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走过阳光明媚的地方 ——攀枝花主题采风活动小记

 2023-03-13 14:5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春风和煦的三月,四川省攀枝花市开展了一次以“金沙江上那座城”为主题的采风活动。奔流不息的金沙江将江上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采风一行人分别从昭通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出发,齐聚攀枝花,将攀枝花的发展看在眼中、映入心里、摄入镜头,而后汇于笔下。

阳光明媚,鲜花绽放,采风一行沿着阳光和诗意的路线铺开。居高眺望仁和区混撒拉村零碳试点村,一幅田园风光画卷徐徐展开,漫山遍野茁长成长的芒果树、干净整洁的农村小院、光伏长廊、太阳能座椅、太阳能垃圾桶……这里既有科技元素,也充满了生活气息。“我家种了80亩芒果,每年收入20万元左右。”村民纳世国介绍,从昔日拮据贫困到如今的生活甜蜜滋润,这一切都得益于芒果产业。

依托全年2700小时左右的日照时数、15摄氏度左右的年均昼夜温差,混撒拉村通过动员群众自发种植、建设集体示范园等方式将芒果发展为全村主导产业。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告诉记者,混撒拉村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推广育苗、种植、杀虫、采摘的全链条芒果种植标准体系,同时,引进智慧管理系统为每一棵芒果树“赋能”。得益于技术进步,果农们收入节节攀升,村里60%的农户年收入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65户。原先的省级“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无独有偶,昭通依山临水、生态良好、光热适度,区域优势和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昭通苹果经过近80年的引种、培育和发展,形成了“天然富硒、早甜香脆”的独特品质。昭通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苹果生态适宜区、南方最大优质苹果基地,目前,昭通苹果种植面积达80多万亩,农业产值超过百亿元。芒果和苹果,都成了两地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打造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新农村之路,混撒拉村还以农村居民新型生产生活需要为根本前提,从绿色可持续能源、宜居人居环境、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大体系入手,进行多维度绿色新建和改造,构建零碳村庄示范体系。

机械轰鸣,钢铁交错,钢铁“丛林”中,机械齿轮声音不断回荡,攀钢钒轨梁厂诞生于20世纪火红的三线建设,1971年3月动工兴建,1974年8月建成投产,攀钢的拳头产品——“攀枝花牌钢轨”就诞生于此,并成为民族工业品牌的杰出代表。攀枝花牌钢轨是国内高铁线路及重载铁路的首选钢轨,广泛应用于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和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以及青藏铁路、海南环岛高铁等众多国内铁路线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形成完整的高速、重载、道岔、起重等轨道用钢系列产品,并出口到全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新时代,攀钢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综合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高质量开发利用钒钛战略资源提供了强劲科技支撑。

生产技术、安全环保室主任吕攀峰说:“攀钢在钢轨生产方面形成了‘产、销、研、用’一体化生产模式,为铁路线路提供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满足用户一切需求。”吕攀峰告诉记者,新成昆铁路建设的所有钢轨由攀钢独家供货,新成昆铁路不仅提升了四川、云南等地的铁路运力,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出境至东盟国家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到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记者开启了三线建设时期的记忆之门: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等深深铭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昭通与攀枝花两市一衣带水,源远流长,如今,昭通正在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线建设的精神亦能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攀昭毕铁路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两地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

昭通日报实习记者 孔竣  文/图

校对:彭晓雨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金沙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