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脱贫成果上台阶 乡村振兴开新局!《云南日报》头版头条聚焦昭通市

 2023-02-09 14:57  来源:云南日报


2023年2月9日
《云南日报》头版头条转二版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栏目
推出重点报道
《昭通:脱贫成果上台阶 乡村振兴开新局》
以4050字的大篇幅
聚焦云南省昭通市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中
取得的显著成绩

镇毕高速 李东旭 摄影

近年来,昭通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在全省率先实施

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

增收三年行动

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家庭

年人均纯收入
增长15.7% 达1.32万元

7000元以下低收入群体

全面消除

3个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

开园运营

乡村振兴25个示范乡镇
89个精品示范村
639个美丽村庄

和新一轮11个先导工程

全面启动建设

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

成效明显

9个万人安置点脱贫致富示范区

加快建设

易迁后扶 农民增收 绿化美化

扎实推进

村级集体经济混合股份制改革
和镇雄县转移就业
巧家县志智双扶
威信县促农增收等经验做法

得到省委办公厅、省委改革办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昭通市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第一位任务,常态化精准落实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措施,用好用足开发式帮扶、“防贫保”和兜底保障政策,紧紧抓住监测、帮扶、增收这一主线和巩固、发展、振兴这一主题,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推动脱贫成果巩固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强化监测帮扶守底线

“三类对象”消除16.44万人,风险消除率达71.32%

刚刚闭幕的昭通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晒出了成绩单:2022年,昭通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显著,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市“三类对象”23.05万人已消除风险16.44万人,风险消除率达71.32%,远高于全市农村居民7%的增幅,分别比全省、全国高3.22、6.32个百分点。
昭通曾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2021年1月,经过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冲刺,全市185.0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站在乡村振兴新起点上,面对规模庞大的脱贫人口、压力空前的返贫风险,昭通市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作为头等大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省直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以及上海闵行区、普陀区、松江区和保利集团等中央省协作帮扶单位、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渝昆高速 柴峻峰 摄
为掌握第一手情况,昭通市严格落实“找政府”App线上受理和干部走访、部门比对线下排查“双线并行”的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实行“一月一遍访一研判”,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纳入、第一时间帮扶,做到精准识别、应纳尽纳。2022年,全市新识别“三类对象”0.35万户1.35万人,总数达5.51万户23.06万人。
针对识别出来的短板弱项和致贫返贫风险点,昭通市大力实施精准帮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重点,实行市级领导挂县联乡包村,选派1290支工作队驻村帮扶,组织4.5万名干部结对帮扶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的14.33万户农户。同时,“一户一策”制定落实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创新设立1亿元政策性防贫保险实行兜底保障,做到精准帮扶全覆盖。
国家和省反馈的巩固脱贫成果122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大关县达到摘牌标准,常态化加强“三类对象”监测帮扶,风险消除率提升至71.3%。2022年,昭通全市已消除风险3.77万户16.44万人,风险消除率由2021年的57.39%提高到71.32%,分别比全省、全国高3.22、6.32个百分点。全年“防贫保”赔付4896.65万元,有效防止了15130户返贫致贫。2023年,全市将继续实行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农户机制,落实“防贫保”、防返贫基金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政策,年底基本消除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对象。

统筹“五个坚持”抓增收

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3233元,增长15.7%

春光明媚,暖阳当头。1月31日,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1000余名搬迁群众,搭乘安置区务工群众的200多辆私家车,组团自驾车集中返岗。
“我在广东一家电厂上班,通过3年的努力,不仅还清了家里欠下的债,还买了一辆小轿车。”安置区务工青年沐雨浇说。今年,他自驾车返岗,搭车一起外出务工的还有4位亲友。在卯家湾安置区,像沐雨浇这样的搬迁群众还很多,群众自有小汽车从3年前的872辆增长到目前的3156辆。

昭阳区红路安置区电子扶贫车间
鲁甸卯家湾是全国安置建档立卡脱贫户最多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昭通5个县的搬迁群众9100户3.9万余人。为促进搬迁群众持续增收,鲁甸县在抓实香葱基地、香菇大棚、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配套项目建设的同时,开展技能培训、推介岗位信息、优化就业服务、组织外出务工,多举措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务工增收。
 “春节后,安置区劳动力已就业25976人,就业率达91.23%。”砚池街道宣传委员张雅滢介绍,3年多来,随着安置区产业就业支撑不断夯实,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8306元增长到12480元,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甜。
昭通是劳务输出大市,全市630万人口中有农村劳动力305万,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250多万,其中省外务工人数常年保持在160万人以上,务工收入超过500亿元,务工收入占全市农村家庭收入的75%以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巧家县首批“点对点”务工专车发车  谭昌国 摄
为把人口优势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昭通市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组织化力度,紧盯转谁去、转去哪、怎么转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建立东西部协作、市县一体、部门协同、企业联动、社会参与、基层发力“六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转移就业。
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群众增收是关键。2022年3月,昭通市全面开展集中摸底排查,摸清了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农户14.33万户64.24万人,率先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突出“四项收入”从兜底、增收、减支、强基4个方面细化制定18条政策措施,促进群众增收。
2022年,紧扣群众增收这一主线,昭通市坚持压紧压实市县乡村四级政治责任保增收,坚持“一对一”结对万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帮增收,坚持“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筑牢帮扶防线守增收,坚持“四议工作法”精准做实增收工作抓增收,坚持开源与节流双管齐下强基固本促增收。“五个坚持”增收工作路径被省乡村振兴局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同时,昭通市聚焦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抓节支增收5个重点,紧盯农村低收入人口,精准落实增收、减支、强基、兜底各项措施,持续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稳岗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稳定就业,着力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完善联农带农增收机制,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力以赴促增收、促振兴。
2022年,昭通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1.14万元增加到1.32万元,增长15.7%,远高于农村居民7%的增幅,1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由64.24万人减少至34.18万人,其中7000元以下对象全面消除。
壮大特色农业促振兴
高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农业综合产值达1100亿元
人勤春来早,果园管护忙。立春时节,走进位于昭阳区永丰镇的昭通超越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来自周边村社的务工群众正忙着修剪枝条、管护果园。“红苹果就是我们的致富果,我家承包管理了90亩果园,还负责管理抽水站,加上土地流转等收入,去年总收入超过10万元。”共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永丰镇新民社区居民孔令昆说。

苹果产业是昭通市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当红产业”。作为全市现代苹果产业的标杆和示范,昭通超越现代苹果产业基地种植规模达10万亩,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矮砧密植苹果种植示范园,优选全球118个苹果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建成了全国品种最多的“昭阳红”苹果科技集成示范园。2022年,“昭通苹果”被列入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为延伸苹果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昭通超越现代苹果产业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苹果产业冷链物流园“昭阳红冷链物流园”,仅分选车间就吸纳当地群众300多人务工,人均年务工收入近3万元。2022年,基地挂果面积7万亩,实现产量3万吨、产值3.5亿元,带动周边村社农户2.58万户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昭通市在深入实施产业兴市战略中,围绕苹果、竹子、花椒、马铃薯、天麻、生猪、肉牛等特色种养业,大力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特色产业集群,坚持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大抓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大抓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大抓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洋芋帝国
2022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支农资金76.47亿元,85万亩苹果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10亿元,带动农户13.8万户40万余人增收,竹子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天麻、花椒、马铃薯、生猪、肉牛等特色种养业加快发展,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户,“昭阳红”苹果、“噜咪啦”薯片入选云南省“10大名品”,全市农业产业综合产值达1100亿元。2023年,全市将启动实施“十大农业产业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
此外,昭通市还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引领,突出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等重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前,“云中苗寨”“云中乐谷”“范家坝塘”3个农文旅融合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开园运营,昭阳区“红苹果”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加速推进,25个示范乡镇、89个精品示范村、639个美丽村庄建设加快建设,9个万人搬迁安置点脱贫致富示范区建设已开工57个项目,总投资80.24亿元。

乡村巨变 李东旭 摄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2023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昭通市将按照中央、省的决策部署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市两会工作安排,突出帮扶、统筹、增收、示范“四个精准”,全力推动脱贫成果巩固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新征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