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2-03 09:54天堑变通途。
关河奔流,诉说勇毅前行的足迹。
绿美大地,见证城乡变化的征程。
行走在盐津大地上,处处生机盎然,宜居岩城展露新颜,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产业发展欣欣欣荣,乡村处处美如画,呈现出一幅生态优、产业兴、城乡美、百姓富的美好图景。
实干书写精彩答卷,奋斗开创幸福未来。2022年,是盐津县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高温干旱和经济下行多重压力,盐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入贯彻市委“六大战略”和“两个提升”专项行动,纵深推进“125”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聚焦群众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百业旺。盐津县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落实脱贫小额信贷、富民贷、产业贷 4.4 亿元,用于发展鸡、牛、竹三大富民产业。
在盐津县新华村农康乌鸡示范园内,易地扶贫搬迁村民李寿银认领了6个鸡棚,搞起了乌鸡养殖业。李寿银:“目前,有乌鸡2000只左右,前段时间销售了一部分出去,纯收入有2万元。”乌鸡养殖让李寿银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他打算下一步把乌鸡养殖规模扩大到3000只,让生活越过越好。
兴隆乡蒿芝村村民王成邦抢抓盐津县大力发展肉牛富民产业的机遇,积极贷款270万元投入到肉牛产业发展中。养殖规模达到了130头,带动120户农户参与肉牛养殖。庙坝镇红碧村村民李文银依靠发展竹产业,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是村里有名的竹子种植大户,拥有500亩笋用竹地,每年收入在40万元左右。
2022年,盐津县乌鸡存栏 133.5 万只、肉牛存栏4.17 万头、笋用竹面积 102 万亩,实现产值5.5亿元。三大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村民杨万武,在浙江从事电工工作,一年可以挣10万余元。“通过政府搭建的就业招聘平台,我到浙江海宁一家建筑公司当电工,每月工资9000多元。过春节了,回来陪陪家人和孩子。”
走进柿子镇新安化工项目基地,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我们要加快进度,抢抓工期,推进项目建设速度,争取我们的绿色硅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为盐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盐津县新安化工绿色硅项目负责人说。
夯实基础建设 增强发展后劲
盐津县以综合交通为重心,持续推进“一站两网”建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2022年7月,青水高速公路通车仪式在盐津县水田新区举行,标志着昭通至乐山高速公路青龙嘴至水田新区段正式通车,结束了盐津县城不通高速的历史,打通了水田新区对外连接的通道,提升了全县公路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
与此同时,永盐、镇盐、盐珙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渝昆高铁援建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副中心”概念性规划编制顺利完成,站前广场配套设施建设和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规划设计、专债申报实质性启动。硬化 30 户以上自然村道路 120 公里,建设安防设施 101 公里;水网建设快速推进深入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三龙滩水库、木怀塘水库下闸蓄水,白岩沟水库完成导流洞贯通。燕子坡、万年桥电站并网发电,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 99.4%,新建 5G 基站 96 个,建成县域电商快递物流分拨中心 1 个、快递物流服务点 68 个。
绿色为魂 推进城乡发展换新颜
盐津县以生态建设为底线,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漫步在盐津景色怡人的滨河景观大道上,蓝红相间的步道、五彩缤纷的花坛、独具特色的凉亭,景色怡人的滨河景观,规范统一的房屋建筑,让人心情舒畅。江景大道已成为盐津县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是盐津县打造“网红县城”的一个缩影。
“出去务工一年了,现在过春节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好大呀!城市变得越来越漂亮,乡村越来越美丽,盐津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返乡过年的王家和看到盐津日新月异的变化高兴地说。
如今,盐津县城市体检报告全面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批实施,城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水田新区路网基本成型,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改造提升老旧小区 10 个,美化建筑物外立面 11.6 万平方米,老县城污水处理厂全面达标,8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序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持续推动横江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生态修复,扎实推进全域绿化美化,森林覆盖率达 64.6%。全县河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成功申报横江美丽河湖。全县10 个乡(镇)全部创建成省级生态文明乡(镇),5 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公示,牛寨乡荣获云南省“绿美乡镇”称号。
翻篇归零再出发,撸起袖子加油干。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盐津,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难相伴。沐浴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春风,盐津县将坚定不移固成果、促振兴,着力打造“魅力盐津”;坚定不移抓项目、育产业,着力打造“富裕盐津”;坚定不移夯基础、补短板,着力打造“便捷盐津”;坚定不移拓空间、提品质,着力打造“宜居盐津”;坚定不移护生态、优环境,着力打造“绿美盐津”;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着力打造“幸福盐津”;坚定不移抓基层、强治理,着力打造“和谐盐津”。
昭通日报记者:陈允琪 通讯员:黄成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