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6-22 09:26近日,绥江县工业园区内,云绥金沙江竹编工艺有限公司的场房内,公司董事袁朝秀一个人在摆弄她的竹编工艺作品。
在绥江,每条公路两旁的山坡上,到处是翠绿的竹子。清风拂过,竹林轻摇,竹影婆挲,竹声沙沙,这是绥江县这几年着力打造的“金江竹海”。
有竹,竹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绥江有用竹子编制生产生活用品的文化习俗,绥江立体竹编的背篓、提篮、桌椅等用具用品以及平面竹编中的竹扇、凉席等竹编工艺品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远近闻名,十分畅销。
1981年出生的袁朝秀和平面竹编工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致力于非遗的传承,并且十年来一直坚持着。
2008年,袁朝秀参加平面竹编工艺培训,从此爱上了这一技艺。本来,袁朝秀开了一个服装店,生意还不错,但她的心思没放在做生意上,却在店里搞起了竹编,后来干脆卖了服装店,专心做了这一行。
一个竹节可以破成多个竹片,一个竹片可以破4片薄如蝉翼的竹篾,一个竹篾可以拉出一根根精细如毛发的竹丝,再编绘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竹画……如此的精细活,经袁朝秀一双巧手和一把小刀翻转耍弄,竟像庖丁解牛般轻松熟练,令人赏心悦目、啧啧称奇。记者见证了平面竹编从选竹、分层、刮篾、分丝、编织等工序。
2014年12月,袁朝秀又与人合伙注册了金沙江竹编有限公司,开始培训人员,收购产品,帮助其他农户销售编织产品。公司发展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竹材、编织和销售一条龙生产经营方式,拓宽经营渠道,为农户创收,为打造“竹编之乡”做着她认为应该做的事,这一切,也是绥江县委、政府的主导思想,着力打造“云南竹编之乡”,让农民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者,想方设法为农民增收,助推当地的经济发展。
近几年,袁朝秀不仅被称为职场“女汉子”,还获得了“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项目(竹编)比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最令袁朝秀开心的是,今年6月2日,云南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绥江竹编榜上有名。“我不挣钱,只是为了传承,我要是不干了,绥江的平面竹编就可能没人传承了。”问及公司的盈利问题,袁朝秀的回答有些伤感。她说,一年培训四五百人,能够留下的只有七八个,要支付材料费和请技师的培训费与购买学员的作品费用,虽然卖出一些作品,也只能保持收支平衡。
“下一步,我准备办一家平面竹编工艺传承体验馆,让更多的人知道平面竹边工艺,留住这个特殊的工艺文化。”对于下一步的打算,袁朝秀满怀激情地说出了她的想法。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