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8-05 08:52盛夏时节,走进盐津县滩头乡花秋村,到处青翠欲滴、生机勃勃,错落有致的房屋掩映在青山中,干净整洁的道路,焕然一新的房屋,村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村干部队伍强起来
“吴支书,我来问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怎么申请?”
“申请有具体的申请流程及标准……”记者见到花秋村党总支书记吴承骁时,他正在村委会便民服务窗口为村民讲解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吴承骁今年27岁,虽然看起来脸庞青涩,但是他做事认真负责,考虑周到。
花秋村属于“二半山区”,国土面积23平方公里,距滩头乡政府驻地12.5公里,距县城43公里。辖39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11710亩、林地16000亩,人口1457户6885人。可以说,花秋村是滩头乡“六村一社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村,是名副其实的“大村”。虽然花秋村早已脱贫,但仍然面临着产业发展单一、经济基础薄弱、村干部队伍老化等问题。如何才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支撑。
为此,花秋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换届选举、加强培训等方式,不断优化村干部结构,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村干部履职能力。目前花秋村有村干部11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90后”9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8人,是一支年轻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同时,抓好乡村治理人才培育,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载体,“筑巢引凤”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多渠道为村级组织提供保障;积极打造乡村人才队伍体系,培养新型农民、技术人才、乡土人才。
群众吃上了产业饭
每天早晨,对花秋村村民张权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牛舍给39头牛拌料添草、打扫卫生,以保证牛的健康成长。
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张权在重庆的一家私企上班,虽然收入不错,但是他一直牵挂着年迈的父母。2020年,在村“两委”的动员下,张权回乡发展起了肉牛养殖产业。在这期间,村“两委”为张权提供了圈舍改造、草料储备、技术指导、政策支持、对接贷款等一系列服务,给他吃下了“定心丸”。“从最开始几头牛发展到现在39头牛,效益还不错。2022年,我就有10余万的纯收入。”张权笑着说。
看到张权养牛赚了钱,许多村民动了心,纷纷养起了肉牛。仅2022年,花秋村肉牛养殖户从31户增加到64户,肉牛存栏从年初的347头增长到845头(其中能繁母牛667头)。
肉牛产业只是村民增收的产业之一。近年来,花秋村依托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提出了“三条沟”产业发展布局,大坪片区一条沟海拔最高,因地制宜发展笋用竹、花生、中药材产业;村委会一条沟,肉牛、乌骨鸡养殖前期基础较好,探索发展肉牛、乌骨鸡养殖配套高粱、李子等种植产业,大搞循环经济;槽头一条沟拥有广阔的优质土地,以点带面探索发展蔬菜产业,种植青菜、佛手瓜、南充菜等。截至目前,全村有茨方竹3340亩,政府代建200头养殖规模示范场2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700亩,高粱200亩,花椒857亩,李子640亩,各项产业正在稳步发展中。
村里矛盾纠纷变少了
“这件事搁在心里太难受了,村干部来现场调解过后,我开心了许多。”花秋村村民葛某对记者说。
原来,常年外出务工的张某将土地委托给葛某耕种,这块土地和刘某的土地相连,土地边界并不清晰,葛某在耕作过程中因土地边界问题与刘某发生了冲突。村民小组长几次出面调解,由于双方互不相让,调解未果。随后,村民小组长便将情况上报给村“两委”。
于是,由村“两委”干部、片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组成的调解组到现场查看情况,随后分头找双方开展调解工作,经过释法说理、乡情感化,在明确了双方土地边界的同时,还消解了双方的心头怨气,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一起邻里纠纷就此化解。
这只是花秋村加强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花秋村结合盐津县“4+2”网格化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设立了由村民小组议事小组、片议事小组、村议事小组三级机构组成的“三议”矛盾纠纷化解机构。该机构成立后,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先由村民小组长利用田间地头和茶余饭后的时间,收集群众的矛盾线索和困难,确保第一时间将矛盾化解在源头,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梗阻,使干群关系更和谐、基层治理更有序。
“现在,我们村的矛盾纠纷逐年减少,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吴承骁笑着说。
昭通日报记者:汪舒 文泽梅 谭光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