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6-25 10:53海报设计:刘仕川 黄山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出务工是昭通农村年轻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他们如同“候鸟”一样,在务工地和乡村往返。
昭通市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半河村垕房村民小组的陶晓旭就是这样一只“候鸟”。
2008年,陶晓旭高中毕业,选择了离乡外出打工,这一去就是10年。“几乎每年都回来过春节,然后又走。”往返之间,陶晓旭并未意识到,恋乡情结已经固化下来。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陶晓旭看到垕房发生的变化,萌发了回乡的想法,最后在双河乡集市上开了一家小吃店,得以近距离地感受垕房的变化。
2019年,陶晓旭报名参加了半河村村民委员会选举,成为一名村委委员,他见证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变,他认识到乡村变化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2022年初,垕房被列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因为他是垕房人,也善于做村民工作,村上派他联系垕房工作。”陶晓旭不负众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不遗余力地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也为自己回到垕房找到了答案。陶晓旭说:“村里的年轻人重复着我走过的路,要吸引他们回来,把垕房建设得更好。”
在现代诗人余光中看来,乡愁是邮票、船票以及海峡,但对于苗族青年陶晓旭来说,乡愁是古宅、芦笙舞以及蜡染,甚至是少年离开垕房之前那一条可以走出村庄的坑坑洼洼的山路。
如今,这条坑坑洼洼的山路不经意间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
2008年,陶晓旭高考落榜,像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选择外出务工,来到江苏常州一家三轮车制造厂做焊工。
学历不高,没有技术,焊工这一职业并不像他所期待的那样,带来自己想要的收入。两年之后,不甘于一辈子做焊工的陶晓旭和朋友一起承包工程做钢筋工,先后辗转于江西、广东、浙江、内蒙古等地。正是这些漂泊的日子,唤起了他对垕房的思念。“有一年我一个人在江苏过年,从微信朋友圈看到老家花山节热闹的场景,那时,特别地想家。”陶晓旭说。
从那一刻开始,陶晓旭反复问自己,何时才能结束漂泊的日子?回家的想法开始萌芽。
2017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垕房泥泞坑洼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破旧的瓦房经过加固、重建后,变成另外一种新面貌。和威信县革命老区的其他地方一样,垕房村民正在向“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告别。
时代的变化给陶晓旭带来了惊喜,他从逐渐变好的乡村看到了商机。于是,他选择在双河乡集镇上开了一家小吃店。
来来往往的食客多数是本乡本土的人,闲暇之余,陶晓旭会和他们聊聊垕房的变化和未来发展,甚至在脑海中会冒出“规划”这一词语。
“这一段时间,我一有机会就近距离观察家乡,思考垕房发展,萌发了想为家乡做点事的想法。”但现实并未让陶晓旭的想法落地。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他又到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开了一家云南风味的米线店。2019年,受各种因素影响,米线店以关门告终,他也真正回到了垕房。
从打工者到包工头、餐饮老板,陶晓旭在求变的人生历程中学会了坚韧也懂得了变通。他说:“我没有积攒到财富,但我积累了人生阅历,知道怎么去理解一件事,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回到家乡后,恰逢村委会换届选举,陶晓旭当选为村委委员,为家乡发展做点事的想法有了坐标。
距离陶晓旭家不到50米的地方,是建于清末1901年的垕房陶氏老宅,依山而建的垕房陶氏老宅是一座由石头构建而成的城堡。进入城堡的大门由石条砌成,四合天井全用巨石铺筑,老宅背后的堡坎也是用石头砌成。
有120多年历史的垕房陶氏老宅,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的政策背景下得以修缮,城墙、照壁、窗雕经过修复重现了昔日的辉煌,而房檐滴水把四合院石板砸出的一个个深坑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垕房村民还是村委委员,陶晓旭很清楚,垕房只是一个示范,最终还是要由村民自己来管理,“把垕房建好,让村民意识到,不是到外边务工才有机会和出路。”陶晓旭说。
陶晓旭注册成立了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示范点核心区的75户农户参与合作社运营。
“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经过时了,经济发展需要抱团,尤其是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观念比较落后的地方。”陶晓旭说。他期盼着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垕房,只有年轻人回到乡村才能释放乡村动能。
“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在家乡就能找到更好的出路赚更多的钱。”这是陶晓旭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共同致富已经成为他返回垕房要担起来的责任。
在陶晓旭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打出生态牌之后,有没有其他年轻人回到垕房,将技能和运营结合在一起,打一张民族文化牌?
2023年暮春时节,陶晓旭离开又回来的垕房开满了油菜花,这片土地也在等待着游子归家,把乡村颜值转换为经济价值。
昭通日报记者:汪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