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文苑丨落脚寨纪事

 2023-06-03 11: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个地方走出去的人多,定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向往的人多,定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风采。乐居古寨走出去的人不少,向往的人更多。古寨是我现在的家乡,也是很多人的故乡。故乡有妈妈的家常菜,有爸爸的酽茶烈酒,以及乡邻的满面春风。故乡是和谐与友善的记忆,弥漫着乡情的味道和温暖,不管我们走多远,心中定有故乡的风味和牵盼。

提及乐居古寨,很多人都会说,那是安居乐业的“鱼米之乡”。的确,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其他地方的人还在为温饱发愁的时候,乐居古寨家家粮仓中还有稻谷存放。这仅仅说明乐居的富饶,而乐居古寨的味道,大多数人品而不厌。乐居古寨,环境优美,硕果满园,溪水潺潺村中流。石碓窝、石缸、石盆、石槽和石柱等老物件点缀着没有围墙的庭院。

乐居古寨又名落脚寨。这个名字很有味道,我请教了一位彝族老人。他告诉我,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坐落在龙形梁子上的宅院。这道山梁子,是从渔洞大山分离出的山脉,由南向东北蜿蜒而行,到猫鼻子山山峰处,伏身下到坝子里,逶迤前行数十里,最终抵达洒渔河畔,双包包就是龙头上的双角,乐居古寨就坐落在龙头与龙身之间。

生活无形,却把千人磨砺成千个样。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文明的曙光路。我跟随一群爱好者,前去乐居古寨的老天井寻找留存的韵味。老天井居住着2个姓氏3代21人,石条铺就的地面,干净整洁。但见一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的老翁坐在老天井里晒太阳。聊天中得知老人八旬有余,一生耕田种地,农闲看书。聊着聊着,老人突然咳嗽了两声,一听就明白,喉咙有痰,我猜想他可能头一偏,随地吐了。不承想,老人从衣兜中掏出纸巾,在手上把纸摊平,捂住嘴巴,轻轻地把痰吐在纸巾中包好,扔进柱子后面隐藏着的垃圾桶里。古寨老而有韵,依然留存着曾有的雅致。

古寨里有很多宅院,称为天井,现存大小天井36个。其中,夏、范、孟3个姓氏的人口较多,拥有13个天井,其他姓氏各有一两个。多年来,天井历尽岁月的沧桑,居住着友善好客、宅心仁厚的村民。这些天井各有雅号,略分享一二。

双胞天井和睦家,滇蜀创业家道兴。孟氏家族中有两兄弟,一个在蜀为官,一个在滇经商治学。两兄弟依山傍水,并列同向修建了两个四合院,共用门前场院。两兄弟的家眷和睦相处,家风淳厚,从无家庭纠纷,在村中备受推崇,于是就把这个宅院称为“双胞天井”。

生活犹如井中井,一座老宅望古今。周家铺子由大小两个天井组成。大天井在外,为商用,靠近半边街;小天井在内,坐落于后花园,做工考究,玲珑别致,是主人藏书存宝的地方。外天井保存较为完好,内天井损坏了。北面的半边街有座碉楼,叫周家碉,隔着宽阔的街面,俯瞰着周家的井中井。另有马槽形的天井、八卦天井等。

天井的窗格子别具特色,制作精良,图案精美,一对窗户一幅图案,每家的窗格图案也不相同。有的窗格是满天星辰,雕刻着星星和月牙;有的窗格是荷蕾独秀,雕刻着荷蕾含苞欲放,顶叶微舒;有的窗格是满堂彩,雕刻着福禄寿喜字样和相应图案……

乐居古寨背后的山梁上,有一片树林,里面生长着一棵古树,叫旱莲,原来还有一株水莲。传说杜宇在古蜀国称望帝,娶故乡朱提的梁利为妃,由于滇蜀之间需要在山间峡谷之中穿行,常有山洪暴发,道路堵塞,加上山遥路远,往返艰难,梁妃思乡心切,杜宇就把水莲移到蜀国种植。旱莲和水莲,本是雌雄异株的夫妻树。从那以后,水莲生长在蜀地,旱莲生长在朱提,每年春季,温暖的蜀地,春风徐徐的时候,这株旱莲随风飘过千山万水到达蜀地,传承古朱提的生命信息,也传递着故乡的味道。从此,山水相连的滇蜀,和谐共生,人烟繁盛。至今,两地的姻亲关系仍然密切,人们把旱莲树称作姻缘树。旱莲是神树,根据春天开花的繁稀,可推知当年收成的丰歉。寨子里的贤达人士,为了保护这棵树,在旁边修建了一座土主庙。

旱莲树下边有一眼龙泉,常年汩汩冒着甘泉。这眼泉水做出来的豆干特别好,吃过的人很多,爱吃的人也不少,就是没有人说出来!好东西即使不说,也会有人知道并记住。乐居豆干,方方正正,厚薄均匀,表皮金黄,净重三两,煎炸、烹炒、凉拌均爽。乐居豆干切出来是什么样,炒出来还是那个样,煎炸时不粘锅、不耗油。特别是用小尖椒配韭菜炒豆干丝,白、绿、红相互点缀,洋溢着豆油的醇香和韭菜的清雅的素炒乐居豆干就上桌了。味道香糯,吃在嘴里,有豆油的香醇和豆纤维的嚼劲,特别脆爽。

一个古寨,定然有它留存的韵味,才会古而不老,时代在进步,发展经济是长盛不衰的动力。每户人家都有一项致富手艺,经商或开客马栈。多数人家都会推豆腐卖,做得最出彩的是豆干,至今,人们提到豆干,必赞乐居豆干的品质。我在工作中认识一位黄大姐,20世纪80年代,为了爱情,她嫁到夫家时,土地已经分完,娘家也没有她的土地,成为两头无地的妇女。于是,婆婆就教她制作豆干卖。她第3个孩子出世不久,丈夫病故,她一人扛起了这个家,全靠卖豆干,硬是供出3个大学生。至今,婆媳关系融洽。

豆干是豆腐的升级版,比豆腐更紧实,制作工艺更讲究,要用传统石磨慢慢磨浆。把2根长约33厘米、宽厚约6厘米的木条,用一铁轴连起来,做成可活动的十字架——摇架。用方形纱布做滤帕,四个角系在摇架的四个端头上。摇架吊挂在高处,把摇架分开成十字形,撑开滤帕。磨好的豆浆先煮涨,然后倒在滤帕里过滤豆渣。从滤帕里出来的汁液叫豆浆,用柴火稍微煮涨,再放入石膏水点化,就可以凝固成豆花。

豆干的压实和定形。准备好一个可装半斤豆花的碗,一块块定制的小滤帕,把滤帕垫在碗底,舀入豆花,把滤帕的四个角叠压好,倒扣在备好的木板上,这样依次摆满整块木板,在上面盖上另一块木板,再压上石磨,滤出多余的水分。两小时后,搬下石磨,揭开木板,打开滤帕,方方正正的豆干就做成了。硬对硬挤压过,而不失本真,这才叫品质。乐居豆干做的是诚信,吃的是传统本味。

豆干上色。新做出的豆干为白色,装上半砂锅水,放上一把植物姜黄,加入一点食盐,在火上熬煮。不一会儿,砂锅里的水变成棕褐色,把压实的豆干一块一块地放在姜黄汁液中,一两分钟后捞出,放在簸箕中把水汽晾干。此刻,原来白白嫩嫩的豆干,摇身一变,穿上了黄爽爽的“外衣”。据说,这样加工后的豆干,耐储藏,不易酸馊。

乐居古寨坐落在洒渔河畔,在秋日的蓝天下,垂柳依依,碧水滔滔。放眼洒渔坝子,风轻云更淡,稻田铺金黄,青山泛红晕,枫叶凛秋霜;走在田边地角,深深呼吸瓜果的馨香,这是丰收的欢畅;听听鸣蝉唧唧,看看鲤鱼跃跃,万类号角齐奏响,生态和谐著华章。田地里,缓坡上,阡陌纵横,柿子道两旁,一条条机耕路,前头连着金灿灿的稻田,后头连着花丛里的家园。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未知的洪荒之路,正踏着新时代的节奏,慢慢地延伸到远方。

作者:普顺良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