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4-05 09:48千亩花海聚人气,民族团结齐欢乐。今年春天,镇雄县赤水源镇木瓜村的油菜花进入了盛花期,油菜花田里花团锦簇,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各族同胞前来观光,让各民族在美丽乡村中实现交往交流交融。
2022年12月13日22时10分,央视CCTV17频道首播了《我的美丽乡村——赤水河源生态美》专题,随后在央视网进行展播推广。
今年3月13日至15日,市政协常委视察组到赤水源镇银厂村等地,视察赤水河流域“两污”治理情况、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了解赤水河源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开展情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赤水源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批示精神,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融合双促进双达标,走实“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新路,团结带领全镇各族群众守住绿色家园底色,让“绿水青山”变得水更绿、山更青、天更蓝,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根植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中。2022年,赤水源镇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汇聚合力,吹响集结号
赤水源镇党委、政府坚决扛实赤水河源头保护主体责任,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基层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统筹推进,汇聚合力,吹响“民族团结+生态文明”集结号。
赤水源镇银厂村赤水河源头全景。通讯员 李东旭 摄
健全工作机制。赤水源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安排2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全镇10个村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方案,压实“两级书记”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形成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统筹主抓,分管领导专抓专管,各村“两委”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教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万名党员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学习内容,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深入宣传赤水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把“母亲河”“英雄河”的历史人文底蕴、优秀革命传统根植于各族群众内心深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村寨、进学校,通过宣讲、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保护等知识和内容,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让各族群众的脑袋也“富起来”,携手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共创、“蓝天碧水净土”共护的行动中,为“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汇聚起强大民心合力,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践行理念,唱响致富曲
赤水源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改善民生福祉。在全镇组织实施了风貌改造、院坝硬化、活动场所、公厕建设、庭院美化、生态湿地、村庄亮化、垃圾处理“八大工程”,引领群众常态化开展村庄保洁,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开展全流域美丽乡村建设。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切入点,制定了全镇10个村的乡村振兴规划,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全流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找到了好路子。
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以打造县城“菜篮子”基地为目标,建设蔬菜产业基地1800亩;规划实施种植2000亩辣椒、1000亩魔芋;打造50亩中药材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和60亩药菊种植示范基地;加强对已种植的3.8万亩方竹分批次实施抚育,千方百计为各族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示范引领,增强驱动力
赤水源镇着力强化示范典型带动,将银厂村翁家坪村民小组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示范点进行打造,组织镇、村干部发动群众改水、改电、改路、改房、改灶、改厕、改圈,管护竹子、硬化坝子、亮化村子,定村规民约、改陈规陋习,一个乡村振兴的小村落已初具雏形。“民族团结+生态产业”取得新成效,在村集体公司的统一指导下,种植方竹1238亩,新建采笋道480平方米,开展方竹抚育管理培训3期243人次,组织在家劳动力每年按时令对方竹补植施肥、提质增效。目前,翁家坪方竹长势喜人,产业初见成效,户均有竹近13亩,按照每亩方竹产出竹笋250公斤计算,年产量可达30.9万公斤,可实现年收益15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3200多元,翁家坪各族群众增收有了“盼头”。各族群众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变好了、生态环境变美了、文化生活丰富了,翁家坪已成为全镇“民族团结+生态宜居”的示范样板。
扛实担当,答好责任卷
赤水源镇扛实绿色担当,开展“六大全流域”行动,答好“民族团结+生态文明”责任卷。
全流域全面禁渔。共设置县、乡、村河长10名,河道保洁员43名,引导各族群众开展常态化巡河管控。通过日常巡河工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累计开展集中专项检查38次,收缴捕鱼网具150余个,办理非法捕捞案件2起,依法逮捕7人,非法捕捞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全流域“两污”治理。加强截污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厂1座;在大型村庄修建污水处理站3个;在群众集中居住点建设人工生态湿地11个;对沿河两岸的4850户村民进行户厕改造,修建氧化塘、化粪池,确保尾水还田还地;对群众生活垃圾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进行集中处理,每村配备一辆垃圾车,沿路收集垃圾转运至镇垃圾压缩站,再集中转运到县垃圾焚烧发电厂。
全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取缔河道两公里之内的养殖场,实现畜禽粪污零排放;降低河道50米内耕地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投入资金3.4亿元,启动板桥片区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提升、国土空间绿化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通过一系列“美家园”举措,激发各族群众发挥“看”家本领的决心,心手相牵守住赤水河靓丽容颜,使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守护绿水青山成为各族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流域生态修复。在对全镇14个废弃矿场、废弃场地进行复垦复绿,对5.5万亩公益林、4.2万亩天然林、2.8万亩人工商品用材林进行管护的过程中,聘用了一批各族群众参与的环保员、监督员、网格员,每天对所负责的片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在全镇各族群众的团结努力下,赤水源镇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9%上升到2021年的58%,交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优质答卷,进一步强化了各族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开展全流域绿色产业发展行动。大抓保护,减少开发,关闭非煤矿山、化肥厂、炼铁厂等污染严重的行业。全力打造蔬菜产业基地、方竹产业基地,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和生态环境质量极大改善的双赢。
全流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赤水源镇10个村正按照乡村振兴规划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银厂村于2021年获得省级“美丽村庄”荣誉称号,全镇10个村朝着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而努力前行。
昭通日报记者 陈忠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