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群山起伏 文气辉腾——第二届吉狄马加诗歌及当代彝族作家作品研讨会发言(节选)⑤

 2023-04-28 17: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第二届吉狄马加诗歌及当代彝族作家作品研讨会在昭通学院召开,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当代彝族作家作品领域枝繁叶茂的精华养分。本报现将部分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参会讨论的真知灼见摘录片段,以飨读者。

贾巴阿叁(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博士、彝族音乐人)

吉狄马加是诗性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国际化的诗人,他不仅是一个个体诗人,也是一个身具多种才华的歌者和画者。故土的意义与养分养育他成为中国诗人,在一步步成为世界诗人的同时,他时刻不忘进行一次次的现实与精神的幻想。他认为“诗”与“歌”不可分离,是谣曲土壤让他的诗具有了强烈的音乐性——“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式的节奏和协和”,他以史诗般刚性又温柔的诗句表达和诉唱世间一切的美好,抚慰那一颗颗曾被伤害的心灵。


农为平(大理大学文学院教授)

吉狄马加运用现代性话语,在一个同质化严重的大时代里执着讲述边缘民族故事,传承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构建起一个既具有世界格局、又有鲜明“异质”文化特色的文学话语空间,呈现一个充满神秘、神性意味的原型世界——民族历史原型和民族文化原型。借助原型,吉狄马加的创作奇妙地消泯了时空差距,以现代艺术手法将古老的族群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作了现代性表述,在神秘、强大的潜意识的导引下无限接近历史现场。


杨碧薇(著名批评家、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吉狄马加在长诗《裂开的星球》里,敏锐地意识到在当下,我们身处历史的剧变中,“这是巨大的转折,它比一个世纪要长,只能用千年来算”。诗人“更应该承担起引领人类精神的崇高使命,要把捍卫自由、公平和正义作为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用诗歌去打破任何形式的壁垒和隔离,要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和人道的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于昊燕(著名作家、大理大学文学院教授)

诗人吉狄马加丰硕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旗帜鲜明的美学风格,彰显诗人坚实的自我价值与文化底蕴,为文学世界灌注奔腾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活力。意象的独特与内涵的丰盈成为文学表达的宝贵特性,从空间维度来审视吉狄马加的诗歌中的地理书写,可以探寻吉狄马加诗歌内在精神血脉的密码,寻找更多跨地域、跨民族的多样性文学书写的策略。


纳 兰(著名诗人、开封市作协常务理事)

吉狄马加是一个族群的修辞学家,是语言的创造者。在他看来,“词”即万物,而万物皆有灵,也就是说“词”即有灵的万物。他要寻找的“被埋葬的词”,这些具有启示性、启明性和神秘性的词,它们光一样照耀我们,火一样温暖我们,秘传知识一样启示我们……对于吉狄马加这样一位火焰“思想家”,他在发光行为中自我净化,光照与火确是一种征服,他被光与火吸引与净化,“光是火的一种超价值评价过程”(巴什拉《烛之火》)。


雷平阳(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

我的故乡与吉狄马加的凉山仅一江之隔,他在现实与诗歌中多次礼拜过的“兹兹普乌”距我的老家昭通欧家营只有几公里的路程——是一个脱离神话之后还可以指认的神袛——我曾多次伫立在那儿,幻想阿普笃慕的大军风暴一样略过西昭通膏腴般的土地。所以,在阅读他的诗歌的过程中,我明显地存在着两个身份:第一个身份是高贵仪典上沉默而又悲情的聆听者,第二个身份是探险者。当然,在两个身份中,我更喜欢第一个身份,古老的精神属性,现代性的嗓音,虚实同构的语词场域,我感觉中的吉狄马加,俨然是一个2020年代活泼泼的赫比施祖,他在今天的石姆木哈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说唱作品之一。

昭通日报记者:陈允琪/文  谭光吉/图

校对:彭晓雨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