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9-27 07:00通讯员 魏志望
补齐教育短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十二五”以来,永善县牢固树立“今天的经济是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理念,把“教育兴永”战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倾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五年来,该县各类教育持续发展,教育改革有序推进,教师队伍素质有力提升,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教育综合效益不断凸显,全县教育呈现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
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19亿元,新建校舍面积32.22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64.2万平方米,中小学生人均校舍面积达9.55平方米、7.51平方米。五年来,招录教师1477人,全县教职工人数达4441人,培养骨干教师、名师209人,培训校长、教师近1.2万人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两免一补”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惠及学生30万人次,累计发放各类资助款和奖学金3.68亿元,受助学生达25.2万人次。民代教师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兑现一次性经济补偿3296.7万元。教育质量逐步提升,2015年,高考上线率达86.12%,比2010年上升了6.3个百分点;今年全县高考上线率达到88.28%。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学前教育覆盖面逐步延伸、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普通高中内涵建设增强、特殊教育学校从无到有、民族教育发展有新突破、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凸显;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6.96年提高到2015年的8.16年。
拼搏“十三五”,永善教育迎来新一轮发展春天
“教育兴永、任务艰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随着“十三五”美丽画卷徐徐掀开,永善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创建知名学校、培养知名教师、输送名优学生为抓手,以注重学前教育、加强小学教育、巩固初中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为主线,补齐教育基础短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到2020年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学前一年毛入园(班)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95%和7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力争达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力争达86.5%,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0%以上,力争将永善一中成功晋升为省一级高完中;切实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根据永善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永善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校点布局。实施好“4.05”、“8.03”灾后重建及改薄项目,推动新一轮校点布局规划调整,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校区覆盖人口进行科学规划,逐步撑大城区学校容量,严格控制乡镇办学规模,减少村级投资。基本满足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需求,缓解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压力,彻底杜绝大班额、特大班额现象,为师生营造一个健康、愉悦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积极探索集中办学模式,科学合理地撤并部分“一师一校”教学点,充分整合教师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确保招考教师引进来、留得住、教得好,永善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工资待遇,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构建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教师分配激励制度,依法保证及时、足额兑现教师的各项工资福利;继续实施农村高寒、偏远贫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不断提高补助标准。改善生活待遇,加大建设城区教师廉租房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力度,到2020年,全县周转房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解决教师吃、住、洗难题。扎实做好贫困地区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大表彰力度,坚持每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不断丰富表彰类型,提高表彰层次,加大表彰力度,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宣传。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工作,从2016年起,按每学年不低于教师总数5%的比例,实施教师交流轮岗;有计划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互派校长、教师进行定期支教和顶岗学习,进一步促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
办好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让家庭贫困的学生输在教育起跑线上,永善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贫困山区学校建设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根据永善县“十三五”扶贫开发的“四年脱贫摘帽,一年巩固提升”总目标,按照“定点帮扶,不落一户;重点倾斜,不落一校;困难资助,不落一生”的工作要求,对接建档立卡的薄弱学校、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构建到校、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截止2016年5月,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需教育扶持31902人,从入幼儿园全程追踪到大学毕业(含研究生毕业),按奖、贷、助、减、补等政策给予多元资助。实行减免学费、补生活费等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全部入学,确保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和因学致贫。积极创造更多条件帮扶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学会技能和就业创业,带动贫困人口的素质提升,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推全县整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