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两代五个人 一生养路情——绥江公路管理段杨启学一家的故事

 2016-05-07 10:16  来源:

亲,我们一起来看看绥江两代五名养路人的日子!

走进绥江两代五名养路工人的工作和生活!

记者 陈忠华 文/图

新中国建立后的公路,从泥土路到砂石路,从砂石路到沥青路,从沥青路到水泥路……正在变好变宽。被喻为“马路天使”的公路养护工人,一代接一代,薪火相传,默默无闻,风里来雨里去,把青春与热血化作汗水洒在纵横大地的公路上。

雨季即将来临,滑坡、路基坍塌等公路险情将可能接连发生,又是养路工人最忙碌的抢修季。日前,记者来到绥江公路管理段,走进养路工人杨启学的家,围坐在他家的大沙发上,聆听他们一家两代五个人,讲述他们50多年来,在管养国道213线绥江至大关木杆段中平凡而又传奇的故事。

建水人杨启学定居绥江成养路工

杨启学老人1937年4月出生在云南红河州建水县,1954年进入省交通厅航道测试队工作,后来派驻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集镇上(当时还没有水富县,现水富县城所在地的两个村庄属于四川辖地),代表云南航道队负责金沙江下游的航道管理工作。1964年,年轻帅气的杨启学与在安边招待所工作的姑娘林清秀相爱结婚,先后生育了一儿三女。

1974年,省交通厅将杨启学调任绥江公路管理段段长。林清秀和四个孩子,也一起转移到了绥江。

“老杨上任,我们一家6口人从建水经昆明、昭通、宜宾搬家到绥江,路上行进了一个月,转了多少车,走了多少路,记不得了。但那种艰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林清秀老人,讲述到当时的情景,仍然泪水沾满眼眶。

“绥江公路管理段成立于1962年,负责养护国道213线绥江至大关木杆段86公里,到1986年,都是绥江到昭通的唯一公路和出口。”段长石枝承向记者介绍了绥江公路管理段的历史和背景。

杨启学一家两代五名养路人合影。

七八十年代一把锄头养护公路

“我们绥江段设有七个道班,有100名左右的工人,负责着绥江、永善、大关境内86公里公路管养工作。当时除县城外的六个道班都不通电,一把锄头一个撮箕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劳动工具,一条公路就是我们的工作场地。”年近八十的杨启学老人声音沙哑地微笑着给我们讲述当年的流金岁月。

“当年的公路,说是国道,其实就是烂泥路、土路,和现在的便道差不多。路两边长草,车轮碾压过的地方是土和灰。特点是‘路面窄、坡陡、弯道多’。”杨启学介绍,他当年也经常参加路面保养劳动。段上领导如果对全段公路进行一次巡查,一般要半个月以上才能来回走一次,那是“用步子丈量道路”。

“道班工人住的是茅草房土坯房。因为养护的道路长,养路工经常无法返回道班驻地,只有‘天当被、地当床,一路走、一路修’。” 杨启学的老伴林清秀说,她当年也在道班上当临时工,协助管养公路。

“当时我们全部手工操作,我们工人将路边的泥土用锄头挖了后,用撮箕抬或者用扁担挑,将土倒在坑塘里,用锄头将松土捶实。”

修成沙石路面后,开始用碎石养路,但是没有碎石机,碎石全部是手工一锤锤敲碎大石头而成。长年使用铁锤,当年的工人们手上长满了老茧。

健谈的林清秀老人说起许多事情,好似昨天发生的一样。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全天一身汗!”这是对当时养路人的真实写照。

1981年,四川省为集体企业员工林清秀恢复了工作,她也因此正式调入了绥江公路管理段,从养路人家属变成了养路人,从临时工变成了“正规军”。

人工日常管护公路的场景。

把孩子拴到行道树上去修路

“我们养路工人的孩子,因为学习生产条件差,大多成绩不好,没有几个考取大学的。一部分人顶替接班继续养路,一部分流落到了社会。作为当年的段长,我觉得对不起大家!”谈到养路工人的后代和自己家的孩子们,杨启学有些伤感。

“养路工人孩子的学业都耽误了!”杨启学介绍,他的四个孩子除大儿子当时来绥江就到上学年龄,没有在道班上长期生活过外,其他三个女儿都是在道班上长大的。

当年的工人,大多都有三五个孩子。父母在哪个道班上班,孩子就带到哪里。当地没有学校,孩子一般要八九岁了,才可能进县城或就在当地适当近些的学校上学。

“养路工父母怕孩子跑丢了,把孩子背到路边行道树下,铺一件雨衣在地上,把孩子放在上面,然后拿出绳子一头系在孩子的腰间,另一头拴到行道树上,再捡两个石头给孩子当玩具,就干活去了。”

林清秀说,她家孩子多,生活费高,她就先后在细沙、桧溪道班上开过小卖部,贴补家用。“有的孩子10岁左右了还没地方上学,就在公路边玩沙石!”林清秀回忆起来,感慨万分。

“那个年代,养路工人苦,孩子们也跟着苦啊!”林清秀感叹着。

“近亲结婚”,杨家新增三名养路人

杨启学、林清秀的四个子女中,大儿子高中毕业招干进了公安局,二女儿杨丽梅高中毕业后,于1991年招工考试也进了绥江公路管理段,成为了第二代养路人。

养路人中,子女继续养路的不少。杨启学的大女婿黄一光、三女婿何亮都是顶替父辈,当了第二代养路人。但杨启学的二女儿、三女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当时年龄小,也没有什么文化,错过了可以顶替父母工作的机会,现在都没有正式职业。

“嫁人不嫁道班郎,一天到黑像鬼王。”黄一光说,养路工成年累月在大山上公路边,没办法,只有“近亲结婚”,找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养路工或养路工的子女结婚。“所以我和何亮就成为了岳父岳母的女婿了!”黄一光笑着说,何亮跟着笑了,全家人都笑了。

黄一光说,他当时和杨丽梅在同一道班工作,经常搭伙搭班,时间长了就在一起结婚了。

何亮讲,自己的老婆当时在道班的小卖部卖东西,“一来二往就成一家人了!”。

养路人的爱情,没有多少浪漫,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工作。

第二代养路人半机械化养路

养路人没有弱者。作为曾经的弱女子,当时养路人中的高材生,杨丽梅在工作一两年内很快就掌握了锄、修、铲、扫等技巧,划线、开槽、路面修补样样在行,成为了“女汉子”。

1993年开始,为了明确责任,提升效率,各道班改变以前那种几人一组共同劳动的方式,改为一人一段,承包管理。每个人负责1.5公里左右路面的管护工作,主要工作是“清除杂草和侧沟淤泥,修补路面,修整边坡”,确保道路“通、平、美、绿、安”。

杨丽梅、黄一光夫妻俩就这样在永善县细沙乡境内的黄荆道班驻守了五年,生育了一女儿。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213线国道道路状况有所改善,从土路变成了沙石路,养路工人也告别了只有“一把锄头”的时代,交通工具有了自行车,公路养护有装载机、翻斗车、小型货车等养护机械,工人们可以使用一些“巧力”了,过上了半机械化的日子。

此时,黄一光、杨丽梅、何亮等成了公路上的业务能手,先后担任了道班班长、机械手等。工作虽然仍然很苦,但和他们所见到过的父辈们当年的艰苦相比,他们觉得日子好过多了。

1997年,杨丽梅、黄一光夫妻俩又“转战”到了绥江境内的中村公路管理所,黄一光担任所长,在这里成了坚守10多年的“养路夫妻挡”。

出动大型机械设备管护公路。

养路世家的幸福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养路工作也在进步。近些年来,养路工作已经进入了“大活靠机械,小活靠人手”的时代。

“现在修缮大面积公路有机械设备,小面积仍然要用撮箕、锄头完成。”绥江公路管理段段长石枝承说,最近这些年单位发展快了,养护作业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仅仅养护水绥二级公路就需要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铣刨机、稀浆封层车、洒水车、大型自卸车等修路机械设备,工人们大多将变成了机械操作师傅。

公路养护方式变了,公路管理段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绥江公路管理段只有在职36人(另有离退休职工53人),从以前的七个道班变成了七个办公室,只下设了一个中村公路管理所。

“国道213线正在进行改造,将来会是三级公路,我们的养护工作也将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石枝承说,这将是养路人的幸福时代。

杨启学的大女媳黄一光、三女媳何亮如今都是单位上的管理人员,也是机械操作手了。新时代的养路人也从“卖力气”向多能手转变。

养路人很辛苦,但他们也有幸福之时。因为他们在基层劳动强度大,所以政策规定,女职工可在45岁退休,男职工可以55岁退休。

1990年,45岁的林清秀就退休;1994年,杨启学也因做了喉癌手术后病休。从此,两位老人在家做饭带孩子,协助孙子孙女们在县城上学,让女儿女媳或放心在道班上工作,或在外打拼创业。2012年,杨丽梅也年满45周岁退休回家,成了“闲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的杨家人已是苦尽甘来,杨启学及四个子女都分别在美丽的绥江县城购了安置房,家家都有了小轿车或摩托车,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大孙女考入了高速公路水富收费站,成了第三代公路人。

 

采用挖机清挖侧沟污泥。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