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11-13 09:58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罗洪)农业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绥江县城管局积极探索“合作联营”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缺乏产业发展资金的难题,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11月11日,对铜厂村26组的建档立卡户杨顺科来说,是无比欣喜的一天,12头鲁西黄肉牛从山东不远万里“移民”到他家里,杨顺科做了好多年的养牛致富梦终于成为了现实。
“早想做,一直没有资金,这次有了城管局挂钩我们家,他们出资金,我们出劳力,这样才实现了这个愿望。”
这12头鲁西黄牛崽已经出生了四个月,平均体重接近300斤,绥江县城管局挂钩干部们筹资48000元,以每头4000元的价格从山东买下交给杨顺科饲养,再过18个月,这批牛崽就能长成成品肉牛,每头售价将达12000元以上,扣除各项支出,纯利润可达6万元。城管局挂钩干部与杨顺科签订了合作联营协议,杨顺科可以分到纯利润的49%,折算下来,首批12头肉牛可以获利29400元。
“一定不会辜负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努力地去干,该自己做好的,尽量把它做好,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杨顺科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铜厂村,像杨顺科一样受益于“合作联营”产业帮扶的还有秦安忠和杨长润两家。秦安忠独自一人在家,建房欠下了债,无力购买猪苗,挂钩干部投资4000元买下四头优质猪苗交给秦安忠。杨长润则获得了由挂钩干部出资2000元购买的200只土鸡苗。
铜厂村共有29个村民小组,4396人,由于村里山高坡陡,基础设施薄弱,住房和产业成为制约全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全村建档立卡户有503户1840人,点多,面广,程度较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绥江县城管局挂钩铜厂村12个村民小组,共110户,367人。在抓好房建、道路的同时,挂钩单位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致富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贫困群众缺乏产业启动资金的实际困难,县城管局发动挂钩干部筹资,探索出挂钩干部出资、贫困群众管理的“合作联营”发展模式。
绥江县城管局副局长、铜厂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春华介绍说,产业发展重点是按照群众的意愿,以短平快的方式来搞,首先选择具有一定带头作用的几户来搞养殖业,把养殖业发展起来了以后,再按照政府的思路接着搞种植业。
发展产业,关键要选准项目,为了保障产业扶植成功,县城管局大力开展“因户施策”,要求挂钩干部每月至少走访贫困群众四次,深入交换意见,分析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发展措施。
在“开发一项、成功一家、带动一片”思路的指导下,绥江县城管局已争取道路维修资金75000元、筹措产业发展资金62000元,投入其他工作经费60000余元,先后购买种牛12头、猪苗4头、土鸡苗1000只。挂钩单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合作联营”还处于试点阶段,首批产业见效后,将大力推广“合作联营”模式,每名挂钩干部至少扶持2户群众发展产业,确保2017年铜厂村全村脱贫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