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③丨 “背篼图书馆” ,不会告别

 2023-03-13 15:25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年1月11日,北京。

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发布。当天发布的22个典型案例之一“‘背篼图书馆’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发生在云南省大关县。

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自2016年起至今7年时间,“背篼图书馆”被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十分”栏目、《中国文化报》等国内数十家媒体关注。

作为脱贫攻坚大背景下扶贫先扶智的一个符号,“背篼图书馆”的意义远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范畴。

背篼作为一种原始的运输工具,曾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脱贫攻坚改变交通基础设施后,“人背马驮”已经向一个时代告别。

“背篼图书馆”也会向一个时代告别吗?“背篼图书馆”的发起人、原云南省大关县图书馆馆长常绍慧说:“不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乡村更需要文化服务。”

似乎没有人比常绍慧更理解乡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7年前,她以挂钩扶贫队员的身份在挂钩帮扶的何家坡村民小组建立起第一家“背篼图书馆”。至今,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下,通过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大关县已在贫困边远的乡村建立了16家“背篼图书馆”。

一些特定地方的特定人群已经或者正在被“背篼图书馆”改变!

“‘背篼图书馆’不仅让他们看得更远、走得更远,而且,也让他们能找到回家的路。”常绍慧说。

从213国道旧公馆隧道处往对面看过去,出水堰横亘在半山腰上,像一根扁担挑起一个不起眼的村庄,数十间石房蛰伏在山梁上,每当晨昏日落,村庄里会升起袅袅炊烟。

这里就是何家坡,大关县玉碗镇出水源社区的一个自然村。

3月4日,大关县2023年“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来到何家坡,这个苗、汉民族杂居的地方,常绍慧已经记不清楚是第几次来了。

她和村民很熟,熟到哪家的木柴堆放在哪一个角落她都清楚。

刘向群是何家坡第一个大学生,也是第一个女大学生,3年前大学毕业后,经过短暂的创业,目前在玉碗镇玉碗社区任监委委员。2016年6月,参加完高考的刘向群回到家里,第一次看见常绍慧和其他几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用背篼把书背到村民小组长张银波家里。

那是一个早上,常绍慧她们稍作休息后,开始整理书籍,引来居民围观。一位穿着苗族裙子的中年妇女李建花站在旁边伸着脖子张望,一不小心挤倒了在给孩子们拍照的常绍慧,不好意思的她脸霎时红了,不知所措。常绍慧微笑着打破僵局:“你的裙子好漂亮,有多的吗?有的话能不能让我试穿一下?”李建花连忙说:“有,有,可多了,走,去我家,随便你挑。”两个人就这样边找裙子边聊家常。

这是常绍慧留给一个苗族少女的印象,总是微笑。那一刻起,刘向群的脑际总萦绕一个问题,有文化的人为什么这么有亲和力?

其实,常绍慧与刘向群第一次见面时,常绍慧已经在大关县图书馆和何家坡之间往来半年时间了,除了不会苗语,与村民的亲密度让她像一个地地道道的本村人。

2015年12月,常绍慧和她的4位同事因为挂钩扶贫工作前往何家坡。何家坡距县城有10多公里。距离并不遥远,抵达却很艰辛。第一次从玉碗社区茅草坡去何家坡,得沿着又陡又窄的羊肠小道往上爬,常绍慧走得小心翼翼,全身冒汗。

站在何家坡的山梁上向前看,几十间石房子像玉米棒似的垒在山坡上,山梁后面,则是比前面更深更陡的山谷。村子里没有一块平地。如果非要找出一块,只有张银波和邻居家房前可以落脚,这里是全村人唯一可以活动或聚会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还能住人吗?几天的调研走访,让常绍慧对何家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里居住着51户人家,大部分是苗族。村子不通公路,没有学校,陡峭的山峦上,只能出产玉米、洋芋,老百姓日出而耕,日落而息。要到玉碗街上赶集,往返一次就要2个多小时。路,限制了村民的目光,更阻断了现代文明的进入。

常绍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改变何家坡的现状,是应该做点什么了。常绍慧所在的大关县图书馆,没有资金,没有项目,但不缺少知识与爱心。她回去与大家商量,大家一致同意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帮助何家坡建一个流动图书馆。

说干就干,她带领职工很快凑齐了400多册图书,做了一个木质书架。何家坡山高坡陡,书和书架运到山下后,怎么送上去却成了难题。常绍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何不就地取材,用老乡赶集用的背篼背上去呢?

于是,2016年6月,大关县图书馆的第一个流动图书服务点在玉碗镇何家坡村民小组落地。因为是用背篼背上去的,大伙就为之取名——“背篼图书馆”。

大关“背篼图书馆”建设的序幕就此拉开。

大关县文化馆馆长周元江是“背篼图书馆”的志愿者之一。几年来,他用手中的相机,见证了“背篼图书馆”建设的全过程。

在周元江眼里,只是送图书,还改变不了村民们落后的生活习惯和原始的生产方式。有一次,从何家坡回来,周元江的心感到一阵阵疼痛。看到大家背着背篼,顶着烈日,穿过玉米地,把图书馆建在老百姓家里,给村民们送来图书,给何家坡送来希望,村民们感动了,临走时,穿着苗族服装,载歌载舞欢送“背篼图书馆”的队员们。这让周元江猝不及防,也让他意想不到,这个年代,苗族同胞跳的居然是现代的广场舞,而不是苗族芦笙舞。周元江意识到,传承千年的苗族文化将面临消失的窘境。

周元江决定给“背篼图书馆”增添一项服务内容。一周后,他把县里的几个芦笙舞传承人组织起来到何家坡开展了为期5天的培训,教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芦笙舞。那几天,何家坡笙歌曼舞,一片欢笑,如同过年一般。

与何家坡相似的海坝是大关县悦乐镇新寨村的一个自然村,王兴的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海坝地处山区,海拔2100多米,常年云遮雾绕,阴雨绵绵,天无三日晴。新寨村距县城已经很远了,要坐3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而海坝更远。从新寨去海坝,还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翻过2座大山,沿路没有人烟,像进入无人区一样。

2017年春,周元江在海坝这个只有21户苗族人家的村子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背着摄影器材,牲畜的排泄物与泥淖混杂在一起,只有穿着水鞋,才能深一脚浅一脚前行。环视四周,山上人家大多住在茅草覆盖的杈杈房里,没有房梁,没有屋顶,用粗一点的树枝横七竖八地插入土里,千脚落地。早晚时分,山上的冷风从稀疏的栅栏四周肆无忌惮地钻进来,无处躲避,人们只有围着篝火,才能抵御阵阵寒意。

海坝是全县最边远的一个自然村,也是“背篼图书馆”建设的第二站。1965年出生的王兴,是海坝的村民小组长。王兴一家的住房是海坝建得最好的,用泥土夯实,面积也比其他人家大很多。“背篼图书馆”就建在王兴家里,由王兴管理。第一次见到有这么多人背着书、书包、文具进村来,海坝的村民很兴奋。围拢在背篼前翻看图书,听队员们讲山外的故事。看着周元江手持的相机,一路追逐。在这个通信便捷、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升的今天,居然还有这样的村落,“背篼图书馆”志愿者的眼睛湿润了。

这样的生存环境还能住人吗?这样的基础条件,何时才能脱贫?

搬出去,这是脱贫的唯一出路!但海坝的村民不认这个账,随着志愿者不断送来图书和政策,随着大关县委领导多次走访做工作,2019年,海坝21户苗族群众整体搬迁到汤家坪。

3月5日,在汤家坪易地搬迁安置点,王兴迎来了他一直心存感激的常绍慧。

“你们从海坝搬到汤家坪,还住得习惯吗?还想回海坝吗?”一见面,常绍慧就问王兴。

“条件好得很,不想回去了。”王兴回答。

两个人站在正午温暖的阳光中一问一答,身后是干净整洁的新房,里面安装了无线网络和有线电视,不远处是一个约500平方米的广场,像王兴一样,从其他地方搬来的村民,闲时可以到那里走走,遇到高兴的事,就在那里跳起芦笙舞。

搬离海坝,来到汤家坪,王兴一家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放牧羊群,而是种植筇竹。从养殖到种植,刚开始时,这个变化让王兴不知所措,“背篼图书馆”志愿者教他们种植筇竹的知识后,他很快适应了目前的生活。

“脱贫后产业发展很关键,现在山上的竹子长势很好,过两年就又有一笔收入了。”王兴对常绍慧说。

“背篼图书馆”志愿者的脚步,一直没有停留过。

截至2022年底,在大关县委、县政府及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图书馆等20多家单位干部职工、爱心人士组成的200多人的文化志愿服务队,顶酷暑、冒严寒,走进全县边远贫寒的村村寨寨。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背后的故事是鲜活生动的。

“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先后走进玉碗镇何家坡、阴山、林口,悦乐镇海坝苗寨、堡山,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大麻窝,下高桥镇蛤蟆塘、罗汉林,天星镇龙塘等 16 个图书服务点。送去图书5880册、书柜14台、收音机137台、电视接收机137台以及其他学习用具,总价值30万元,形成送一个书柜、送数百册图书、开展一次音乐舞蹈培训、进行一次惠民政策宣讲、每户发放一台电视接收机、送一个爱心邮包、每个孩子送一个书包、给村民发放生活用品、给孩子提供学习用具、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讲故事、打亲情电话、送文艺节目等多种服务的“背篼图书馆”模式。

在“背篼图书馆”的推动下,2018年,何家坡的村组公路修通了,海坝的群众搬迁到了天星镇绿南村的汤家坪,边远山区的孩子有学上了,群众脱贫了,生活富裕了。

路通了,车可以开进千家万户了,“背篼图书馆”的建设再也不用人背马驮了,但“背篼图书馆”的脚步没有停歇,服务还在继续。

疫情过后,“背篼图书馆”志愿者又重整行装再出发。

3月4日,张银波家门口300平方米的小广场上,人头攒动,全村老小穿着苗族服饰,听志愿者用苗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跟着朗诵“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励志警句。

“我们要传承‘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的‘背篼’精神,对已建的点进行回访,对新的点进行补充,继续搞好‘背篼图书馆’流动服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老百姓需要的更多精神食粮送进寻常百姓家。”从常绍慧手里接过“背篼图书馆”接力棒的大关县图书馆馆长周荣燕如是说。

常绍慧和刘向群都参加了当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常绍慧对何家坡熟悉而又“陌生”。沿着硬化的村组公路,从玉碗社区到何家坡,乘车10分钟即可抵达。活动间隙,常绍慧放眼山下,盘山而上的公路与连户路、产业路时而交叉时而重叠,7年前走过的羊肠小道已然不见,但背负背篼汗流浃背从关河岸边向何家坡攀登的场景历历在目。

从何家坡走出的刘向群主动报名参加“背篼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到何家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在她的苗语讲解下,专心致志地翻阅最新的儿童读物。

各自忙碌的她们,彼此没来得及打招呼。

常绍慧没有意识到,年轻的一代已经用他们的方式参与进“背篼图书馆”来了。

刘向群却清楚记得,7年前的那个暑期,当常绍慧用背篼把书背上何家坡张银波家,她出于好奇,就去翻了翻那些书,常绍慧摸摸她的头问:“读书没有?为什么要读书?”

刘向群回答:“在读,读书是因为我不想种地,我想走出大山。”

刘向群当时想走出大山的理由很简单:路不通,上街又远,什么东西都需要人来背,雨天不能穿干净的衣服。

现在,路通了,7年前的中学生成为社区干部了,刘向群正自考吉林师范大学本科文凭,她相信读书可以带来很多改变,她想留在何家坡,把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读书能改变一个地方。

何家坡掩映在层层叠叠的山间,几乎位于最高处,再往上走约100米,就是当地人习惯称呼的出水堰,水流很大却很平静。从村子往下看,是车来车往的213国道,因为距离较远,故很安静。

向往村庄的人,都是内心安静的人,安静的人才能让一件事持续下去。

昭通日报记者 曹阜金 汪舒 谭光吉 唐龙泉飞 毛利涛 李明坤 文/图

视频剪辑/配音:谭光吉

部分素材由大关县融媒体中心、大关县图书馆提供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村庄 二十大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