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3-27 12:42上海,中国的经济中心,平均海拔2.19米,位于长江的入海口。
昭通,曾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最高海拔4041.6米,位于金沙江下游。
北闸中学对口帮扶教师团队合影
同饮一江水的缘分,让相隔千里的两地多了份羁绊。自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上海结对帮扶昭通,两地之间的情谊愈加深厚。昭通随全国迈入了全面小康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成为了新的挑战。其中,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尤为重要,为助力昭通教育振兴,上海市27所学校“组团式”结对帮扶昭通市20所学校,昭阳区北闸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2月23日,伴随着明媚的春光和呼啸的北风,昭通日报社记者走进北闸中学。课间时分,走廊上、操场上、教室里,朝气蓬勃的学生在嬉戏玩耍、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教师则忙着备课、批改作业、分析成绩表……忙碌的教师队伍里藏着一群特殊身份的人——由来自上海的4位对口帮扶教师和昭通市一中的7位对口帮扶教师组成的帮教团队。
从上海到昭通、从城市到农村,帮教团队为昭通教育发展点亮了希望。
帮教不仅是梦想 更是使命和责任
“之前就报名去援藏,但因各种原因没去成,这次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帮教梦。”来自上海松江立达中学的尹建华在北闸中学担任帮教教务主任,帮教一直是他的梦想,这次能如愿到昭通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他满脸的开心。
2022年8月17日,帮教团队11位成员来到了北闸中学。从平原地区到乌蒙山区,跨越重重大山,看着善良内向的学生,尹建华觉得帮教不只是自己实现梦想的机会,更多的是帮助农村学生读书改变命运的使命。帮教团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沉下身去调研问题,寻找发展路径。“我们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大家相信我们,一起发展。”尹建华坚定地说道。
在帮扶校长陈剑钰的带领下,帮教团队克服高海拔气候带来的困难,北闸偏远、风大、温差大带来的不适,与北闸中学的教师、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存在的问题、短板以及所需所求。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北闸中学的学生淳朴、教师优秀,具有艺体特色培育的基础,但存在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底子差,青年教师缺乏系统培训,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差等问题。在摸清这一症结后,他们为北闸中学量身制定了《北闸中学三年(2022—2025)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立足于“向上事达、向善明德”的育人目标,走“多通道错位”特色发展之路。
“经过3年努力,将学校打造成‘文化品位高、管理品质好、教育质量优、办学特色明’的普通高中,成为‘区内知名、市内有影响’的多通道错位发展的特色高中。”这是帮教团队为北闸中学擘画的蓝图。尹建华点开手机里的第6稿《规划》给记者看,这是短短6个月来,他们除去教学、研讨、寒假的时间,争分夺秒换来的成果。除了制定《规划》,还详细制定了12个“行动计划”清单,从目标到措施、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学内容到校园安全、从文化教学到艺术培养,事无巨细,既有指导性又有可操作性,为北闸中学的明天指明了方向。“我们为北闸中学搭好框架,找清定位和发展方向,确保我们离开后仍可持续发展。”尹建华解释一遍遍修改《规划》的初心。
点燃星火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今年,北闸中学已经向昭阳区教育体育局提交了12个课题研究项目书,这个数量对北闸中学来说是首次。
青年教师马益申报了《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 乡镇学校薄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作为“传帮带”师傅的邱继文说到得意门生马益时满脸自豪:“通过让他组织、主持教研活动,课堂上我们相互听评课,如今的他组织能力很强,胆子也变大了,教学能力提升也很快。”
为何马益的变化能让帮教副校长邱继文这么开心?原来,北闸中学的教师队伍存在年龄断层,年轻教师居多,能力强,但很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系统的入职培训,也没有引路人,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摸索解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帮教团队协助制定了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教研活动考核方案;11位帮教教师分别与北闸中学的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结对,指导他们开展课题研究、说课、上课比赛及各项学校内涵建设,鼓励并指导他们参与课题申报;同时,选派教师到上海的学校、昭通市一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将名师、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管理理念辐射到教学点,常态化地开展面向教师、学生的教学示范课堂和面向教师的管理示范,通过“点对点、点对面”的结对帮扶,培育一批留得住的教师队伍。
截至目前,帮教团队已经组织了60多场教育教学和讲座活动,包括年级组、教研组集体备课、赛课指导、班主任工作培训、年级家长会、年级军训等教育教学活动。
青年教师马益的成长,是“结对帮扶”的成功例证。
现在,办公室里随处可见教师围坐探讨学术、教学方式,青年教师的眼里绽放着自信的光芒。
今天北闸中学的青年教师正昂首阔步向他们的帮教老师靠近,终有一天,他们将会成为“他们”!
特色办学 守护学生眼里的光
“老师!这个苹果是我家树上最大、最红、最好吃的一个。”在资云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个色泽鲜艳的红富士苹果,这是北闸中学一位学生送给她的礼物。在昭通市一中担任多年政治教研组组长的资云艳,主动申请来北闸中学开展对口帮扶,可是一直面对全市比较拔尖学生的她给自己打起了问号,基础较差的学生该如何教?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她,也困扰着其他教师。对于他们来说,乡村教育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可以给农村学生带来什么?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渴望走出大山的眼睛,帮扶教师找到了答案。
从几间土墙围成的四合院到占地120亩的北闸中学,已有49年的办学历史,它是北闸人民的精神高地,也是千万家庭希望的寄托之地。如何将这里的学生培养成“向上事达、向善明德”的生活强者、事业强者和时代强者,帮教团队可谓费尽心思。
一次,资云艳让一位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带着试卷到办公室,这位学生无比紧张,到办公室门口已双脚发抖。资云艳立即安慰:“我发现你的试卷上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优点。但还存在一个问题,老师给你开导后,你就明白了。”听到这话,学生落泪了,放松了心情说:“老师,我以为你要骂我,我从小就没有优点,爸爸妈妈都觉得我太糟糕了。”“你怎么没有优点,你每天坚持上学,你的坚持和毅力就是优点。”经过逐步引导,现在这位学生的成绩进步了,也变得自信开朗多了。
内向、自卑、短视是北闸中学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帮教团队从心理疏导、鼓励引导教学、职业规划入手,讲励志故事、通过互联网带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让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帮助他们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同时,基于北闸中学艺体特色基础,创建“文化”和“艺体”和“普职融合”多通道的课程育人新范式,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上海帮教团队还积极筹措70万元资金用于北闸中学的“数字化建设”,把多媒体设备、网络陆续引进教室,让线上教学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同时,筹集了14万元资金用于资助贫困生、奖励优秀生;北闸中学与上海的中学签订了帮扶协议,每年将组织教师、学生到上海松江一中、松江四中、立达中学学习培训,争取在3年内让北闸中学所有教师都能轮训一遍。尹建华所带的一位体育特长生原本很内向,在和尹建华多次谈心后,俩人熟络了起来,经常向尹建华打听上海的事,每次听的时候,眼里都放着光。
“谢谢您,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云南,来到这个学校,来到101班,尽心尽力地教导我们。愿您教师节快乐,愿您生活灿烂。”这是去年教师节,来自上海市松江一中的教师曹淑玲收到的祝福。她和丈夫刘新文双双选择到昭通帮教,看到学生正朝着“向上向善”变化,感到十分欣慰。
采访间隙,担任北闸中学高中部地理教研组组长的邓科毅拿着110班的地理成绩单作比对,成绩单上都是她用多色水性笔勾画的痕迹,被翻阅了百遍的成绩单已经显得有些破旧,哪位同学成绩提升了,哪位同学下降了,她都了如指掌。不只是她,同样是来自昭通市第一中学的帮教教师于丽阳,当学生以为老师记不住他们,通过网络探询:“老师,你知道我是谁吗?”课后她走到这位学生身边小声说:“我知道你是谁啊。”这位学生出乎意料地笑了。
对于帮教教师来说,怎么会不熟悉呢?学生就是他们工作的重心,每天都在研究如何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守护他们眼里的光。帮教团队,如同擎着先进教育理念火种的使者,为北闸中学的教师、学生点亮了梦想,照亮了未来的路。
昭通日报记者 彭念敏 雷明娟 聂孝美 实习记者 田朝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