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1-12 10: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昭通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如何将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让文旅相伴相生、共生共荣,是新时期昭通全方位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答课题,也是把昭通打造成面向滇川黔渝的旅游城市、创造更高品质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
一、现实背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二十大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昭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推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中的科学利用,既符合文化传承的规律,又符合旅游开发的规律;既有利于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与传播。随着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文化内容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以旅游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传播,推动昭通市代表性文化遗产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昭通代表性文化遗产资源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本,既是文化传承之需,更是促进全市疫情过后行业复苏,推动经济发展之需。
二、昭通文物和旅游资源现状
昭通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以来,昭通一直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境内有水塘坝古生物化石群、秦五尺道、汉朱提故城遗址、清昭通古城、民国龙氏家祠等一大批历史遗迹。拥有名城、名镇、传统村落17处,各级国有馆藏可移动文物11573件(套),各级不可移动文物1148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94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共有367个旅游资源点,在全国74种旅游资源类型中昭通就有58种。现有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但目前,受交通、观念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市仍然存在着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融合度不高,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利用程度不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平衡度不足等问题。
三、把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把昭通打造成面向滇川黔渝的旅游城市的方法路径
(一)加强文化传承保护,为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本夯实基础
1.加强调研、摸清家底。推进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本,首先对全市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情况底数要清、家底要明。要将各类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详尽调查和深入研究作为二者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同时在详尽调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丰富资料进行细致地归类和分析,研究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源流,分析它们的具体内容与形式,阐释它们的特征和价值,尤其是要重点加强端公戏(傩戏)、打鼓草、造纸技艺等在全国各地均有流传的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分析对比它们在省内外同类型文化事项中的特殊性,从而挖掘和凸显其在旅游发展中的独特性价值,力争形成品牌。
2.强化保护、留住记忆。近年来,由于受经费、观念等原因的制约,我市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堪忧。推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本首先要留住“根本”。要加强对“洞经音乐、苗族古歌、金江号子、抬工号子、昭通唱书、打鼓草、花灯、苗剧、端公戏、巧家滇剧”等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抢救性保护。要充分运用文字、录音(像)等多种现代化形式,开展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字化建设,逐项进行数字化建档。要及时开展文物资源抢救性保护、文物资源收集留存、数据库建设及昭通古城、盐津豆沙关、彝良牛街镇等历史文化古城(镇)的挖掘、研究和整理,以追根溯源促正本清源达复本还源,让文化遗产资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游客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3.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吸引的力度,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全方位提高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专业人才。同时探索采取建立传习所等形式,改变民间工艺世代家传的传统做法,扶持传承人授徒传艺,定向保护,鼓励传承。培养苗族芦笙、马树红毡、苗族蜡染、彝族和回族刺绣、鲁甸竹编、昭通端公戏、四筒鼓舞、昭通唱书、昭通洞经音乐等技艺传人,逐步引导分散的民族工艺生产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抓住每年全市组织参加的旅交会、南博会、进博会,在重庆、成都、上海等昭通文旅专场展示和推介的机会,积极鼓励和组织市内文创企业和传承人参加,不断扩大昭通文化遗产资源的影响力。定期举办各种民间工艺节庆活动,搭建文化传承人交流技艺和展示原生态作品的平台。
(二)打造示范引领,做实文化遗产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
1.开发一批特色景点。将文化遗产资源纳入景区景点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开发打造一批特色景点。依托昭通中心城区到大山包的众多文物资源点,赋予壮美的大山包自然资源文化内涵。依托昭通古城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实际,全新打造昭通古城,与大山包遥相呼应,形成“一山一城”的昭通文旅新亮点;以扎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为契机,整合各类建设资金,把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进行全面打造。以威信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步道项目打造“百里红飘带”沉浸式体验景区,依托“鸡鸣三省”独特景观,打造集红色文化、自然生态、革命情怀为一体的红色文旅融合区,传承好红色文化遗产。
2.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线路。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四线三区”战略部署,围绕打造避暑休闲、金沙江高峡平湖、红色文化、南丝绸之路4条品牌旅游线路。重点就4条品牌旅游线路上的代表性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研,将文化资源点与品牌线路打造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将散落在各处的文化遗产串联成线,与4条品牌旅游线路相得益彰。
3.培育一批特色研学点。文化的传承重点在青少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要永葆赓续力,要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可,在他们的心田种下一颗文化传承的种子,等待有一天破土而出。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多次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昭通市代表性文化遗产资源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打造青少年文化研学点条件得天独厚。要在底数清的基础上,将文化遗产资源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不同类型的研学点,挖掘每个研学点的特色,不断拓展地理纵深和内容纵深,打造“历史+旅游” “文化+体验”“生态+探索”等昭通特色文旅研学模式,促进青少年在研学中传承文明,在了解中增强文化自信。
(三)围绕旅游“六要素”,推进文化遗产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总和的统称。文化内容要落地,必须要有产品作为载体。文化遗产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向文旅产品转化,文化遗产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化就有了方向,文化遗产资源就由“虚”变“实”。
1.将文化转化为“吃”。每一位出行的游客,都有餐饮、食品消费的需求。将本地文化转化为餐食类文旅产品,游客不仅能现场体验(吃),还能作为旅游商品销售(买)。将餐饮与昭通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相结合,将昭通丝窝糖、苕粉丝、凉糕、凉虾、牛干巴等食品制作技艺进行现场展示和解说,用“文化”为昭通餐饮赋能,使群众和游客“寻以源、食以味、玩以趣”,在美食中领悟文化。
2.将文化转化为“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行住宿不只满足于物理空间的停留,更要追求来自文化氛围的浸润。针对这一变化,我们要根据各县(市、区)文化遗产资源特点,通过文化挖掘、文化整理、文化弘扬和文化更新,为游客打造具有文化差异性、特殊性和主题性的住宿新体验。比如大关山海洞景区,酒店应以“山海经”为主题;昭通古城、盐津豆沙关等历史文化古迹遗存类景区,周边酒店的装饰氛围应结合历史文化去提取和延展。
3.将文化转化为“游”。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可游赏的文旅产品,根据各县(市、区)文化特点,开设文化中心、城市书房、乡(村)史馆、非遗传习场所等,将部分古民居建成文化驿站、精品民宿,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大力发展昭通历史探秘、研学旅行、科普教育等文旅产品。丰富中华文明标识,利用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朱提故城遗址、龙氏家祠等价值突出、内涵丰厚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宣传推介昭通历史文化。加大对昭阳文庙、李耀庭家祠等一批具有地域标志性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力度,依托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开发一批群众和游客喜闻乐见的昭通文化遗产资源产品,彰显昭通文化品位和魅力。
4.将文化转化为“购”。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购”,就是结合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旅游商品。过去,游客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购买土特产,现在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与网络的普及,游客现在每离开一个旅游地更喜欢购买便捷的文创产品作为纪念和传播文化。我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根据文化内容的不同,可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旅游商品。依托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推进“苗族芦笙、昭通漆刻、昭通地毯、北闸菜刀、月中桂绿豆糕、传统粑粑、土法养蜂酿蜜提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创商品,每年不定期开展一次文创商品大赛,评选出5—10个昭通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商品,不断丰富昭通文创产品的种类。
5.将文化转化为“娱”。外出旅行“娱”是重点,要将文化遗产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化,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设置各类体验项目、节庆活动、演艺节目等。依托昭通特色文化特点,进一步全面提升昭阳苹果文化节、盐津豆沙关美食文化旅游节、彝族祭祖盛典等活动的创办内容及影响力。品牌化打造中国昭通大山包极限运动体育大赛、中国昭通乌蒙高原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活动。举办金沙江奇石博览会,做大做强奇石文化产业。做优做特乌骨鸡、腊肉、竹笋等特色产品,举办美食文化节。依托昭通深厚的苗剧、花灯根基,在全市启动实施苗剧、花灯戏复苏行动,扶持创作一批舞台文艺精品剧(节)目,扶持各类传统音乐、舞蹈、曲艺等精品节目10个左右,固定场地为群众和游客提供演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用文化的养分滋养旅游,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个途径。下一步,昭通文旅部门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好昭通市代表性文化遗产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从小到大、从碎片化到全域化、从点的崛起到面的浸润,唤醒蕴藏于历史之中的人文传承,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昭通答卷。
作者: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 郭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