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2023-04-12 15:16先谈几个“笑”:
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沪滇协作筇竹产业园内的筇竹手工艺品加工车间,32岁的陈元现把铝合金助步器放在手够得到的位置,继续来回用砂纸磨竹节。提到每月5000块工资,公司还发交通补贴时,她开心地笑了。
在大关县木杆镇银吉村的筇竹林里,28岁的李丁强笑着展示刚采的鲜竹笋。阳光透过林子,洒在他身上。
在木杆镇木杆村的筇竹山庄农家乐里,刚收拾完餐桌,52岁的邓贵明和妻子谈到农家乐生意时说:“下午又订了两桌”,夫妻俩相视而笑。
不远处的一家竹笋食品加工厂,42岁的公司负责人邓贵俊正接待来自浙江的客商,聊到开心处,他不时笑出声。
一阵阵笑声像筇竹的竹节一样,“串”起一二三产。这背后,是被誉为“中国筇竹之乡”的大关县推动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新鲜的竹笋正等待采收。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地处乌蒙山区的大关县山高坡陡,平地难寻,但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赐予大关人一份珍贵的礼物——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的筇竹。
筇竹是《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首批公布的两个国家三级保护竹种之一,为我国西南地区所特有,其自然分布仅局限于金沙江下游沿岸川滇两省的狭长地带。大关县筇竹面积101.83万亩,占世界筇竹面积七成以上。
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大关县践行“两山”理念,真正实现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助力云南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助力乡村振兴。
竹林里,筇竹长势正好。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三低”变“三高”“中国筇竹之乡”名副其实
来到筇竹主要分布地木杆镇,茂林峻岭,筇竹连绵。竹林下,一根根筇竹笋穿戴着“黄金甲”,齐刷刷地探出毛茸茸的“小脑袋”。
清晨6点多,天刚刚亮,几口吃完面条,咽下两个鸡蛋,李丁强便骑着三轮车,带着妻子、父亲去自家林地采笋。
采笋装备需齐全,手套、笋袋、雨衣、小刀缺一不可。筇竹笋外壳有毛刺,不戴手套可不行。笋袋是由编织袋改制的有背带的口袋。筇竹是典型的阴性植物,生长之地海拔较高,空气湿度相对大,采笋时最好穿上雨衣。小刀用于削笋外壳。
采筇竹笋不需刀砍,更不能铲挖,只需俯下身子,手贴近地面,捏住竹节处,轻轻用力一扳,随着“啵”的一声,鲜嫩的筇竹笋便被扳下来了。
下午2点,李丁强的采笋告一段落。此时虽衣服湿漉泥泞,腿脚酸疼,但收获不小。
接着回家削笋,即用削笋刀将竹笋的外壳剥掉。削笋时,笋尖冲人,笋尾冲外,小刀顺势由笋尖削向笋尾,再由笋尾削向笋尖,一支鲜笋便剥好了。
待全部剥完,李丁强骑车去收购点售卖。这天,五十多公斤鲜笋收入六百多块钱。
回到家里,菜已备好,凉拌的笋,炒的笋,肉汤里也有笋。在他看来,有笋就有了山珍味道。
每年采笋季从3月持续到4月底,期间李丁强的日常大抵如此,他会从务工的广东东莞返家采笋,结束后返回东莞。一个多月里,他每天和家人钻进20多亩的竹林,多的话每天采笋100多公斤,收入2000多元。整季下来,采笋收入两三万元。
以前采笋收入如何呢?“产量低、品质低、价格低。”李丁强用“三低”总结。
为啥?“过去,上山采笋人多,掠夺式采笋导致竹笋‘三低’。”木杆镇人大主席程勇道出原委。
近年来,大关县将筇竹定为“一县一业”产业发展,统一规划,科学种植,精细管护。“要剪小留大、剪老留嫩、剪近留远、剪细留粗……”李丁强背起专家总结的管护口诀。
大关筇竹在科学管护下由“三低”变“三高”,竹笋年产量从过去的0.8万吨提升到3.5万吨,价格这几年稳定在每公斤十二三块钱,品质更是没得说,远销日本、韩国。
如今,大关县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筇竹笋产业特色县,唯一的筇竹笋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县,亦是全省首个“中国特色竹业之乡”。大关筇竹笋也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筇竹之乡”。
以筇竹为主要材料做成的工艺品。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特”“产”融合“大关筇竹”声名远播
大关筇竹面积超百万亩,把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胜势,得延长、补齐、强化产业链,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这也是当地党委政府这些年自上而下努力的方向。
筇竹笋味甘鲜嫩、品质上乘,被誉为“笋中之冠”。来到加工竹笋的云南鑫兴食品公司,负责人邓贵俊忙着接待客商,仓库里袋装、罐装的各式筇竹笋产品正等待出库。
邓贵俊做筇竹笋加工生意24年,去年公司加工筇竹笋七八百吨,产值超1000万元,是当地筇竹笋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
每年筇竹笋采收季,邓贵俊便安排人上山收鲜笋,范围除了大关,还涉及周边的盐津、永善。鲜笋经初选后储存,再根据订单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
“以前工艺粗放,产品种类只有三四种,后来加大研发力度,产品种类增加到四五十种,口味越来越多。”邓贵俊说,去年他投资1000多万元对厂房改扩建,并引入了新的生产线。再过两三天,今年的鲜笋就将入库,新建的标准化厂房将正式运转。
筇竹不仅是笋用竹,也是很好的材用竹。自然生长3到4年的老竹,是加工竹工艺品和竹家具的最佳竹材。去年,李丁强家靠售卖以前只能当柴烧的竹材收入七八千元。
提到务工收入,陈元现开心地笑起来。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来到大关县沪滇协作筇竹产业园,在大关山下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筇竹手工艺品加工车间,陈元现忙着加工以筇竹为主要材料的茶杯底座。公司一楼大厅里摆放着各式筇竹工艺品,大到桌椅家具,小到拐杖、烛台、毛笔,经过陈元现等人的雕琢,都成为了精美实用的物品。
公司总经理欧进是大关当地人,和家人做筇竹手工艺品加工生意已有五六年光景。去年他们和浙江安吉一家工艺品企业合作成立大关山下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筇竹工艺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可以制作60多个种类的筇竹工艺品,期待到年底能实现2000万元的年产值。”他说。
近年来,大关县在筇竹精深加工方面持续用力,推进竹笋、竹材、竹叶、笋壳等全竹利用,不断提升“大关筇竹”品牌影响力。目前,当地培育和发展的笋材加工企业已达11家,特别是一个接一个东西部协作项目为大关筇竹全产业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大关县筇竹文化传承及竹材创新利用示范园、木杆镇向阳村筇竹产业示范园、高桥镇竹笋初加工厂、吉利镇回龙村竹笋初加工厂……这些正在建设或已建成的项目,增强了大关筇竹产业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助力筇竹产业成为大关“一县一业”的富民支柱产业。
青年展示劳动成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以“竹”为媒 绘就新蓝图
竹王、笋王争霸赛,剥笋技能比赛,民族风情表演,筇竹笋宴……4月9日至10日举办的大关县首届筇竹文化节精彩不断,游客们在青山绿水间逛竹海、看演出、品美食,各自乐在其中。
竞争最为激烈的莫过于剥笋技能大赛。在游客们的加油打气声中,团体赛、单人赛、趣味赛轮番上演,剥笋高手熟练又快速地刀削、手撕,一根根皮薄肉厚、鲜嫩惹人的筇竹笋便脱去毛壳翻飞而出。
这两年,大关县以筇竹为媒,以节庆为纽带,搞活农旅融合的乡村游,激发筇竹产业的乘数效应,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邓贵明是当地农旅融合的受益者,2019年,瞅着县里大力发展筇竹产业,每年采笋季,来游玩的客人不少,他投资50多万元开了农家乐,起名“筇竹山庄”。
筇竹山庄的招牌自然是筇竹笋,黄焖鸡、猪脚汤、涮牛肉……只要是菜,邓贵明都把笋当配料;凉拌笋、炒笋干、泡椒笋……以筇竹笋为“主角”的菜也不少。
有招牌菜打头阵,邓贵明家的农家乐生意不错,节假日每天能有十多桌客人。就算非节假日,每天也有四五桌。一年下来,毛收入30多万元,刨除食材、人工等必要开支,纯收入也有10多万元。拿4月8日这天来说,从早到晚来了10多桌客人,两口子忙不过来,专门请人帮忙。
邓贵明家这样的农家乐,在木杆镇有13家。“还不够。”程勇说,镇里正将民族风情、筇竹产业结合,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节期间评选出的竹王展示。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农文旅融合需自上而下统筹,大关县依托“人无我有”的百万亩筇竹资源,正构建“竹林氧吧+工业旅游+休闲娱乐”的筇竹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筇竹人家、筇竹民宿、筇竹小镇、竹林休闲生态园、竹林康养体验中心等项目,以点带面,以面促点,让“人无我有”变“人无我优”。
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活……大关筇竹全产业链发展其时已至。截至目前,当地竹产业综合产值达14.8亿元,受益群众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当地党委政府正锚定目标,保持定力,真抓实干,确保到“十四五”末竹产业综合产值达45.23亿元,到2035年建成100亿级的筇竹循环全产业链。
当然,要让百万亩筇竹更好地转化成“金山银山”,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便要想方设法让百万亩筇竹更美更绿更长久。这是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准则。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