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7-06 09:282022年2月,新冠疫情在上海蔓延,昭通市的援助物资运往闵行区,进入千家万户,缓解生活物资紧缺情况。看着商标上新近的生产日期,产地标注的是彩云之巅的昭通,李卫华和何里红夫妻感慨患难与共的真情驰援,他们认识了昭通。2022年8月,他们参加由中组部、教育部等联合开展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共赴盐津县第三中学参加帮扶支教工作。
李卫华(左一)教学过程中。
何里红(右一)指导学生学习。
李卫华和何里红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的骨干教师。他们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工作上携手并进,18年来甘苦与共、勤勉工作。“安家在盐津就是‘三中人’,必须拒绝平庸,做一个追求卓越的‘三中人’。”这是何里红的誓言,也是她帮扶的决心。夫妻同心同行就是家之所在,工作上有扎根深耕的担当,全心全意投入教育帮扶工作,心无旁骛发挥教育教学专长。
帮扶支教首先要“知教、知情”,这是李卫华夫妻俩的指导思想。支教先“知教”,了解学校办学的现状,掌握帮扶学科在“双新”背景下改革实施的现状、力度,办学过程中“急难愁盼”等问题;“知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现状等基本情况,才能制订出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支教重“知心”,通过教学实践,向学校领导推心置腹地提出合理建言,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说真话、实话,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尽心尽责。李卫华说:“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实现为民教子、为国育才。”
李卫华和何里红一到盐津县第三中学就迅速投入工作,通过听课及与老师、学生交流后发现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制定并开展了“12345”帮扶措施。以“一条主线、两个组室、三种品质、四个现实、五步改进”的教学新举措,力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教学相长,深度可以浅一点,但宽度不能窄。”“英语没有词汇就是文盲,词汇是核心,要从听力、阅读、写作中大量记忆词汇。”两个学期以来,夫妻俩听课及课后交流点评81节,指导教研组、备课组活动23次,开设县级和市级示范课、探究课、高三学科专项指导课40余节,开设高三语文、英语“培优扶弱”课86节,举行学术讲座9场,师徒结对帮扶19人,开展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师徒结对活动16次,累计收集资料42篇,撰写援滇工作日记13万余字。夫妻俩从师生交流辅导、备课组集体备课、组织教研组研讨活动、工作室带教规划安排、示范展示及专业引领等各方面系统推进教学、教研逐步提升。李卫华说:“教学的重点在于由点到面、由理念到操作,平稳有序、不急事功、坚持不懈、善作善成。”
“教育帮扶要以盐津县第三中学为基地,内引外联、示范辐射,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的康庄大道。”李卫华、何里红分别开设县级公开课,向全县教师示范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2023年3月,夫妻俩参加昭通市相关学术论坛活动做探究课2节,参加了盐津县教育“体系化”建设推进会。“教师需要带头人、主心骨,在学校才有归属感。”夫妻俩培养的教师参加全县课赛,获得一、二等奖,工作室成员余琴、何景、周思颖、吴顺需等多位老师在该校首届“金葵花成长奖”上获得一、二、三等奖。
李卫华、何里红千里迢迢携手到盐津支教,从一线城市到乌蒙山,他们感受到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给山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周末,他们走村串户,到农户家里了解风土人情、教育观念、留守儿童现状等,以此熟悉、融入盐津的环境。“此心安处是吾乡,组织上营造了家的温暖氛围,我们唯有用心工作,用激情点燃孩子们的梦想,用关爱回报孩子们的真诚,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这是夫妻俩共同的心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帮扶必须整合力量,培养、发动一批有担当、敢作为、能干事的教师力量,润心启智、凝心聚力,为盐津教育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到盐津支教以来,虽然工作、生活很艰苦,但李卫华和何里红想到奋斗在这里的老师们,想到真诚善良而又充满求知欲的孩子们,他们认为立德树人,不仅要“立”学生更要“立”老师,不仅要“立”别人更要“立”自己,他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为盐津县第三中学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昭通日报记者 陈允琪 通讯员 刘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