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文苑|二公的付出与情怀

 2023-03-23 10:36  来源:昭通新闻网

二公在曲靖师范毕业之际,战争的阴霾,笼罩着中国大地,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让群情激愤。全国人民的声讨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保家卫国,匹夫有责,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二公一改初衷,来到了抗日前线。

来到部队后,由于二公的国文成绩好,被安排到国民党军队某团政工处。经过一系列艰苦训练,二公成了一名军人。此时,前线战事吃紧,二公在基地刚训练结束,就奔赴赣南某地。他是随军记者,携带着简单的军备就进入了战斗状态。战斗的场景让人发怵,二公的职责是搜索战地情况,捕捉战地信息,发送战地报告,宣传抗战事迹。在一次冬季的战斗中,二公跟随部队,来到一处高地坚守阵地,阻止从东向西行进的日军。战士们屏息凝神,等待着日军的到来。在一天一夜的坚守后,日军来到了坡下的山麓地段,辎重车开道,其后跟随着一大批日军。我方战士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指挥员一声令下,打得日军抱头鼠窜。我方虽然占据了有利地形,但日军的小钢炮竖起后,众多的炮弹落入我方阵地,不少战士壮烈牺牲,场景惨烈。其中,一发炮弹落入了二公蹲守的战壕,距离他只有一米。幸好二公匍匐隐蔽及时才没有受伤。二公作为战地记者总是冲在前,在战斗中捕捉信息。后来,在后援部队的支援下,终于守住了阵地,阻击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一次,二公随着一个步兵连执行穿插任务。道路溜滑,下是万丈深渊,上是斧劈岩口,令人生畏。在行走中,二公不小心绊上一根藤蔓,一个踉跄,险些坠崖。幸好有前后的战士及时扶持,算是有惊无险。二公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二公一共参加了五次战斗,饱经血与火的洗礼,撰写的战报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人生在世,忠孝难以两全。二公的父亲过世,他也没有时间回家奔丧,谈及此事,他伤心至极。后来,二公被调整到国民党军队某师做报纸编辑工作,由于工作出色,被提拔为文职团级干部。

二公保持着良好的读书习惯,随身携带《战争与和平》,连续读了好几遍。他时常关注国内动态和时局变化,不断接触进步书籍,从中吸收新的营养。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来到江西某报社当记者、编辑、总编辑,在南昌娶妻安家。两年后,离开江西,携妻带女返回昆明,在昆明日报社做记者、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保山地委建立,二公调怒江日报社工作。

一个初夏的晚上,二公开完会后在下楼的过程中,由于光线暗淡,突然踩空,一跟斗摔倒后被一竹签刺破左眼眼球,导致残疾。失去一只眼睛,让他痛苦不堪、心情沮丧。由于无法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经过深思熟虑,他准备退出职业生涯。

二公在履行完辞职手续后,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回到永善老家。老家的一切依旧,二公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母亲如此瘦小,头发苍白,背脊佝偻,声音低沉,二十来年没看见母亲,仿如隔世,此刻辛酸的眼泪如泉涌。母亲紧紧捧住二公的脸庞,当见他只剩下一只眼睛时,古稀的母亲哪能经受如此打击,几乎昏厥。二公将详细情况告知母亲,母亲老泪纵横。二公说,自己不是缺失孝悌传统的人,人生在世总得有抱负,有理想,谁知在立志求学、立志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遭遇变故,命运竟是如此多舛。

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条件极为艰苦。此时的二公内心宁静淡泊,远离喧嚣,远离繁华,远离纷扰,远离战争,也许就是人生一种最好的归宿。清则心清,静则心净,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地努力,静静地收获,切忌喧哗。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在不断的磨合中,二公融入了新的生活,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力所能及地参加集体生产,主动与人交往,并保持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二公对特别贫困的家庭,总是解囊相助。二公常说,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应该坚持读书,读书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让人明智,读好书可以改变人生轨迹。他还说,家财万贯不如书香静气。二公对读书的感悟,非常深刻,在他狭小的房间里,总是摆满了不同类型的书籍,也有若干的记录本,爱好写写画画,记录生活常事,从中滋生乐趣。二公对过去的事情从不张扬,从不主动述说,也许是想把过去的经历埋藏于内心深处。他常常以文助人,哪家有需要书写的事情总是离不开他,特别是逢年过节,二公总是忙完东家忙西家。一手好看的字,行云流水,自然得体,让人赞不绝口。平时,哪家有娃娃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时常向他请教,他总是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直到孩子弄懂为止。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他不是买笔,就是买本子给予鼓励,告知其读书的好处,以及读书需要如何用功。

20世纪60年代,生产生活物资都是统购统销。农村集体全凭工分吃饭。晚年的二公,已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完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生产队便照顾其做一些相对轻松的活儿。当时,生产队有核桃、枇杷、花椒等经济林木,二公受生产队的照顾负责守护,带着书和笔记等在此巡回看护。二公说,此项劳动,既有责任又可以观风赏景,一个空灵的地方更有利身心健康。

时光流逝,二公那个时代已经过去,要是他还活着,该有多好。

作者:粟明全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孝美 实习生:龙越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孝美 实习生:龙越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