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一次支教路 一生乌蒙情——记支教北闸中学的上海夫妻刘新文与曹淑玲

 2023-01-08 13:0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刘新文(左二)给年轻教师讲授教学方法。

刘新文与曹淑玲均是上海松江一中的骨干教师,2022年8月15日,夫妻二人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的号召,来到昭阳区北闸中学,开展教育帮扶工作。

这次上海松江团队到北闸中学开展教育帮扶,主要任务是帮扶北闸中学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能力及教研水平。

注入新理念

北闸中学高中部年轻教师多,有激情、思上进,但视野受限,存在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理解不够透彻,课程改革发展脉络不清晰的情况。课堂知识本位为主,学生发展为本相对弱化。为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要求,刘新文、曹淑玲以“三新”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一体化为切入点,向北闸中学的老师介绍新课程的理念,指导青年教师在备课时如何创设情境链,如何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授课时如何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打造北闸中学的活力课堂、向上课堂。刘新文、曹淑玲指导的马青瑶老师参加昭阳区新教材新课程教学竞赛化学学科评比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北闸中学举行的说课比赛中,马青瑶、张子梅获得一等奖,郑宇、赵泽冬获得二等奖。最近刘新文又在指导马青瑶申报“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模式新探”,曹淑玲指导张子梅、郑宇申报“北闸中学高中班级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以101、106班为例”的区级课题。同时,还组织了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落实教研工作目标,增进本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骨干队伍。

探索新方法

针对学生底子薄、基础弱的情况,曹淑玲和刘新文相互探讨,及时改变教学方式,上课从大开大合改为“小步慢走”,多巩固、多追问,知识点学一个,落实一个。积少成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渐渐体会到掌握知识的快乐,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认真学。看到学生错题整理本经常找不到,曹淑玲就为每位学生买了一本错题整理本。学生们喜欢围绕曹老师提问题,好几次中午放学后因为解答学生问题而错过午饭。

感受新体验

来北闸中学支教后,曹淑玲一直想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北闸中学和上海松江一中的学生们,让两地的孩子有一个互动交流。有一天,她利用一节化学课的最后10分钟手机视频连线了松江一中的学生们。松江一中的吴健同学问:“我们喜欢大海,你们喜欢什么?”北闸中学的张乐同学拿着手机跑向窗口,让上海的同学看窗外的大山……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隔着屏幕,孩子们质朴的笑脸、好奇的眼神,对外界憧憬的表情,深深打动了曹淑玲的心。此时此刻曹淑玲暗暗下了决心:“我给不了你们我的所有,只能把我的知识、我的见识、我的阅历说给你们,希望你们都永远不要放弃学习!”

收获新人生

刘新文说,支教生活是辛苦的,饮食的不习惯,海拔的不适应,通勤的不方便。更是幸福的,被关爱的幸福,来自各级领导的关心,来自北闸中学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来自帮扶团队陈剑钰校长和尹建华主任亲如一家的扶持,来自大后方松江教育局和松江一中的关心和支持。被需要的幸福,每当听到北闸中学年轻教师说,刘老师,我想请教您个问题,我都感到支教的价值、教学相长的幸福。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倒逼自己去更加努力学习,也间接地促进了个人的发展。

刘新文、曹淑玲夫妻二人来到昭通虽然只有短短的3个多月,看着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学习有了信心、成绩有了进步,曹淑玲内心是喜悦的。她说:“支教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责任,支教生活,也将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份宝贵财富,这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有人在成长、有人被治愈……”“面对未来,我们充满期待,并会为之持续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通讯员:王 洪 文/图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教育 东西协作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