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2023-03-10 10:41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在昭阳区北闸中学,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怀揣着教育的初心,奔赴乡村,如风一般奔放,如火一般热烈,他们点亮了学生们的青春,把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奉献给了讲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帮扶教师。

课堂上的精彩瞬间。

“不承想,离退休还有4年,竟有这么一段教育帮扶的经历……”

跨越千山,奔赴昭通

去年7月,上海市松江一中从教27年的高级教师刘新文与身为一级教师的妻子曹淑玲作出一个重大决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双双报名援滇教育,到乡村学校开展教育帮扶。

在曹淑玲潜意识里,老师对口帮扶只不过是上好课而已。然而,这次对口帮扶并不那么简单,还包含了带教、申报课题等工作,夫妻俩压力剧增。这次帮扶是中组部和教育部等8部委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用而组织的“组团式”教育帮扶。

收起离别的情绪,整理出发的行囊,去年8月10日,夫妻俩戴上光荣的大红花,怀着激动、忐忑、期待、新奇的心情,随着138名骨干教师组成的上海教育帮扶团向云南进发。夫妻俩跨越千山万水,奔赴昭通,与帮扶团队校长陈剑钰和教务处主任尹建华一道,来到昭阳区北闸中学。

面对年轻、热情、上进的新同事和乖巧、真诚、纯朴的孩子们,刘新文夫妻俩内心充满感动。曹淑玲悄然写下:“一年半的时光,这里将会发生什么?收获什么呢?”

以爱促教,收获精彩

夫妻俩不顾生活、通勤的不便和高原反应带来的身心疲惫,毅然挑起了北闸中学高二年级101班和106班化学课的重任。

他们认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梦想和力量并不会发光,将其点亮的,是永不放弃、努力向前的你!”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曹淑玲这样鼓励孩子们。她把自己比喻成照耀孩子们前行的一束光,希望孩子们能看见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一天,一位同学在作业本上写下令人诧异的文字,引发曹淑玲关注。观察一段时间后,看到这位同学的作业一次比一次认真,成绩一直在提升,她的内心才趋于平静。

在第二堂课上,曹淑玲问:“同学们,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吗?”“有啊!因为曹老师来了!”她意外地听到有同学这样回答。每天,无论是在教室里、走廊上,还是走在去食堂吃饭的路上,总会有学生团团围着她问这问那。

她认为,人不是活一辈子,而是活那么几个精彩的瞬间。这些瞬间,足以让她和丈夫明白、领悟教育帮扶的真正意义;这些瞬间,也正是她教书育人27载值得铭记、回忆的精彩瞬间。

面对受帮扶学校学生普遍底子薄、基础差的情况,她和丈夫与帮扶团队的其他老师一道探讨,及时改变教学方式,从“大开大合”改为“小步慢走”。同学们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激发出内生动力,主动学,认真学。

课堂上,曹淑玲总是扮演一个极其严苛的角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又以一个慈母的角色去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还给学生购买错题整理本。

当她严厉批评上课讲小话、不记笔记、错题整理不认真的同学时,她总会听到:“老师,我改正!”“老师,下次我一定不会再犯了。”……低沉、胆怯的声音让她一阵阵心疼,她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谢谢您,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云南,来到这个学校,来到101班,尽心尽力地教导我们。愿您教师节快乐,愿您生活灿烂。”“谢谢您,以辛勤的汗水滋润我的心田,抚育我茁壮成长。”……教师节这一天,曹淑玲收到同学们精心准备、贴满祝福语的别样花束,她泪目了。

山海相连,心手相牵

她和丈夫一门心思钻研教学,确定帮扶目标,郑重承诺:“在我们离开北闸中学之前,要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认为,帮扶的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教育是长远的,在有限的时间内竭尽所能地培养受帮扶学校的老师,老师们又再一批批地培养学生,也算把根扎在了这里。

北闸中学在11位帮扶教师的指导下,每天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帮扶团队在开展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搭建起教研组框架,推广集体备课,进行同课异构、一课多研、反思交流等教研工作。

他们以“三新”课改和教学评一体化为切入点,为受帮扶学校老师讲解新课程理念,结成师徒对子,指导青年教师在备课中如何创设情境链、如何整体设计大单元、如何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打造活力课堂、向上课堂。

他们的帮扶成效日益凸显,他们指导的青年教师马青瑶在昭阳区新教材新课程教学竞赛化学学科评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北闸中学的说课比赛中,在他们的指导下,教师马青瑶、张子梅获得一等奖,郑宇、赵泽冬获得二等奖。

最近,马青瑶、张子梅完成了《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模式新探》《乡镇高中班级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以101、106班为例》区级课题申报。

曹淑玲夫妻俩还组织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以此增进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落实教研工作目标。

曹淑玲通过手机视频连线上海市松江一中的学生,让两地的孩子实现互动交流。上海的同学说:“我们喜欢大海,你们喜欢什么?”北闸中学的同学拿着手机跑向窗口,让上海的同学看窗外的大山……质朴的笑脸,好奇的眼神,同学们憧憬着大山外的精彩世界。

去年10月29日,曹淑玲因劳累与高原反应病倒了,长时间不见好转。同学们特别牵挂,一直追问:“曹老师怎么了?曹老师好了吗?”关切之情,让她感动。

从上海到昭通,从2.19米低海拔到1900米高海拔,从一线城市到贫困乡村,从慢慢适应到完全接受,刘新文、曹淑玲夫妻已把昭通当作故乡,把北闸中学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受帮扶学校的老师当成一生的良师益友。正如夫妻俩所说:“面对未来,我们充满期待,将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持续努力,让帮教的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昭通日报记者:彭念敏 田朝艳 雷明娟 聂孝美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童博谣
标签 >> 教育 阅读昭通 教师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