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2-17 20:19一
后海村在昭通,不是海,可也是“海”,是白色的“海”,是一片无边香雪海。
三月,春风一吹,细雨一糅合,后海村古梨园里华光灼灼,清香淡淡,是梨花,千树万树盛开的梨花。
人在园里走,周身花瓣飘飞,犹如飞雪,更如飞絮,拂了一身,以至于浑身都带着香味。此时,不说话、不轻吟,漫步梨园,走在洁净的花瓣中,走在白色花雨中,一颗心,会有一丝说不清的轻灵,说不清的洁净。
清风淡如酒,轻轻吹来,透过花香格外柔,格外流畅,如二胡演奏的音乐。
日光白如练,落在身上,纤痕俱无。
花色如十七八岁女子的笑靥,淡雅清新。在后海村,你会发现,春天是白色的、水灵的,吹弹可破,洁净无瑕。你会发现,生命是值得敬重的,美如梨花,也柔嫩如梨花,淡淡地开着,美着昭通,也美着人心。
二
晴日中,古梨园里翠意流淌,梨花欲燃。此时,后海村如一个天真大方的女子,浅绿旗袍净白笑靥,轻轻一旋,清亮一笑,毫无害羞之情、忸怩之态!
雪色花光中,一声声鸟鸣,如映着梨花香味的露珠,一滴一滴滚落下来,透着晶莹清亮,人们来不及捡拾,已融入地下,化为养分;融入游人的心中,化为一粒草芽。
有些恋人,在这儿举行婚礼,这是一种极韵意极浪漫的做法。
阳光透过花朵,花色氤氲的梨林深处,雪色掩映,清香优雅,一个白裙如雪的女子缓缓走来,脸上挂着微笑,和白衣如雪的男孩相拥,四目相视,情意脉脉。四周落花缤纷,鸟鸣如诗,一双璧人,相视一笑,“今夕何夕,遇此佳人”。
在雨中游后海村古梨园,欣赏梨花,更有着一种婉约美。细雨迷蒙,水墨晕染,唯有一片片、一叠叠梨花,隐隐在雾中透白、透香,成了细雨润泽的女子,素面朝天,温婉多情。
好山水,犹如好文章,各人所见,情景不同,后海村就是如此。
三月的细雨,柔如丝,薄如梦,亮如恋人轻轻一瞥。雾渐渐升起,看不见远处的梨花,却有了颜色,如梦境中的白色丝帛,如隔着纱帐看见一痕洁净的眉眼,给人一种极致的浪漫。雨丝,此时也含了色彩,一丝一丝,也是净白的,还沁着花香,落在身上,沾衣不湿。
三
后海梨花。 张广玉 摄
春看梨花,坐在古梨园旁人家屋子的窗前,一壶酒,几碟菜,看梨花堆云涌雪,滔滔无边。此时,远山是白的,水是白的,空气是白的,房屋也是白的。后海村的女孩甜甜一笑,笑容也是纯净洁白、纤尘不染的。甚至,有人怀疑,在这儿晚上做梦,大概也是白色的吧!
夏则翠色润衣、润心、润肺。
到了秋天,天气一晴,古梨园一亮。外面,农家掩映,鸡犬之声,隐隐可闻。人在弯曲的路上走,或在树下行,一颗心也清亮一色。冬天的后海村,远山不再像夏天那样丰满,变得清瘦,山头虽圆润,可山脊已经不容一握,给人一种燕瘦环肥之感。至于古梨园中的梨树,更如自然雕塑的一般,有的树身虬曲,犹如铁铸;有的枝丫向天,直愣愣地犹如铅笔画上去的,苍黑悠远;也有的几棵一簇,好像在悄悄谈话……2000多棵梨树,2000多种树木姿态,2000多种根雕形状,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尤其是有200多年树龄的梨树,树身苍古,树皮斑驳,如龙鳞一般,用手轻轻抚摸,仿佛在和一位老人谈天,在和一个哲人对视,心里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尊敬之情。
所有年轻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爱护。
所有年老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尊敬。
这就是天人合一,就是生命与共。
后海村的空气,因为梨花瓣的晕染,因为梨花香味的沁润,也变得清静,透着隐隐的白,和蓝蓝的天空映衬着,好像能照透人的灵魂,照亮人的思想,将人心中充溢着的得失荣辱一扫而空,腾出一个空间,装下梨花的美。
四
在后海村,更能让人感到舒畅的则是旁边的农家乐。
走在梨花园中,站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看去,蓝蓝的天空下,花色在流淌着,在蔓延着,在无限地舒展开来。
这儿,成了一片雪白世界,成了一片梨花涌动的江湖。
人在其间,有一种走在粉妆玉砌的世界里,走在仙境中的感觉。
如果,到了黄昏,游累了、疲乏了,可以去不远的农家小屋,要几盘菜肴,一碗米饭,慢慢地吃着,如果小饮几杯酒,就更惬意了。吃饱后伸着懒腰打个嗝,外面华灯初上,春风习习。这时,带着满心的舒畅去借宿。一个人踏着软绵绵的春风,独自轻轻地敲开农家的门,借一椽木屋住下,不需要华丽,不需要奢华,一切都以纯真本色为美。然后,在白木桌旁,泡一壶茶,坐在窗前,慢慢地品着。心,那一会儿真净得如一朵雪白的梨花,淡然开放。
窗子应当开着,放夜风进来,关键是带着无边的梨花清香进来,人睡着了,梦,都在花香中漂浮着,轻悠悠的。
如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来到这儿借宿更好,灭了灯,坐在房内,任一地月光如水,任思念淡淡一缕缕地浮起。此时远望古梨园,月光无边,如无边的梨花。梨花无边,如无边的月光。梨花的颜色,和月光的颜色掺杂着,形成一个洁净的世界,一片空明的世界。人的鼻端,丝丝缕缕袭扰着梨花香,心,清白而饱满,正如一朵将开未开的梨花,在春风的轻抚下,“噗”地一声开放了,馨香四溢,尘埃俱无,和这月下香雪海的宁静,是可以吻合的,可以媲美的。
游后海梨园,赏无边梨花,就是这样的,人静,心也净!
作者:余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