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小市”办“大事”——水富市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纪实

 2023-08-22 15:51  来源:昭通新闻网

水富,是昭通市国土面积最小的县级市,仅有439.8平方公里。但是,它有全国排名第五的向家坝水电站、国家4A级温泉景区西部大峡谷、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水富港……2022年,它被中组部确定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还被评为全省首批“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先进典型,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近年来,水富市委围绕“九大会战”“三新三持续”要求,以小市的大格局大担当大作为,把“七大体系”党建品牌创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把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作为抓产业、抓发展的重要方法和路径,通过打造“党建链”、做强“业务链”、形成“服务链”,把中央、省、昭通市的各项部署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小市”抓大产业

智慧物流信息产业园、中晟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一期项目、争取市外到位资金7.45亿元……水富市“对外”精准招引、“对内”系统培育,提供“精、准、快”的要素保障、“一站式”的服务模式,吸引了不少大企业到这里落户、不少大项目在这里签约、不少大投资向这里倾斜,写实了迭代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康养产业“三篇文章”。着力打造省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特色园区,引进云南锂宸、云南中晟等领先企业,在水富经开区布局建设年产5000吨氧化亚硅、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生产线,2022年实现产值12.76亿元、增长257%,带动1万人就业。着力构建水富港及“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扎实推进智慧物流信息产业园、智慧科技运输廊道等建设,完成城乡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投资3.18亿元,2023年上半年外贸出口突破100万美元。着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抓手,形成以优质温泉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地,以网红打卡、温泉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康养旅游目的地,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23.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5亿元。

“小市”办大教育

水富市以打造“区域学子就学向往之地”教育品牌为目标,建立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自我约束、社会广泛监督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全面实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厘清书记和校长“两个职责”、明确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两张清单”,制定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书记校长定期沟通、“三重一大”执行情况报告、校长履职情况报告“四个机制”,按照“同量、同质、同效”的原则,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同等考核、评聘。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出台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打破教师“终身制”和单向流动,实现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向“相互对流”转变、“要我下乡”向“我要下乡”转变,着力锻造堪当重任、德艺双馨的“教育铁军”。2022年,水富被教育部评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实现“中学进城、小学进镇、收点提质、有序均衡”,5名高考生进入全省前50名,14名高考生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2023年,2名高考生进入全省前50名,8名高考生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

“小市”办大健康

“小病就近看、大病不出市”。这是水富市推动医疗共同体建设以来,不断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成果之一。水富市在推进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中,探索建立了“8个不变、2项费用包干、8个统一、6个贯通、4个共同体”的“82864”管理模式,构建起以党支部联建、党员联动、资源联享、医患联心的工作机制,全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搭建业务进修、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平台,建立“杨同华专家团队工作站”,成功引进和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种植牙、血液透析、腹腔镜微创等新技术新项目共12项,胸痛、创伤、卒中、新生儿救治和危重孕产妇救治“五个中心”分别通过国家级、省级验收。聚焦“一支部一特色”,建立“三培养”机制,汇聚力量构建学习型、实干型、攻坚型、守纪型“四型”卫健铁军,2022年,将11名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党员、21名党员培养成为技术业务骨干、17名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为中层干部或医疗学科带头人。党委领导下的一体化改革盘活了卫生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也让紧密型医疗共同体的优势显而易见,医疗资源更容易下沉。目前,水富市的镇卫生院均达到省级甲等标准,生物实验室分别通过一级、二级备案,各镇级医疗机构示范中医馆建成。

“小市”保大平安

“大爷,认识的人喊你转账都要多留个心眼哩。”“大家乡里乡亲的,有什么事情多沟通,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嘛。”水富市总结提炼和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模式,以创新“全科网格、多网合一”治理模式为突破口,充分整合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居民群众等人员力量,积极推进政策宣传、凝聚民心、保障民生、平安建设的“融合网”。全域规划“基础网”,全面推行各级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挂镇(街道)包村(社区)联网格,1000余名党员干部常态融入村(社区)“微网格”开展服务。推进建设“治理网”,以“城市运营管理服务中心”数字平台为大脑,搭建“水富法治直通车”、政法干警挂千村、党员领导干部“大接访”等平台,形成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城乡“治理一张网”建设的格局。织密织牢“责任网”,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助力水富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同时,农村人居环境、爱卫专项行动省级考核均获昭通市第一、排名在全省前列。

“小市”创新城市

干净整洁的街道,井然有序的车流,环境优美的公园,到处可见的“志愿红”……这座小而精致的城市发生了美丽“蜕变”,呈现出一派“空水共氤氲”的景象。水富市聚焦“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五大要素,围绕打造“现代化港口城市、精致山水城市、县域经济强市、幸福安逸城市”的目标,完成了公厕、农贸市场等“干净”类项目,绿化美化、公园广场等“宜居”类项目,美食街、城市入城口打造等“特色”类项目,信息设施、免费Wi-Fi全覆盖等“智慧”类项目共29个,推进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塑造了“青山绿水、淡雅水富”的城市形象,真正把水富打造成为面向川渝名副其实的“云南客厅”,2020年,水富市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美丽县城”。

“小市”抓大融入

水富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昭通市对外开放大局,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推动理念、项目、产业等全方位对接,打造名副其实的滇东北对外开放“主窗口”。始终坚持党建第一责任,以整治“躺平式”干部为抓手,大力倡导和牢固树立“十种鲜明导向”,认真践行“三法三化”“三个马上”相关要求,扎实“抓好干部队伍、抓好基层组织、抓好作风建设、抓好反腐败斗争、抓好政治生态”,系统推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从项目找出路、从市场找资源、从文化找底蕴,走好“以工促农、农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聚焦“一县一业”竹产业,挖掘方竹、筇竹、永安金谷、乌金猪、大鲵等优质资源,持续加大龙头培育和招引力度,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农业产业,打造“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4个,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证明商标1个,培育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两家以上,培育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村(社区)16个,重点培育30万元以上村(社区)8个,完成农业综合产值8.08亿元以上。

通讯员:杨琼玉 凌 翠\文 王善美\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党建 干部作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