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发布
2023-02-09 10:31一座县城
一种精神
“西畴精神”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时间的推移让它历久弥新
2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王宁率队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调研中,王宁指出——
雷桐苏 摄
自强不息、奋斗拼搏
不等不靠、苦干实干
我们试着用这四个关键词
重温、重读、重解
新时代“西畴精神”
今天
继续跟着小布学习后两个关键词
张贵相身形纤瘦,身着绿色毛呢大衣,马尾辫利落地绑在脑后,精神而干练。乍一看,很难想象到她肢体二级残疾,家中还有一个10岁的脑瘫女儿。
2013年的一天,张贵相在带孩子到医院就医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在医院昏迷了10天,颈椎、脊椎部位严重受伤,并因此落下了后遗症,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我不能倒下!”凭着这个信念,张贵相一边积极治疗,一边谋划创业。在县残联的帮助下,张贵相租了5亩地开始种植草莓。“宁愿跪着干活,也不愿意躺着受穷!”受后遗症影响蹲不下去,她硬是跪着在田里坚持劳作。最终,草莓获得了大丰收。
“跪着种地,站着做人。”谈到张贵相,乡亲们赞不绝口。自己脱贫致富之后,张贵相不忘带动身边其他残疾群众增收,通过雇佣聋哑人到草莓地除草、施肥,雇佣肢残人为顾客称售、包装草莓等形式,帮助残疾人就业。2014年,在文山州各级残联的帮助下,她又组织10名残疾人一起成立贵相维草莓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走上自立自强的人生路。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张贵相是西畴大地上人民群众自立自强、主动脱贫的一个缩影,而她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新时期“西畴精神”的参与者、见证者、践行者。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代代西畴人坚守“与其等着看、不如自己干”的信念,不等不靠不懈怠,前赴后继攻坚,一点一滴改变,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上演了一个个自力更生的感人故事,做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
不等不靠,是西畴人民主动对贫困说“不”,以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主动求变的昂扬姿态,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落实。
谢成芬18岁时嫁到偏远落后的西畴县蚌谷乡海子坝村。“当时的海子坝村只有一个字:穷!路不通,电不通,田地少得可怜……”面对“地无三尺平、上山靠爬、下山靠溜”“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的窘况,谢成芬下决心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电网改造、发展增收产业、修通进村公路、向石漠化宣战……20年时间,谢成芬带领村民抓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情实际发展产业。即使期间自己身患绝症,仍坚守岗位,把村里的事一件件办实办好。
“我不相信这个地方会永远穷下去,只要敢拼,苦干实干加油干,穷窝窝一定会改变的!”
如今的海子坝村,靠苦干实干精神,路通了、电通了、核桃挂果了,昔日的乱石荒山变成了今天的生态绿洲,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从三餐不继到丰衣足食
从人背马驮到四通八达
从满目疮痍到山清水秀
……
在西畴
没有什么“不可能”
没有什么“干不了”
这里有一双双能扛起巨石的铁肩,有一个个埋头开山辟路的“愚公”,有脱贫致富路上的“独臂战士”,有身患癌症带领村民苦干的“拼命三娘”,千千万万的西畴人民在石漠上用血汗书写出感天动地的人间传奇,也创造了“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苦干实干获得新生,攻坚克难带来沧桑巨变,奋斗创造逐梦美好未来。具有光荣传统的西畴人民不忘初心、本色不改,向着新时代的目标迈开更加坚定自信的脚步。
“实”字当头
“干”字为先
生生不息的“西畴精神”
激励着云南各族干部群众
苦干实干加油干
用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来源: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