气锤机上锻打。我就这样静静地看,懂得了“趁热打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待他们好不容易停下来,我才有了和他聊天的机会。
出于好奇,我想走进万先忠的内心世界,探究他对“铁匠铺”何以坚守如初?打铁很累人,也很辛苦,现在科技进步了,很多生产生活用具都有了替代品,夫妻俩这么大年纪了还一直坚守着,是不是有啥故事?
万先忠很爽快,兴致勃勃地讲述了他的铁匠生涯。他的铁匠铺,早年是他外公家的房子。他外公只有他的母亲一个女儿,在老街上推豆花卖,街上闲置的房间比较大。他外公叫他的父亲去做了修缮,便让他们搬到这里居住。万先忠就是他父母亲搬过来后才出世的。
曾经,离铁匠铺二三十米的地方,就是原来的铁业社。记事时,万先忠就常和小伙伴们相约到铁业社玩耍,无形中对打铁生出了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初中毕业后,只有13岁的万先忠便到铁业社当学徒,给姑父王升龙打下手,那时每天大概可以挣到1元。有一次,为打一副铁扣,他不小心伤到了他姑父的手。
20世纪80年代初,万先忠的大姐万先明所在的凤凰小学缺老师。在万先明申请下,20岁出头的万先忠去凤凰小学当了代课老师,每月10多元工资。代课3年多,他又回到铁业社,一个月可以挣30元。
万先忠说,他从当学徒开始,到现在已经干了整整50年的铁匠活。他打过挖锄、铲锄、镰刀、菜刀、二锤、斧头,做过榨糖机配件、钢磨儿皮带盘、青饲料粉碎机刀叶片。但凡铁制的农具、生活用具,只要客户有需求,他都能做,也愿意做。还能按照客户的设计要求,打造一些特殊的机械配件。曾经有位养牛场的负责人,请他打造过一套1米多长的饲料机刀片,那刀片厚薄、长短至关重要,像车子做“四轮定位”一样。刀片哪怕有一端厚几毫米,都会出现两端不平衡,导致高速运转时机器不稳定,甚至都会弹跳起来。他凭着过硬的手艺,为牛场负责人做好了一套特制的饲料机刀片。
万先忠说,这些年党和国家政策好,科技发展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好了,塑料制品、铁具替代品走进了老百姓快节奏的生产生活,确实方便了不少,但很多东西使用寿命不长,用不了几天就坏了,看着便宜,实际隐性成本比较高。现在建设工程、农业生产和日常家居生活,都少不了“过硬”的铁制品,包括修水沟、修公路、打砂、修房造屋……都少不了要“照顾”铁匠铺的生意。让他特别感慨的是,黄华镇修建高速公路时,那些架铁合子的,还有“煊錾子”的,一次就是几十、上百颗,有时一天要打10多个碎石机锤头。
黄华镇是传统的商贸集镇,特别是农历二、五、八赶场的时候,铁匠铺就会比平常更热闹。经常光顾铁匠铺的,除了黄华镇本地的,还有水竹双旋、沙坪、莲峰三道水、马楠桃山、四川段家坝的……而且多数都是回头客。曾经,还有县城井底坝的人,花50元车费到黄华镇,专门请万先忠打铁货。万先忠说,只要对客户好、诚实守信,把客户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用心去做,客户满意了,自己也就高兴了。
耿直厚道、心地善良的万先忠很满足现在的生活。在和他短暂的交谈中,多次提到党的政策好、国家的发展好。他还很自豪地说,这铁匠铺养活一家人是没问题的。他还透露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原来,他代课那几年产生了工龄,他抓住国家落实社保政策机遇,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社保养老金收入。他说,爱上了铁匠这门手艺活,不单是为了生计,重要的是一种传承。无论如何,他都会把铁匠铺延续下去。
立街,作为黄华百年古镇的地标,随着时光的流逝,终将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留下的是人们日常生活过往中的那份感动,是一份浓浓的情怀和恒久不灭的记忆。
作者:陈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