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7-06 17:092023年7月5日,椒农正在采椒修剪。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走进昭通市巧家县大寨镇海口社区国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猫猫箐花椒生产基地,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微风吹来,阵阵“麻”香沁人心脾,一簇簇绿油油的花椒挂满枝头,村民们迎着烈日在花椒地里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7月5日下午,巧家县在大寨镇组织花椒提质增效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全面推广大寨镇新型花椒提质增效先进经验,提升全县花椒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促进花椒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我这次再来现场看了,终于相信这个全树换枝修剪经营管理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来自茂租镇、东坪镇、红山乡等乡(镇)党政负责人,种植花椒较多的村(社区)支书或主任及花椒种植大户认真观摩,不断交流探讨,其中一位观摩者深有感触。
“通过换枝结椒法进行修剪,带枝进行采收烘烤,花椒树上的刺少了,我们采收的成本减少了一半以上,一个人一天要剪上百斤,农户就地务工,单花椒采收一天就能挣两百元左右。”国平种植专业合作社代表张登国说,今年虽然遭遇干旱,但是并没有影响他们基地的花椒,因为巧家县林草部门已为他们安通管网,加之精细化管理,这是科技种植带来的回赠。
2023年7月5日,张登国正在对传统种植的花椒进行剪枝示范。
今年53岁的张登国是土生土长的海口社区猫猫箐人,也是巧家县国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2014年至2016年,长期在重庆多地负责花椒种植管理的张登国,学到一门新技术,考虑到家乡的各种条件也适合,便果断选择了回乡发展。2017年,他试着将自家的1亩花椒进行全树换枝修剪。
最初,张登国的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023年7月5日,长势喜人的花椒。
“缺乏产业带动,村里的发展一度受限,我要再探索出一条适合猫猫箐特色的山地农业发展路子,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张登国很早就在琢磨,大寨镇海口社区一带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连片,气候宜人,很适合种花椒,经济效益也很乐观。在巧家县林草部门的指导规划下,经过林技专家现场指导,肯定了新型花椒提质增效的可行性。
找准了目标,张登国又带上家人和部分椒农辗转重庆的江津、广安等地观摩“取经”,学习花椒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挑选花椒品种、采椒修剪技术等,邀请市、县农技专家实地指导。“这趟观摩学习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带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让我更加坚定了发展产业的信心。”张登国开心地说。
2023年7月5日,全树换枝修剪经营管理模式后的花椒。
在村民的支持下,2000年成立了巧家县国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在猫猫箐一带种植了200余亩新型花椒,预计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形成了以花椒为长效主导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大寨镇海口社区已规划猫猫箐村民小组花椒全树换枝结椒提质增效试点建设项目700亩,每亩种植约90棵,丰产期平均亩产约150公斤干花椒,比传统种植每亩增产90公斤。
据了解,猫猫箐依靠在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旁,这里土壤肥沃深厚、温暖向阳、浇灌方便,在张登国的带领下,坚持“组织领导+规划引领”,促进种植规范化;坚持“专家指导+本土培养”,促进管理精细化;坚持“能人带动+群众参与”,促进种植规模化;坚持“全面宣传+线上线下”,促进销售扩面化,做大做强做精花椒产业,促使花椒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摇钱树”,强有力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寨镇海口社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青花椒产业,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青花椒产业,让当地群众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如今,猫猫箐的花椒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群众充满干劲,日子越过越美好。
不仅如此,海口社区发展青花椒产业仅只是巧家众多乡村的一个缩影,在不断壮大花椒产业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探索产业致富新路子,着力推广走新型花椒提质增效之路,把“小花椒”当成“大产业”。
2023年7月5日,长势喜人的花椒。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巧家县林草部门积极采取“送技术下乡”“专家进村帮扶”等一系列科技措施,今年花椒又迎来丰收年,亩产干花椒高达150公斤,比往年增产近20%。据统计,巧家花椒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投产面积27万亩;按市场价格和测产估算,预计今年巧家花椒产量将超1.5万吨,产值可达9.6亿元以上。
巧家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农业产业在“三产”中占的比重较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十四五”期间,巧家县将在巩固现有花椒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再实施花椒提质增效10万亩,到2025年,花椒种植面积达36.23万亩,产量达1.839万吨,实现产值12.5亿元,年均综合产值增幅11%,拟建成“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2个、市级产业基地5个、县级产业基地8个。
通讯员:张顺富 文/图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