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聚焦“六大战略”|不以山海为远 心连沪滇共好——昭通市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赋能乡村振兴

 2023-07-27 09:31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作为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有185.07万脱贫人口,巩固脱贫成果任务繁重,推进乡村振兴短板较多。2022年6月,按照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安排,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昭通市聚焦推动全市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医疗、教育、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帮扶工作整体组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帮扶力量特长发挥、受援单位人才培养、帮扶队伍服务保障,着力推动各项帮扶任务落实落地,为全市医疗教育事业发展和产业培育壮大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医疗组建书写传奇,一项项民生实事惠及百姓……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帮扶。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学校,从农业到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受帮扶领域的业务水平,也带来了全新的技术理念和方式方法。

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帮扶工作整体组织

昭通市、县两级党委高度重视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主要领导直接督促,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高位推动。市级成立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组”抓统筹,卫生健康、教育体育、农业农村、科技部门分小组分领域抓好帮扶工作统筹联络。

8个重点帮扶县(区)同步成立由县(区)委书记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市级层面统筹督促、县(区)委书记具体指挥、县(区)委组织部部长牵头兜底、部门领导盯紧抓牢、院长(校长)一线落实”的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推进机制。

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市、县(区)领导小组和组织部门、行业部门先后组织召开35次工作推进会、42次专题座谈会,深入医院、学校和农业产业开展3轮全覆盖调研,收集梳理医疗、教育、产业存在问题163个,需求清单135条,研究解决问题111个,解决帮扶需求107条,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深入实施、有效开展。

加大帮扶投入

推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2022年7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曹衡博士到彝良县人民医院帮扶以来,他发现由于彝良县人民医院无法开展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只能转院诊治,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曹衡决心打破这种现状,帮助组建医院导管室、开展人员培训、研究制定手术方案等准备工作,2023年6月2日,彝良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冠脉介入手术,实现了彝良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新的突破,为彝良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由基层版向标准版进阶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彝良县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开展新技术首日,彝良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为5名冠心病患者成功开展了手术。截至目前,已为80位冠心病患者完成了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曹衡博士(左三)在彝良县人民医院手术中。

昭通市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多渠道整合帮扶项目资金用于受扶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育。截至目前,8家受扶医院共协调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781.4万元购买医疗设备,实施13个薄弱专科建设项目,新增3个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建成率达到100%。

2022年7月,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国家级骨干教师黄建书来到大关翠华中学帮扶支教并任校长,自启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来,黄建书“移栽”先进管理、教学模式,加强人才“传帮带”,因校制宜,提出“错位发展,扬长避短”的办学策略,制定申创昭通市艺术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大关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争取多方支持,投入资金966万元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增设英语情境工作室、美术工作室、音乐室、传媒专用教室等富有特色的功能室等,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目前,昭通10所受扶学校共协调东西部协作帮扶和社会捐赠资金1060.9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改善及信息化建设,与30所学校建立“校校合作”机制,与8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校合作”从无到有、“校企合作”从少到多。

2022年以来,由中组部牵头,从云南农业大学选派吕才有、李家华、高峻、马燕4名专家教授到大关县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特派团专家在深入调研县情、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三覆盖两促进”为目标,聚力“四个明显提升”,推动“五项职责”落实落地,助力大关茶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全县茶叶产量101吨、产值247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1%、5.1%;昭阳区科技特派团示范推广马铃薯新品种4个、种植面积2万亩,完成1万亩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盐津县科技特派团帮助引进全国52个优质花生品种,集中开展示范展示、花生品种多点试验及辣椒、玉米与花生套种模式试验,建设彩色花生绿色高效栽培示范基地500亩,带动全县发展种植2000余亩。

农业科技帮扶,专家在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技术。

科技特派团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指导建立产业基地、示范样板等,进行技术指导帮带,8个科技特派团先后引进推广苹果、蔬菜、小麦、马铃薯等新品种148个,推广运用马铃薯抗病优质标准化生产、竹资源利用、红茶加工、肉鸡养殖等新技术87项,受扶县(区)农业主导产业质量效益实现有效提升。

搭建帮扶平台

促进帮扶人才特长发挥

在盐津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里,在护士们耐心细致的讲解下,家长们一个个拿起手机认真仔细地扫码,一场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专家李玉峰主任发起的“以患者满意为核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活动,在医院党政班子的全力支持下,在儿科医护团队的倾力配合下如期开展。盐津县人民医院借助上海新华医疗队的力量,不断学习先进理念、开展适宜技术、完善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为守护盐津百姓的健康,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而不懈努力。

为确保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有抓手、能落实,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市、县(区)领导小组牵头,行业部门参与,结合受扶单位帮扶需求和帮扶专家团队优势特长,按照“一县一方案”和“一院一策、一校一策、一产一策”原则,研究制定8个受扶县(区)教育、医疗、产业“组团式”帮扶3年工作规划方案,实现帮扶任务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确保“组团式”帮扶工作精准推进。

各受扶单位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基本原则,明确医疗、教育人才职务职责,用好帮扶人才专业特长,充分授权信任,最大限度为帮扶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79名医疗帮扶人才中,5名队长担任院长,3名队长担任常务副院长;96名教育帮扶人才中,10人担任校长,1人担任常务副校长;98名科技特派团成员中,8人担任团长,34人担任产业小组组长。各帮扶团队队员均结合个人特长和医技科室、教学学科、产业小组职责,明确具体岗位,压实工作责任,做到真帮实扶,有力提升了“组团式”帮扶工作质效。

开展结对帮带

加强受扶单位人才培养

李卫华和何里红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的骨干教师,来到盐津后,他们认为,“教育帮扶要以盐津县第三中学为基地,内引外联、示范辐射,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的康庄大道。”李卫华和何里红开设高三语文、英语“培优扶弱”课等120节,举行学术讲座9场,师徒结对帮扶19人,开展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师徒结对活动16次,累计收集资料42篇,撰写援滇工作日记13万余字。

李卫华老师和学校老师研讨。

昭通市建立健全人才帮带跟班机制、师徒机制、代训机制和专家工作站机制,全面抓好人才帮带培养工作。卫生健康部门通过义诊、示教、“师带徒”、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帮助受援医院培养医疗骨干人才,新建专家工作站28个,79名帮扶专家结对帮带235名受扶医院医师,选派196名本地医护人员到帮扶医院进修学习。

教育体育部门推行“1+N”带培措施,通过“师徒结对”“团队带团队”“组建工作室”等举措深入开展帮扶工作,累计建立团队带团队、师傅带徒弟的帮带机制45个,成立数学、语文和机电等专业工作室34个,带教体育、生物、化学和数学等专业教研组15个,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课与教学研讨、中高考复习备考等形式培训各类教师1500余人次。

科技特派团围绕主导产业目录、科研项目内容和科研人才需求,深入产业基地、生产车间、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现场指导、组织座谈交流,累计到8个县(区)开展服务指导616人次,培训一线农科人员8376人次,通过“团队+项目+人才”模式结对帮带本土科技人才296人。为支持受扶医院、学校引进医疗、教育人才,编制部门核增8家受扶医院事业编制53个,核增10所受扶学校事业编制391个,用于支持开展医疗、教育帮扶工作。

强化管理服务

激励帮扶人才安心安业

昭通市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好帮扶干部人才津补贴、体检、休假各项政策待遇,从严落实请销假日常考勤、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切实做好帮扶人才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受扶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联系医疗、教育帮扶队长,其他班子成员至少联系一名帮扶专家,定期走访谈话调研,帮助解决问题困难,促进帮扶专家在当地舒心舒畅工作。卫健部门开发对口帮扶小程序,不定期到各受援医院开展督导工作,了解帮扶人员驻点工作开展情况,协助解决派驻人员工作和生活需求。组织、教体部门利用中秋节、教师节等节日,带队看望教育帮扶人才,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建议。

市、县(区)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督促帮扶人才服务保障工作,细致过问帮扶人才的饮食、住宿等保障措施落实情况。2023年春节期间,市委组织部把常驻昭通的170名“组团式”帮扶人才一并纳入高层次人才开展慰问,共计发放慰问金17万元。

狠抓任务落实

确保帮扶事项落地见效

进德修业,大医精诚。2022年11月18日晚上,盐津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灯火通明,上海援滇医疗专家李玉峰主任火速赶往医院,为患者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是一例县医院儿科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成功抢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快速高效地避免了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避免了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的发生。

帮扶团队进驻以来,8家受扶医院帮扶团队先后确定重点帮扶科室93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00余项,帮助建设临床重点专科4个,累计接诊门诊患者353314人次、住院患者29805人次,开展学术讲座培训16540人次,手术带教4471人次。在帮扶团队专家的引领下,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在全国第十八轮认定评比中获得“优秀单位”称号;镇雄县人民医院顺利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荣登“全国县级医院300强”榜单;彝良县人民医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建立“专科联盟”,神经内科、眼科等住院病人同比分别增长54.9%、52.3%。

10所受扶学校帮扶团队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帮扶学校教学资源,通过链接公益组织、设立教学奖项、创建教育教研联盟等形式,助推受扶学校教学相长、育人成才。巧家县第二中学帮扶团队引入上海公益组织和985高校硕士到校开展专题讲座4次,选拔20名高一学生到上海访学,推动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盐津县第三中学帮扶团队协调设立“金葵花成长奖”,开展全员教学大奖赛,奖金由上海北外田园金葵花慈善基金发放,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进步和教学相长;大关县翠华中学牵头创建教学教研联盟,推动育人理念转变,2022年艺考本科上线率同比增加13人,创历史新高。

8个科技特派团聚焦受扶县(区)产业发展难题,扎实开展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收。昭阳区科技特派团协调引进苹果产业新品种、新技术41个,“昭阳红”苹果连续三次入选云南省十大名果;鲁甸县在科技特派团指导下,实施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研发示范项目,推动马铃薯亩产提高800公斤左右;镇雄县科技特派团引进优质果叶两用桑“粤葚大十”系列新品种,带动当地群众户均增收1350元。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沪滇共好。沪滇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会继续带着对彼此的深情厚谊,以学习促进步、以交流促共赢、以合作谋发展。沪滇两地将在资源互补互利互惠中,携手打造东西部协作新典范,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昭通日报记者 陈允琪 通讯员 肖良炜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六大战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