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弘扬红旗渠精神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2023-08-20 20:48  来源:人民网

酷暑时节,乘车入太行,山风微拂,时闻蝉鸣,巍巍太行愈加幽静。车转过一个弯儿,忽闻人声鼎沸,红旗渠到了。红旗渠边唱红歌、青年洞前重温入党誓词,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刻着“山碑”的石壁前驻足,在静静流淌的渠水前沉思,聆听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回响。

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历时10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建了红旗渠。奔流半个多世纪的“人工天河”,汇聚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流淌在中原儿女的血脉中。

2022年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红旗渠考察。他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上午,习近平在安阳林州市实地察看红旗渠分水闸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培根铸魂 红旗渠精神全面“开花”

“别看这个小箩筐平平无奇,它是仿照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用的‘抬筐’编织而成。当年在修渠一线,它可立下了汗马功劳。”8月3日,林州市红旗渠精神营地的研学课堂上,孩子们围坐在一只小箩筐四周,老师一边教编法,一边讲述当年的情景。

10年修渠,林州人民把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发挥到了极致。没有工具自己制,当地群众就地取材,用荆条、藤条编制抬筐,并且探索出了合适的抬筐尺寸,让负责运输沙土、石灰等材料的民众抬得动又抬得多。

“巴掌大的小筐,我断断续续花了两三天才做好,当年修红旗渠的人们,编那么大、那么多抬筐,得花多少力气?比起他们,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上完研学课,来自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九年级的学生常家辉深有感触。

编织箩筐、柳帽,制作微缩景观,体验“凌空除险”……在红旗渠精神营地,多种模拟当年修建红旗渠情景的研学课程备受青少年欢迎,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体验到了先辈的艰辛,增强了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文化长廊、特色课程、劳动实践……安阳将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贯穿全市中小学红色教育全过程,红旗渠精神营地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今年以来,累计有19.17万人次的青少年来到营地接受了红旗渠精神的洗礼。

红旗渠精神感召的不只有青少年。“工程怎么干,干部试好了,再带群众一起拼;每天的口粮,干部要比群众少二两,这是当年修渠的‘硬杠杠’,更是党和人民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的生动例子。”8月3日,在红旗渠纪念馆内,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感慨万千。

红旗渠青年洞前,参观的游客排起长队。红旗渠风景区供图

“我们要将红旗渠精神转化成今后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以更加严谨务实的作风、勇于担当的精神、求实创新的干劲,干好铁路事业!”该公司党支部书记顾维钧说。

红色旅游焕发新活力。今年4月份以来,红旗渠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长230%,实现历史性突破。

守好文明“根与魂” 文旅融合谱新篇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遗址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走进殷墟遗址大门,展板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印象深刻。

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考察。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既要展示好,更要保护好。在殷墟技防监控中心,2650个高清摄像头将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遗址保护区尽收眼底。“高空瞭望摄像机具备超强景深和红外夜视功能,可对嫌疑车辆、人员实现自动追踪。”殷墟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邓兴华介绍。

殷墟管委会还将辖区内66个村庄划分为180个四级网格,网格员统一配备“守护殷墟”专用手机,与智慧殷墟巡更系统联通,将保护文物安全关口前移。可随时出动的监控无人机、投入1.2亿元建成的国内一流遗址智慧安防工程,公安、协管、网格员等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殷墟不断织牢织密文物安全防护网。

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确的手工业体系……古老的“商王宝藏”,穿越3000多年时光,依然令人惊叹。

浙江游客张先生已是第4次来殷墟。“小时候在课本上知道了殷墟,第一次来就迷上了。这次特意带孩子来,希望能在他心中早早埋下一颗热爱中华文明的种子。”

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和文脉,殷墟绽放华彩。今年以来,殷墟景区客流量呈爆发式增长。截至7月底,参观人次达60多万人,同比2019年增长153%。“不少游客说,通过实地参观,自己触摸到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安阳殷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飞说。

与殷墟宫殿遗址一河之隔,占地面积262.5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拔地而起,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布展。

“新馆计划10月底开馆,将更全面地展示殷墟,帮助游客更深刻地理解殷商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殷墟博物馆副馆长郭卫兵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博物馆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堂别开生面的“甲骨学堂”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学写甲骨文十二生肖文字、DIY商朝元素包包,游客在游戏中感受汉字的美。2022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开放,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新窗口。今年“五一”期间,参观游客日均达2万人。

安阳市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殷墟、甲骨文、汉文字活起来、用起来、火起来。

殷墟景区联合开发的3万份3D数字藏品,5秒内售罄;甲骨文表情包、盲盒、雪糕等系列文创产品成为爆款;大型歌舞剧《甲骨文》等艺术精品不断涌现……

拉高标杆、对标一流,安阳围绕做强特色文化旅游,全力打造“中华字都”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围绕殷墟、甲骨文世界遗产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让安阳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五一”假期期间,安阳市共接待游客237.53万人次,同比增长456.02%,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96.61%,旅游综合收入24.13亿元,同比增长1084.18%。

续写传奇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安阳人民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从“战太行”到“富太行”,续写新的红色传奇。

茶社、咖啡馆、音乐节,你能想象这些时尚元素同时出现在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子吗?林州市庙荒村做到了。

8月骄阳似火,庙荒村里游人如织。行走在蜿蜒整洁的村道,看着古朴雅致的村屋,尝着美食,吹着山风,游客们在这个充满魅力的村落,享受着心灵的栖息。

如今的庙荒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河南最美乡村”,更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然而,十几年前这个村子村如其名,“庙荒庙荒,连庙都荒”。村里的农田土薄石厚,不宜耕种,光景难过,有的村民做饭只放盐,从没吃过调味品。到后来,300多人的自然村仅剩下70多人留守。2011年,庙荒村被确立为省级贫困村。

“不怕穷、不怕荒,只要找对路子,肯下劲干,还怕盼不来好日子?咱红旗渠都修成了,还有啥事能比修渠难?作为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人,咱不能给先辈丢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郁林英给村民鼓劲。

庙荒村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依托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庙荒村以红旗渠精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利用“红旗渠精神”这一红色品牌,靠着好生态好风景,发展乡村旅游,经过几年艰苦奋斗,庙荒村终于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

如今的庙荒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

脱贫之后,新的问题浮现出来:太行山旅游季节性很强,发展后劲不足。

如何破题,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身为二十大代表的郁林英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找到了答案。

庙荒村完好保留着太行山的特色民居,在这里,到处都能看到石梯、石楼、石头墙。能不能把这些元素用好,形成新的旅游亮点?经过挨家挨户动员,村民们同意将老旧房屋腾出来改造成民宿,村里从北京请来专业设计团队,对乡村旅游进行升级改造。

“在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准备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条集红旗渠研学、生态观光、乡村旅游、民宿、采摘等于一体的乡村研学游产业链,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郁林英信心满满。

精神的延续是最好的传承。如今的庙荒村不再荒芜,年综合收入超过百万元,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庙荒村的蝶变是安阳市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安阳市聚焦农村背街小巷改造,力争实现群众“出门就是路,两脚不沾泥”,已改造381个村,硬化道路10494条,年底前将实现行政村改造全覆盖;推进农村“三变”改革,30个市级试点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390万元,平均每村79.6万元。

红旗渠畔,孩子们稚气的目光注视着先辈们抛洒血汗的悬崖绝壁,渠水不息,精神永续;殷墟,洹北商城考古发掘首次发现大型祭祀沟,这场长达百年的文明寻根之旅还将继续;而在一个个像庙荒村一样的村落,农村各项改革正在逐渐深入,激发出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安阳,这片人们生息千年的土地上,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新时代 新作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