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网评|让更多大学生乐做“新农人”

 2023-06-10 11:14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不久前,湖南一名“90后”女大学生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养猪的新闻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她的大学白读了,这是浪费人才资源;也有人认为,职业不分贵贱,如今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即使养猪也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笔者认为,女大学生毕业养猪折射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与时俱进,青年人才乐做“新农人”,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积极服务“三农”的做法值得提倡。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懂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保、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高校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拥有新理念、掌握新技术、擅长新玩法,他们入行“三农”领域成为“新农人”,既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又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为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开辟新路径、打开新天地,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需要各地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引领、扶持、培养力度,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成为“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高校学生形成积极、多元的就业观,看得清未来农村的广阔发展前景,认得清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发展坐标,将自身的专业特长、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舍我其谁的态度积极奔赴农村。

另一方面,要做足培育功课。可探索推进涉农人才培养计划,采取校地合作、订单培养等措施,前移关口确定培育对象,有的放矢对涉农人才进行专业、全面、系统的培养,加强面向涉农人才的耕读教育,并把塞罕坝精神、杨善洲精神等融入涉农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涉农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意识,切实夯实大学生在服务“三农”中成长成才的坚实基础。更为迫切的是,各地党委、政府要因地制宜构建并持续完善乡村人才支撑及振兴机制,努力形成政策合力,构建良好的创业兴业环境,降低“新农人”融入当地社会关系网络和产业发展网络等方面的成本,并为他们提供更多创业培训、信息沟通、行业交流等机会,不断拓展大学生“新农人”的成长空间,用优良的创业环境和远大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做“新农人”,带动传统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乡村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作者:张光菊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网评 抓教育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