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12)丨 赤水河源第一村如何埋下生态伏线

 2023-07-08 22:23  来源:昭通新闻网


30年时间,从刘家坪子到滮水岩长约5公里的赤水河河岸,74岁的常吕共用脚步丈量着一条河流的变化。

“如果每周以2次计算,来回共20公里,30年在河岸行走的路程约30000公里。”这是关乎赤水河环境保护的一次次行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常吕共一步步走出了数万公里的路程。

沿刘家坪子溯流而上到滮水岩,滮水岩是赤水河源第一村银厂村境内赤水河道的起点,刘家坪子是终点,而滮水岩是全长500余公里的赤水河的发轫之地。

1990年,一场毫无防备的干旱来袭,银厂村贾家坝村民小组村民在大荒地的饮用水源干涸,当常吕共和村民欲在赤水河取水以解燃眉之急时,才发现赤水河河道垃圾遍布。

没有人比常吕共更能体会人与河流休戚与共的关系。村民们无奈的表情,时隔多年,常吕共仍记忆犹新,“没有办法,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寻找适合饮用的水源。”当村民三三两两来到河边又相继离开,常吕共萌发了一个想法,用业余时间来清理河道。

2019年1月,常吕共结束了长达30年清理河道的义务。此时,他看见了一幅水清、岸绿、村美的乡村画卷。

而在此后的4年多时间里,常吕共仍然在加固后升高的河堤上来来回回地走,“每一段河道管护人员的电话我都知道,看见垃圾,我就会打电话给他们。”常吕共说。

6月21日,一场细雨过后,常吕共来到刘家坪子,在这个他无数次驻足的地方,他给了自己一个身份定位:“我就当监督员,义务的,不领工资。”

用30年时间守护一条河

6月21日,夏至。连续几天的小到中雨让赤水河银厂村段两岸的青山更绿,从滮水岩流经刘家坪子出村,河道里的水一如往常清澈,不疾不徐地流着。

河道两岸几年前种下的方竹已经长大成林,竹枝肆意伸向河堤,行走在河堤上的常吕共不得不随时用手拨开。

夏至气温升高,但进入银厂村却心旷神怡,顺河而上越觉凉爽。

如果不是1990年的那场干旱,村民可能会忽略布满河道的垃圾、随意排放的粪水,村民也会忽略过度开荒带给土地的伤害。

这一年,银厂村大旱,几个月没有雨水光顾,位于大荒地的饮用水源干涸。怎么办?当贾家坝村民把目光投向门前这条河流时,才蓦然发现,河流不能满足他们所需了。

“如果来一场大雨,这些垃圾就会被冲下去,下游的人们也将受害。”常吕共当时想。

能为这条河流做些什么呢?

不久,村民看见常吕共天天拿着火钳、撮箕,穿着水鞋出现在河道里,把河道里的各类垃圾打捞出来。

时间稍长,常吕共意识到,仅靠一个人在河道打捞垃圾解决不了问题。他试图说服沿岸村民不要往河道丢垃圾,甚至希望更多村民参与清理河道,但迎来的却是误解。在村民眼里,当时身为民办教师的常吕共,干嘛要去河里捡垃圾?干嘛要多管闲事?常吕共对此并不在意,反而耐心向村民解释河道清洁对大家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看着常吕共真挚的眼神,村民质疑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可这并不代表村民就愿意“买账”。有一次,村民李某将污水直排到河道,常吕共找到李某,叫嚷着“不关你事”的李某被常吕共的耐心与真诚感动,从那以后,李某再也没有乱丢垃圾、乱排粪水在河里。

李某不是唯一被常吕共打动的人。潜移默化中,村民逐渐理解了常吕共,不再随意往河道丢垃圾,每次见到常吕共,问好的方式变成了:“常老师,今天去河里看看没有?”常吕共笑着回答:“看了看了,垃圾越来越少了。”

管了30多年的“闲事”,常吕共高兴地发现,已经看不到有人往河里丢东西了,甚至有的村民还进入河道清理垃圾。

6月21日,常吕共走在绿树成荫的河堤上,边走边察看河道是否有排污情况,岸边是否有乱搭乱建,周边是否有垃圾燃烧等,如果有,他会立即拨通巡河员的电话。各河段由谁负责、电话号码,常吕共都如数家珍。

2017年,云南全面推行河长制,昭通全流域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巡河员、护河员机制,把流域管理全部纳入网格,1公里配备1名巡河员,实现了有人管、管得住。

有了专职巡河员管理河道,2019年1月,常吕共放下了在河道清洁时常使用的火钳、撮箕,但他依旧放不下对河道的牵挂。隔三差五地,他总会从刘家坪子往上走,在这条他重复走了多年的河堤上,只有看见清澈的河水,他才能安心。

1990年,常吕共41岁。

从中年到老年,当过民办教师、烤烟辅导员、村委干部,每一段工作经历都与河道无关,但因为河道的原因,他没有长时间离开过银厂村,“我离开银厂村最长的时间是一个星期,那是1995年,有亲人在昆明去世,我去处理一些事情。”常吕共说。

兰波  摄

赤水河源第一村翠竹成林

海拔1790米,东经104度45分6秒,北纬27度25分56秒,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作为赤水河源头所在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银厂村村民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银厂村是赤水河源头第一村,国土面积24.5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组,现有总人口1741户6601人。目前,银厂村没有一家工厂,森林覆盖率达77%。

几年前种下的7800亩方竹,为高达77%的森林覆盖率作出了贡献。

2018年11月5日,银厂村赤水河沿岸的11个村民组开始种竹;2020年底,完成了7800亩方竹栽种。

常吕共一家有24亩土地,早些年退耕还林后剩下10亩,每年种植洋芋和苞谷。

种竹子对靠土地解决温饱的村民来说,一时接受不了。习惯了春种秋收,习惯了洋芋、苞谷的种植,种方竹能有多少收入?什么时候才有收入?一面是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政策需要,一面是土地作用发生改变后村民对收入的顾虑。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赤水源镇组织银厂村村民代表到碗厂镇考察,了解竹产业发展情况、市场前景以及经验做法。

在碗厂镇,常吕共和村民代表看到了种竹前景,“就冲着保护赤水河,我们也要种竹,更何况种竹还有收入!”

回到贾家坝,常吕共把考察的结果告诉村民,并参考碗厂镇种植户的收入帮大家算了一笔账,当年,常吕共家除了留下近1亩土地作菜地外,其余9亩土地种上了方竹。

如今,从刘家坪子到滮水岩长约5公里的河岸,甚至半坡和山顶,经过时间的酝酿,种下的方竹长大成林,守护着一河清流,也正在回馈付出善意的村民。

在距离滮水岩约2公里的地方,离开顺河而建的公路,往右朝山顶走去,经过弯弯曲曲的乡村柏油路,10多分钟后,翁家坪村民小组就出现在眼前。

村民吴长开见到常吕共急忙上前打招呼,因为常吕共的引导,吴长开将20亩承包土地留下少许作菜地,其他都种上了方竹。2022年,吴长开开始在竹林里采笋,10多天下来,有了2700元收入。“收入和种苞谷差不多,到了丰产期,收入会更高。”吴长开说。

翁家坪村民小组是银厂村海拔较高的村民小组之一,每家每户都种植了方竹,绿水青山正向金山银山转化。

2022年12月,翁家坪村民小组获省级“绿美村庄”称号,而另外2个村民小组洞湾、贾家坝获省级“美丽村庄”称号。

作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银厂村形成了以竹为主,药、菜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竹、药、菜三项产业已覆盖所有农户。长槽、洞湾、翁家坪、坪子、石板桥、倒回龙、沙咪啰、贾家坝8个沿河村民小组种植方竹,经济价值初见成效,产笋40吨,实现产值36万余元。

从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银厂村不断拓宽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路子正在形成。

一场生态变革产生的溢价

1992年春,贵州的一支人文地理考察团从贵州习水出发,溯赤水河而上,历时近一月,经贵州毕节、四川叙永抵达银厂村。“按照源流最长、地势最高”的原则,为之前赤水河源头之争画上句号。经多方考证,确定赤水河源头在镇雄县板桥镇银厂村长槽村民小组滮水岩。

当年4月,考察团在滮水岩前立碑纪念,碑文记载了考察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此时,清理刘家坪子到滮水岩这一段河道的垃圾,常吕共已经坚持了2年。当他看见碑记时,产生了全新的认知,他经常行走的无名河道竟然是赤水河的上游,“之前,我没想到我从小生活的地方竟与著名的‘四渡赤水’有关。”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让他开始关注赤水河流域,“我们在源头管护赤水河,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下游的企业。”常吕共说。

2005年,镇雄县板桥镇银厂村更名为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银厂村这个普通的村庄引起社会关注,因为是赤水河源头所在地,一直受到政府、媒体及赤水河下游白酒企业的关注,村民也慢慢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和驰名中外的茅台酒竟然与自己有关。

常吕共开始用另外一种心境感受着养育他长大的河流,默默地将出现在河道的垃圾拾起。

1992年之前,隐藏在群山中的银厂村无人问津,当它与下游的白酒企业休戚与共时,共同保护赤水河的意识最终被唤醒。

2018年6月25日,享受到源头环境保护红利的赤水河流域内的5家知名白酒企业在赤水源镇稍事休息后,沿着15公里长的乡村公路向银厂村出发,滮水岩是此行的目的地,将在那里启动面向镇雄赤水河源头地区的脱贫帮扶行动。参与活动的媒体,利用空隙采访了常吕共,最后他出现在《南方都市报》的《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念镇雄人民》的新闻报道里。

对于媒体报道,常吕共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一个地方要报道出去,才能得到政府的关心,像我们的银厂村,听说政府要投资开发旅游业,那大家不出门打工也有收入了。”

其实,赤水河的治理在确定了源头之后,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民间层面,也没有停留在单一的行政区划,而是流经区域地方政府、企业的协同治理。

2005年,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开始探讨和应对赤水河的跨界共治问题。

2013年,贵州联合云南、四川两省环保厅建立起“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联防联治”的保护机制。

2017年,由民革中央、贵州省政协、云南省政协、四川省政协主办的中国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发展协作推进会在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召开。三省签订《云贵川三省政协助推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协作协议书》,三省四市政协形成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轮值机制,进一步以赤水河为纽带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联动协作,实现生态共享、发展共赢。

2018年2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签订《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率先在长江流域建立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而同年6月25日在赤水河源头举办的活动,是由茅台集团发起的以生态补偿为核心的脱贫攻坚帮扶行动,是补偿机制的有力证明。

2021年5月底,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三省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开启了我国地方共同立法的先河。

每一个宏大叙事的背景下,都有生命个体点缀其中。很多年以后,当常吕共面对难以割舍的河流、高山以及村庄,他会不会想起,第一次拿起火钳、撮箕走向布满垃圾的河道是想告诉所有人,要随时保持对河流的敬畏和对土地的尊重?

昭通日报记者:汪舒 文泽梅/文  谭光吉/视频 通讯员 兰波/图

配音:杨洋

部分图片来源于昭通日报图视库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村庄 二十大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