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昭通市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格局

 2023-08-16 09:47  来源:民族时报

和谐昭通

编者按

昭通市位于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腹地,辖1区1市9县,居住着汉、彝、回、苗等45个民族633万人,有少数民族人口71.5万人,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居地区。近年来,昭通市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进行思考定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谋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工作,成立了3个区域创建联盟。同时,根据联盟内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引导联盟共同谋划、实施“石榴红”工程、“枝繁干壮”工程、“润土培根”工程、“三项计划”,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昭通实践”。

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昭阳区、鲁甸县、大关县积极响应,在昭通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的领导下,成立了以基层社会治理为重点的创建联盟,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等,使创建联盟真正成为有效提高昭通市区域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载体。


发挥党建引领优势 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小事找党员、大事找支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昭阳区坪子村范家坝塘,通过“党支部+党员干部+联保小组+群众”服务体系,建立了“十户联保”机制,将全村122户划分为13个联保小组,分别由13名党员挂联,实行“邻长”负责制,联保小组内村民联防联控、互帮互助。同时,镇、村干部坚持每月开展1次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化解邻里矛盾纠纷。

“‘党支部+党员干部+联保小组+群众’的服务体系已成为村与民、民与民之间的连接纽带,为平安乡村建设带来了新变化和新气象。服务体系成立后,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坪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国民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等为昭通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喜迁新家

雨露社区是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搬迁安置区最大的社区,汉、回、彝、苗、布依等13个民族的2693户12633名搬迁群众在这里生活。为让各族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新生活,社区以“楼栋相连,网格连心”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党组织+社区+网格+楼栋”的楼宇党建工作模式,将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建在楼栋,并安排党员干部担任楼栋长和网格长,帮助各族搬迁群众了解各项政策、掌握基本知识、改变生活习惯、适应城市生活。

火德红镇欢歌庆佳节

面对各族搬迁群众对新环境不适应、新电器不会用等问题,社区党员干部坚持“手把手教”“一对一带”“一次不会就教两次”“一天不会就教两天”的方法,从教如何乘坐电梯、使用马桶,到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增收致富,帮助各族群众适应新生活、融入新生活,用温暖行动把安全感和幸福感放进群众的心里。

为了让“治理”更有温度,雨露社区党员干部牢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共建共享联盟协议》里“群众事无小事”的要求,一方面不断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服务工作,积极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民族语言翻译等服务,做到服务“有速度、有温度”;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各族群众合理利益诉求,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逐一走访核实、分析研判,确保群众有诉必有应、有应必解决,确保问题解决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昭通市社会治理的特征是将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创建联盟内的三个县(区)共同搭建合作平台,通过精细化和网格化治理,实现资源、服务和管理一体化发展,增强系统治理能力,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格局。”昭通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杨蕾说,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昭通市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民生问题为抓手,巩固和加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凝聚政府、社会、群团组织等力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治理格局。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确保了基层社会治理有方向、有定力、有组织,同时能广泛联系群众,吸纳民意,使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合力。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近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院坝会在鲁甸县文屏街道12个村(社区)陆续开展,各族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唠家常、谈诉求、提建议,场面十分热闹。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年以来,文屏街道坚持把宣讲会、问询会、民生会等“多会合一”,以院坝会的形式开到群众身边,搭起干群“连心桥”,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院坝会+”模式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一场场不同主题的院坝会中,街道、村、组三级干部深入农户院落,与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深各族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同时,围绕春耕备种、产业发展、就业创业、人居环境、两险收缴、防电信诈骗、建房审批程序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面对面的宣讲解读,悉心解答群众的疑惑,把党的声音传到群众心坎上。

“现在季节性缺水,庄稼长得不好,希望你们想想办法”“我家住房面积不够,想加层修建,要怎么申请”……

干部们认真聆听、耐心作答,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不敷衍、不回避,集中收集民情民意,梳理意见建议并形成台账。参与院坝会的群众自由发言、热烈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不论大事小事基本都得到了现场解决。

干部群众促膝谈心,共话感党恩。

院坝会成为发扬基层民主的“议事会”。

在大关县悦乐镇四合社区,“小小留言板”上写着不少群众的“烦心事”。四合社区通过到创建联盟内互观互学,创新工作举措,放置群众留言板,让“小空间”蕴藏“大能量”,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关乎民生“急难愁盼”的诸多事。截至目前,社区共收集到群众烦心事190多件,已经全部办结。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治理效果由人民评价’是大关县按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共建共享联盟协议》的要求,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得到各族群众的一致认可。”大关县民族宗教局局长王运输说,大关县各村(社区)坚持以“关注民生、了解民情、为民办事”为出发点,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等主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掌握群众新期待、新要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昭阳区龙韵雅苑社区创新智慧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智慧化水平,为独居老人提供24小时需求热线,各族群众可在平台上进行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高龄补贴等申请,有效缩短了服务时长,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社区还设有红白理事会,制定了居民公约,各族群众在民事民议中融荣与共,凝聚共识。

一直以来,昭通市始终把人民幸福摆在更高位置,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集中人民智慧。如今的昭通,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实现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最大程度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满意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创新基层治理体系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通过打造创建联盟的方式,昭通市构建党组织引领城乡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四治融合’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昭通市民族宗教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自治是基础,深化基层群众自治,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拓宽群众参与渠道,鼓励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讲

雨露社区以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组建文艺队,并培养家庭妇女和文艺青年等文艺骨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楼栋、进家庭、进扶贫车间等活动,并定期表扬和奖励模范集体、家庭和个人,激发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聚焦“文明新风建设”,制定社区公约、行业规章、职业规则,倡导文明行为,引导各族群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营造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苏家院镇位于昭阳区西部,是汉、彝、苗等多个民族嵌入式共居的代表,但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不尽相同,引发出不少的矛盾纠纷。为打破僵局,苏家院镇坪子村范家坝塘立足村情实际,针对发展矛盾、实际困难、邻里纠纷等问题,成立范家坝塘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组长,村“两委”、综治协管员、部分群众代表等担任组员,全面建立起村委主抓、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维稳调解委员会,共同协调组织村内各方力量,全力构建平安和谐苏家院。

法治是保障,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府监控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化解基层风险和矛盾的效率。

如今,走进大关县悦乐镇,无论身处宽阔敞亮的集镇,还是山明水秀的乡村,美丽、干净、宜居、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处处散发出“美丽家园”的蓬勃生机,随处都能感受到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可喜变化。

曾经的悦乐镇交通闭塞,社会治安混乱。悦乐不“乐”,构建“平安悦乐”已迫在眉睫,如何改?怎样改?

“镇党委政府通过在创建联盟内学习总结各地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主要领导统揽、挂村领导牵头、分管领导指导、相关站所配合、镇村干部落实的工作格局。”悦乐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不断健全镇、村(社区)、组综治平安网格,悦乐镇壮大综治工作队伍,强化学习培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同时,整合多方力量,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以案释法”等法律宣讲系列活动,通过邀请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到全镇各村开展巡回审判、利用赶集日和各种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法治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让法治思想融入群众生活中,使老百姓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想,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矛盾纠纷发生。

大手拉小手活动现场

德治是先导,运用“柔性治理”“情感治理”等创新方式,强化基层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合社区把“一老一小”工作作为社区治理最柔软的关怀,动员干部与社区2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联合卫生院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成立社区老年文艺队等多个养老服务项目,受益560余人次,不断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进展。

昭通市成立创建联盟后,进一步激发了三个区域内居民群众、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层治理焕发勃勃生机。

去年底,昭阳区靖安镇大耆老村建设了数字乡村管理运营平台,通过近半年时间的运营,真正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

大耆老村13组的群众刘正康在做猪肉买卖,经常会把买来的生猪关在家门口的牲畜棚里,没人看管,家里的安全问题让刘正康担心。去年11月,中国联通昭通市昭阳区分公司在大耆老村建设数字乡村管理运营平台,刘正康积极对接安装了智能监控摄像头,终于吃下了定心丸。

“这个监控确实可以,安装好以后就放心了,手机上随时都可以看。”刘正康说。

在中国联通昭通市昭阳区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大耆老村通过建设数字乡村平台,依托数字化赋能城乡基层治理,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治理信息化水平,建成靖安镇首个“数字乡村示范村”。

联通公司派驻大耆老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耿招敏说:“从我们公司挂钩大耆老村以来,充分发挥优势,给大耆老村搭建了数字乡村管理运营平台,农村基层治理更清晰明了,各族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智治只是一种手段,依托数字化赋能城乡基层治理,将智治作为基层治理的科技支撑,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化。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规范完善基层治理机制,让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居乐业。”昭阳区民族宗教局副局长马敏华说。

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构建基层治理格局

走进昭阳区永丰镇三甲社区小龙潭自然村,一派田园乡村的景象展现眼前——整个村庄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村内配套完善了道路、沟渠、广场、景观等,各家各户房前屋后有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还有“小庭院”,各族群众坐在一起说着幸福的事儿,讨论着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未来。

小龙潭自然村的“红玫瑰”葡萄远近闻名,让村里各族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在日子过好的同时,永丰镇和三甲社区还大力做好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文章,把村规民约融入乡风文明建设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村党支部还积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邻里矛盾。到目前为止,小龙潭自然村邻里之间的矛盾没有一起到社区进行解决,都是就地消化解决。”据小龙潭自然村党支部书记范井品介绍,目前,小龙潭自然村群众安居乐业,大家和谐相处、社会平安稳定、环境美丽宜居,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实效。

小龙潭自然村取得的成效只是三甲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三甲社区不但坚持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一体推进,同时还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

昭阳区青岗岭乡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院坝会

三甲社区党委书记黄佑选介绍,三甲社区在村庄治理中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党员和群众参与制定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为统领带领党员群众共同治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讲让老百姓人人懂法学法;通过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好婆媳等一系列评比活动,达到示范引领作用,能更好带动其他群众参与到这项评比中来。

在推进基层治理中,昭阳区龙韵雅苑社区则通过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各族群众在日常交往交流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养老服务日间照料室等为民服务阵地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周末由社区党员志愿者组织举办读书会、少儿科普知识宣讲、书法和绘画教学等多种活动,带领孩子诵读国学经典、红色书籍,进行科普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根孩子心灵深处;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共同繁荣中华文化;还通过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宣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文明公约和居民公约,让各族群众心相牵、情相融,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凝聚起共创美好未来的强大合力。

在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大关县三个区域的村子、社区、街道等处处彰显的和谐与安定,有力彰显了昭通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丰硕成效,同时也表明区域创建联盟实现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一体化发展,多元化共赢的目标。

“构建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格局,需要不断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共建’方面,加强数据治理,创新‘政社互动’方式,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在‘共治’方面,达成合作治理共识,提高多元主体协商共治能力。运用政务服务网、数字服务中心等社会治理平台,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持续动力。 在‘共享’方面,注重效率,兼顾公平,扩大社会受益覆盖面,完善再分配制度的服务调节功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人民性、公平性、普惠性、共享性,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昭通市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昭通市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群众收入稳步增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呈现出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冯琴/撰文

图片由昭通市民族宗教局 提供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族团结 创建 典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