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3-29 11:47近日,记者走进永善县永兴街道马路村泰润蔬菜种植园,只见一排排菌包整齐排列,菌包上平菇刚刚“冒出头”。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给菌包浇水的骆斌。
马路村山高坡陡,产业发展滞后,加上收入低、来源少,所以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
今年35岁的骆斌也是其中之一,18岁中专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外务工。回乡创业前,他是一名工地管理员,月薪1万多元,收入远超过许多村里的同龄人。可当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往外走时,他却选择逆流而行,回到家乡,发展食用菌种植。
放弃高薪稳定的工作回家创业,亲戚朋友都很不理解,但对于骆斌来说,小菌棚,装的是乡愁,是一直以来萦绕在心头的创业梦!
“在外漂泊久了,总想着要回家干点什么;父亲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回家创业也方便照顾父亲。”骆斌说。
选择种植平菇,并非偶然,而是因为骆斌之前接触过食用菌种植。骆斌的父亲在骆斌小的时候就种过平菇,但是当时种出来的平菇产量低,最终以失败告终。
骆斌学习了新的种植技术,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再尝试一次。2022年3月,骆斌毅然决然辞掉了工作,回乡创业。从选址、搭棚、购置材料设备,再到菌包制作、种植管理,骆斌亲力亲为。
种植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平菇在发菌期间感染了黄曲霉菌,导致生长出来的平菇品相差,口感不佳,产量低,损失了5000多元。
创业路上无坦途,重整旗鼓再出发!骆斌边学边种,上网听专家讲解种植技术,选用玉米芯作为制作菌包的主料,改进种植方式。
经过精心管理,严格控制大棚温度、湿度,按时浇水,菌包上终于长出了饱满厚实的平菇。“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已经卖出了7000多斤,收入3万多元。因为品质好,很多批发商都慕名而来,平菇还没长出来,就有人打电话来订购。”骆斌满脸自豪地说道。
这次来之不易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骆斌的士气。永善县食用菌市场大,今年他计划扩大规模,再增加2—3个菌棚,采摘期保证每天出产200斤,新建的大棚将采用自动喷灌系统,进行科学化管理……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他眼里充满希望。
昭通日报实习记者 龙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