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绥江: 中医入户成为全国典型

 2017-04-20 13:15  来源:

◆记者 朱德华 钟怀滴

健康扶贫,中国脱贫攻坚进程中提出的新理念。2014年9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四巡回督导组,在云贵川三省的巡回督导中发现,因病返贫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根据中央第四巡回督导组的意见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把云南武定、绥江、腾冲、宁洱,四川叙永,贵州大山,山东沂南七个县列为贫困地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探索健康扶贫经验,阻止因病返贫。

绥江县举全县之力,全面实施“中医入户,建康扶贫”惠民工程,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今年1月9日—10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绥江县县委书记杨淞作为唯一一位试点县县委书记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医入到户,健康不再愁》的专题经验交流。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大会总结时,对绥江县中医药进家入户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说:“这是贫困落后地区中医药在‘治未病’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最好典型,要求全国各地认真学习,将绥江经验推广放大,为民提供优质服务。”

采取“12231”的工作方法,全面实施“中医入户,健康扶贫”惠民工程

绥江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金沙江下游南岸,国土面积761平方公里,辖5个镇42个村(社区),总人口17万。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移民6万人,是云南省第一移民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4万余人。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4980户19240人,比例高达47%,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非常突出。

通过调研分析,绥江县委政府认为 ,群众看病难,难在居住边远。以绥江县的一个行政村良姜村为例,该村有49个村民小组6658人,仅有一个村卫生室3名村医,每名村医要服务2200多人。最远的小组距离村卫生室有近30公里,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群众看病就医十分艰难。群众看病贵,贵在小病大治。群众有个头痛脑热、感冒发烧,一般都要到村卫生室、镇卫生院输液,一次输上三五天,加上来回车费至少花费几百上千元,一年一个人多几次感冒,一个家庭多几个人生病,这一家就返贫了。群众看病愁,愁在有病不知。由于条件所限和保健知识的缺乏,农村很多群众一辈子没有体检过,有病不知道,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了死病。

“居住边远、小病大治、有病不知”已成为广大农民最大的痛点,是致贫返贫的主要成因。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绥江县进行了积极探索,决定采取“12231”工作方法,全面实施以“中医入户”为重点的健康扶贫惠民工程,推动中医药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户,努力让群众“少得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建立“一套机制”。在管理体系上,县设中医办、镇建一中心、村配宣传员、小组育骨干,确保级级有人抓、中医入到户。县级设立了中医药推广应用办公室,为正科级单位,专门负责抓中医推广应用工作;镇级设立了预防保健及“治未病”管理中心,至少有3人专职负责抓中医入户工作;村级专门配备了1名中医宣传员负责组织、指导、督促中医入户工作;小组培养了1名中医骨干,负责教群众认中草药、种中草药、用中草药。同时,专门建立了工作队,实行“领导包村、部门包组、干部包户”,确保中医入户落到实处。

送好“两本图册”。绥江县将常见、常用中草药的形态特征、功能功效等内容编印成《常见中草药识别挂图》,将养生处方、体质调摄、常见疾病的中医防治处方编印成《中医保健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方便群众挂图识别、凭册应用,初步实现“未病先防、小病自治”的目的。同时,推进中医进校园,将中医基础、典籍、诊疗方法、常见中草药、常见疾病防治措施等编印成中、小学两版地方教材,形成“全民识中药、未病先预防”的浓厚氛围。

建好“两个示范”。县镇建好示范园,村组建好示范户,实现“样板在身边、药柜在田间”。示范园主要是便于机关干部、小组骨干识别鲜药、现场培训,示范户主要是方便群众识别学习、就近用药。全县共创建了7个示范园、1481户示范户,每个示范园种植了200种以上中草药,每个示范户种植了40种以上中草药,并通过“一户带四户”方式,发展中草药种植户6052户(其中,针对自身疾病精准种植的因病致贫户有3150户),辐射带动全县群众识别、应用。

做实“三项保障”。即体系保障、政策保障、培训保障。

一是建体系,实现“首诊在基层、看病不出村”。在服务体系上,通过县强中医院、镇建中医馆、村配中医室、片增中药柜、组设中药园,实现了中医药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突出“治未病”功能,强化县中医院、县医院中医诊疗、理疗、康复、治未病等特色专科建设;在全县5个镇卫生院规范建设中医馆,开展中医诊疗和理疗服务;在村级配备了中医室和至少1名中医,开展中医诊疗和健康理疗服务;在距离村卫生室5公里以上、覆盖800人或200户以上的片区增设卫生所,配齐了中医和中药柜,其他片区设立中医咨询点,方便群众咨询就诊;在小组建有中药园,供群众现场识别、就近使用。目前,全县近80%的农村群众在村、片区卫生室就诊,基本做到了“首诊在基层、看病不出村”。

二是优政策,促进“就医选中医、治病用中药”。将中药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95%,中医诊疗费从6元提高到9元,中医理疗纳入报销范围;对种植40种以上中药的农户每户奖励200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除新农合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外,还通过生命救助基金、民政救助等措施进行补助,确保自付比例不超过10%;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中医专业定向培养,专科类每年补助5000元、本科类每年补助8000元,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在此基础上再增加4000元;对县、镇医生到下级医疗机构服务的给予奖励,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三是抓培训,推动“干群学中医、小病能自治”。采取“医生教骨干、骨干带群众”的方式开展培训,人人过关考试。目前,开班培训了230名机关干部、167名村医、812名小组骨干和45名教师,分小组培训了群众2560场12.8万人次。现在每个单位至少有1名干部,每个村至少有1名村医,每个小组至少有1名群众,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教师会中医,有力提升了中医服务能力。

搞好一项体检。即全民健康体检。从2015年起,采取“全面筛查分类检、两年一次定期检、特殊群体上门检”的方式,对全县常住人口开展了健康体检和体质辨识,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教会群众根据体质进行调摄,做到有病早知、未病先防。目前,已完成体检及体质辨识8.3万人。对已体检人群进行病情分析,制定分类防治办法,印发群众提前预防;对因病致贫户,组织中医专家、乡土人才、农村骨干就地取材、因人施药,让群众以最方便、最省钱的方式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对因病致贫户中的慢性病患者、高风险人群实行一名村医、一名挂钩干部、一个村组干部服务的“3+N”结对服务,定期送检送诊。

“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就近寻医、就地取药”,健康扶贫显成效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绥江县“中医入户,健康扶贫”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据县中医办主任许兴鸿介绍,绥江县有些村离卫生室远,单是路费就要40元,简单的病都要200多元,如果一般的病自己解决,不需下山,误工误时,钱就省下了,只要不遇到大病脱贫就稳固了。实施“中医入户”惠民工程两年多来,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群众中医保健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健康体检、体质辨识、图册指导、健康讲座等载体教会群众怎么预防、怎么保健,提高了保健意识,减少了疾病发生。

中医推广应用程度明显提高。全县2016年中医就诊达到6.3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了6倍。中医就诊人数大幅增长,群众更加信赖中医,更多应用中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减轻。

群众小病可以在小组咨询中医骨干,自己治疗,大一点的就近到卫生所诊疗,有效减轻看病负担。两年来,仅新增设的10个片区卫生所就接诊患者4.4万人次,为群众节约交通费用近200万元。

群众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自实施中医入户工程以来,住院人次和医疗总费用增幅下降。2015年、2016年全县住院总人次增幅比前三年平均增幅18.2%分别下降了6.8、11.7个百分点,医疗总费用比前三年平均增幅33%分别下降了26、30.5个百分点。

群众逐渐脱贫出列。通过实施中医入户为主的健康扶贫工程,群众普遍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就近寻医、就地取药,提高了预防保健意识,减轻了看病就医负担。因病致贫返贫户逐渐脱贫出列,全县2015年脱贫出列612户2418人,2016年脱贫出列1000户4048人。

县人大教科文卫主任王华银说:“我是2015年培训的,培训后感觉中医对健康有很大作用,基本药我认识30多种,很小的病能配药自治,回单位后又教同事,让机关职工认识基本药,每个职工基本认识20种。以前一个伤风感冒都去医院,打针输液对身体伤害大,真正要达到小康,身体健康是重要的。”

在南岸镇南岸村,记者见到了示范户芶云会,她说:“种了中药以后,感冒等小病就自己采中药来熬汤喝,打针输液减少了,很少去诊所,看病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参加培训后知道哪种草药治什么病,比如皮肤过敏,用千里光、金钱草,治结石、牙龈疼,吃消炎西药胃受不了,吃龙胆草两天就好了……”

在新滩镇示范园,记者看到占地1亩多的示范园种植中药150多种。管理员刘通贵说:“这些中药绝大多数都是从山上找来种的,医院也免费提供一些,随时会有村民来看,要分去栽也可以,有病需要用药来采便是。没培训前认识的人少,培训后,晓得哪些药有什么功效。培训回来后自己学着晒干中草药,免费指导村民,教他们哪个季节收什么药,也义务找药来服务周围群众。感觉这样很充实。”

鲢鱼村70岁高龄的谭必光,超过了培训年龄,但因为喜欢,自己主动申请去参加培训。现在,经常会有群众来找他咨询,比如,腿疼吃什么中药疗效好。他还知道一些妇科疾病的偏方,如治白淋病要用白色的鸡冠花、红淋病要用红色的鸡冠花等。

会仪镇三渡村中草药种植示范户谢贵琴,从前年开始种中草药,现达到47种。她说:“有些中药可以当茶喝,预防生病。学中医用中药后省钱、省事,以前输液一输一个星期,现在感冒了就自己去园子里采中草药熬来吃,都不用去诊所了,就连药渣倒给猪吃后,猪都不生病了。”

县级示范园种了179种中药,是识别、认药、培训、教育基地,群众可以来这里参观学习。另外还有一个应用示范园,有100多种中药,是按照哪些药配在一起能治什么病种的,比如几种药配在一起吃了治咳嗽,相当于现实的方子,让群众看了就一目了然。

绥江县自己编的预防保健地方教材,把中草药知识写进书里,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都开这门课,一个星期一节课,从小学抓起,营造中医药氛围。中医药进学校主要是上好一堂课,建好一个园,考好一场试,搞好一个活动。每个学校都有示范园,如南岸小学,一个班种5种中草药,全校共种60种中草药,让学生认识基本中草药,学习健康知识,营造中医药氛围。全县所有中小学都开了课。

记者来到中城镇卫生院,医生正在开展免费体检。中城镇五福社区廖成香说:“这次体检是社区组织的,很好,以前没自己主动来体检的意识,体检后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病早治,未病预防,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中城镇卫生院医生曾宪伟说:“今天来体检的有100人左右,针对7岁以上65岁以下的所有人。”

县中医办主任许兴鸿告诉记者,绥江县17万人,现已做到体检全覆盖,小病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对65岁以上的进行体质鉴别,建立了电子档案,慢性病患者也建立档案,定期回访。许兴鸿深有感触地说:“两年多的深入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广大农村,只有中医能够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就近寻医、就地取药’,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愁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行动计划》,持之以恒推进‘中医入户’,全面落实‘十个精准’要求,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基本构建起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