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9-28 07:54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谭平才) 绥江县作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有贫困户10671户40736人,贫困发生率36.9%。面对千头万绪、时间紧任务重的脱贫攻坚,绥江立足县情实际,提出“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八大工程、建立六大机制、争做三味干部”的“3863”工作法,全面打响“脱贫摘帽歼灭战”。
“三大体系”精准指挥。挂钩包保体系,全县88个机关党组织与542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成对子,中央、省市县105家单位2659名干部与10671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帮助建好一套房、修好一条路、扶持一名学生、掌握一项技能、发展一项产业、开展一项中医入户,做到干部全参与、贫困户全覆盖、责任全细化。作战指挥体系,强化县、镇、村三级指挥体系,县上成立领导组、组建联席办,统一决策指挥;乡镇设立作战指挥部,坐镇督办指挥;村组成立脱贫攻坚临时党组织,一线指挥作战,形成“决策统一、政令畅通,上下联动、务实高效”的作战指挥体系。考核评议体系,建立群众评议干部作风、评议脱贫成效机制,将评议结果与干部年终考核、工资待遇、职级职务挂钩。
“八大工程”精准扶贫。基础扶贫脱贫一批,加快昭乐高速、国道213线、罗汉坪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夯实基础设施,破解群众发展“瓶颈”问题;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采取帮建、代建等方式,解决群众安居问题。旅游扶贫脱贫一批,大力推进长江东转、国家级旅游城市等旅游示范点建设,积极培育旅游示范户,扶贫群众发展竹编、竹家具等旅游小商品,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深入落实“雨露计划”,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建立特困学生助学基金,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技能扶贫脱贫一批,依托县职业中学资源,分类分批次组织贫困群众开展种植养殖、竹编工艺、园林绿化等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生态扶贫脱贫一批,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群众发展半边红李子、猕猴桃、核桃、枇杷以及山鸡、肉牛、黑山羊等种植养殖业,让每户贫困户有1项支柱产业。健康扶贫脱贫一批,积极开展农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中医入户”,教会群众识别、种植、应用中草药,让群众有病早知、无病预防、小病自治。便民扶贫脱贫一批,深化县级审批权力下放、“三屏合一”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和“三务三办”工作,让群众办事不出村、少跑镇、不跑县城,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金融扶贫脱贫一批,实施贫困群众创业扶持、创业补助、创业贴息“三个一百万”扶持工程,促进群众贷款创业、发展产业。
“六大机制”精准护航。共商共办机制,始终坚持脱贫的事,由群众说了算,贫困对象由群众评议,扶贫政策请群众提议,脱贫措施与群众商议,建设方式让群众决议,做到引导不主导、帮办不包办。信息公开机制,始终坚持还权于民、公开透明,实行贫困信息挂牌公开、扶贫政策网络公开、群众疑问点题公开、脱贫任务挂图公开。示范带动机制,贫困党员带头脱贫,领导干部带头帮建,突出示范抓点促面。问题研处机制,建立“三访三分三定”问题研处机制,推动问题快速解决。观摩点评机制,建立脱贫攻坚定期现场观摩点评制度,县级每半年、镇级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督办机制,处级领导包村巡查、督查专员列项督查、县级部门联合抽查,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
“三味干部”精准帮扶。争做“泥土味”干部,走出机关、走进村组、走入贫困户,在田间地头与农民聊家常、办实事、解难题,每月到挂钩村组开展一次劳动体验。争做“汗水味”干部,干部脱皮换来群众脱贫,扎根基层、植根群众,真情实意、真抓实干、真帮真扶。争做“人情味”干部,把贫困户当作自家人,把脱贫当成自家事,真正与群众结成对子、攀成亲戚,做到生病住院必访、红白喜事必访、逢年过节必访、生活困难必访、预约相邀必访“五必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