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2-23 10:06四筒鼓舞,又称“跳鼓”“跳丧鼓”,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击之舞之而得名,是昭通民间较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传统祭祀舞蹈之一,其舞姿朴素、节奏鲜明,主要流传于昭阳区、永善县、大关县等汉族居住的农村,具有“以乐致哀、虽悲犹喜”的特殊功能,其舞蹈形式与文化内涵和昭通先民的生死观念有着密切联系,集传统性、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6年,“四筒鼓舞”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2021年,“四筒鼓舞”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不仅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还是战场上助威的号角。自古以来,人们将鼓用于祭祀、庆典、喜庆丰收等活动中,并在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鼓舞文化。“以乐致哀、虽悲犹喜”的昭通“四筒鼓舞”便是独具地域的民间特色的一种,其用舞蹈形式表现了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对死亡的抗争,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慰和快感,更是对生命的赞美、热爱和追求。
伴随“白事”而存在的传统习俗
“以乐致哀,虽悲犹喜”,提起昭通“四筒鼓舞”,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这句话。简单的八个字的句子,既高度概括了“四筒鼓舞”的艺术特点,又生动体现了“四筒鼓舞”的文化内涵。
翻开尘封的历史篇章,有关四筒鼓的文字,在地方志书中已难觅其踪。民国《昭通志稿》中赫然有载:“四筒鼓,形长,削木为之,两头蒙以皮,多丧礼用之,以为跳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记载:“昭通市乐居坪子乡陈氏家族,明朝时从南京迁(往)云南昭通定居,至今十四代。(清)康熙二年(1663年)九月建家祠时,就有四筒鼓置于祠堂内。”通过以上这些文字记载,可推测四筒鼓舞或许是在明代随移民流入昭通的,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除了史料记载,昭通民间也有几种传说涉及到“四筒鼓舞”的起源,虽然这根据不够充分,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强调老人去世应该热热闹闹地送上山安埋。在外地人看来,“四筒鼓舞”声音浑厚洪亮、节奏欢快明朗,形式古朴简约、气氛十分热烈,似乎与丧礼中应有的悲伤凝重的气氛极不协调,让人很难理解,更琢磨不透,然而正是这种伴随“白事”而存在的传统习俗,却将昭通民间丧礼中“四筒鼓舞”与众不同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幽静的乡村,四筒鼓配合着其他打击乐器,奏响震耳欲聋的打击乐合声,瞬间就把现场的气氛调动起来,男女老少纷纷围拢,先睹为快,无不啧啧称奇。一旦展演开来,乐声高亢激烈,地上尘土迎风飞扬,舞队似游龙飞凤敏捷,令围观者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在演化和传承中独具地方特色
每一种成熟舞蹈,都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个性和特色,需要从表演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的“四筒鼓舞”,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中保持了地方特色,至今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作为“四筒鼓舞”中重头的打击乐器,四筒鼓的大小、制作,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适用有所不同,起初长而粗跳打笨拙,后来尺寸缩小跳打就轻便了许多。现在昭阳、永善、大关等县(区)四筒鼓舞队沿用的是改良产品,以梧桐树材做鼓身,将长40厘米、宽5厘米、厚1厘米的梧桐木片箍成40厘米高、直径28厘米的筒,筒内放两颗小石子,两端蒙上牛皮,钉铁钉,再箍上铁环扣,系上鼓带;鼓槌是一根长20厘米的坚韧的细木棍,敲击时音色浑厚、洪亮。
在昭通,有老人去世时,葬礼一般都比较热闹,特别是高寿之人亡故,被称为“白喜事”,葬礼更加有排场,多数人家都有请“四筒鼓舞”表演的习俗,目的是让生者与逝者告别,让亡者早升天堂,让亲人节哀顺变。在邀请形式方面,可以由丧家礼请,称“坐堂鼓”;也可以由死者娘家礼请,称“后家鼓”;或由女婿家礼请,则称“家祭鼓”,表演形式、内容则完全一样。在跳法方面,按照坝区和山区来区分,分为“高桩”和“矮桩”。“高桩”步伐沉稳、舞蹈粗犷有力;“矮桩”动作平缓、轻松。舞蹈时,通常是每拨九人,均腰缠红绸,其中四人斜挎筒鼓于左胯前,边击鼓边舞蹈,鼓点节奏、音调可随意变化,大体与舞步、舞姿协调。其余五人分别持锣、钹、铙、镲、铛,配合鼓点打节奏。舞者绕圆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也在行进间舞蹈。在整个四筒鼓的乐舞中,虽有其他乐器参与,但四筒鼓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所以便以四筒鼓为名。
据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志坤介绍,“四筒鼓舞”的基本动作源于汉族生产生活,因流行地区不同而不同。流行于山区的“四筒鼓舞”,动作特点为高桩、弯腰、低头、顺拐,脱胎于山区农民生产劳动时的姿态。流行于二半山区的“四筒鼓舞”,矮桩、直腰、顺拐、平视。流行于城郊的“四筒鼓舞”则提胯、甩脚、扭腰、甩头,显然吸收了花灯、腰鼓等外来舞蹈成分。尽管有所差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惟妙惟肖地模仿人们劳动、动物和植物,有的以形传意、有的神情兼备,其舞蹈丰富多彩,有近百种套路,多为动物游戏型、技巧表现型。常见的有:“小牛擦背”“公羊打架”“猴子捞月”“喜鹊登枝” “新人坐轿”“苫竹盘根”“老羊挥痒”“二龙抢宝”等,上一个套路与下一个套路,用“攒鼓”过渡。在什么场合跳,主要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舞者的体力,通常每个鼓舞队均能演跳二三十个套路,完整的套路组合形成了丰富的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和集体舞,再加上音乐节奏热烈鲜明,舞步原始古朴、粗犷有力、铿锵沉稳、潇洒豪放,极富独特的个性色彩,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让“国字号”名录焕发新光彩
任何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更需要的是兼容并举、去粗取精、吸收众家所长。近年来,“四筒鼓舞”在发展中发生变化,除钹、彩锣等,其舞蹈节奏、动作也由舞者心领神会的默契,变成由持锣者指挥,增加了形式感,丰富了表演,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四筒鼓舞”粗犷、朴拙的乡土神韵。
现在人们出殡时,跳“四筒鼓舞”的不多了,可能是因为嫌它太吵的缘故。而在时代的发展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四筒鼓舞”也出现在喜事场合了。如今,已经成为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一种民风民俗,在喜庆节日里和各种比赛活动中跳得更多一些。
20世纪80年代,“四筒鼓舞”被原云南省文化厅列为首批重点整理、发掘的民族舞蹈。当时在昆明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艺术节期间,以“四筒鼓舞”为素材,精心编演的《高原鼓舞》《乌蒙鼓舞》《龙鼓舞》等文艺节目在昆明和西双版纳演出,引起轰动,好评如潮。《龙鼓舞》被特邀参加广州“欢乐节”演出活动,受到海内外舞蹈界专业人士一致好评,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民间传统舞蹈终于走出乌蒙山,登上了大雅之堂。
进入21世纪后,历届市、县(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及利用工作,在机构组建、经费安排、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不遗余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效可圈可点。市、县(区、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职能部门,切实增强做好“四筒鼓舞”传承利用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资料收集、图片视频拍摄、项目申报、平台搭建、宣传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这一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实现精彩转身:2006年,“四筒鼓舞”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2021年,“四筒鼓舞”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获一个名录不容易,毁一个名录很简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四筒鼓舞”作为非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资源,做好“四筒鼓舞”保护传承工作,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新时代文旅人的神圣使命,当前对“四筒鼓舞”最好的保护就是要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其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实现人民的“四筒鼓舞”人民共享。为擦亮这块“国字号”非遗名片,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后,昭通市文旅系统牢牢抓住高质量融合发展主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以东西部对口协作为契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科学规划非遗保护工作,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线上线下两轮驱动,创新融合两翼齐飞,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共生,让“四筒鼓舞”这一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间传统舞蹈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国内一档大型民俗文化类综艺栏目《醉美乡音》走进昭阳区,除了感知当地大山大水大峡谷的景观风貌,更被“四筒鼓舞”这一特色民间艺术所吸引,专门为“四筒鼓舞”拍摄了一段传承历史小故事。不仅如此,近年来,以“四筒鼓舞”的相关材料为素材,精心创作的文艺节目,频频“亮相”省内外各种大型知名平台。2018年,《群英汇》昭通专场节目在CCTV3综艺频道隆重上演,由昭通市基层文艺团队表演的“四筒鼓舞”《乌蒙鼓魂》大放异彩,以其粗犷、大气、动人心魄的鼓声,变化万千、独具魅力的造型,古朴多样、形式奇特的编排,展现出乌蒙山乡一幅雄浑磅礴的动态写意画,赢得现场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全国观众的广泛好评;2022年9月,昭通传统舞蹈在CCTV10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上亮相,独具特色的“四筒鼓舞”备受关注。
把古老传统舞蹈技艺发扬光大
作为一种汉族的、独特的,且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舞蹈,随着丧葬制度的改革和跳“四筒鼓舞”人员的锐减,已造成艺人的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状况,这一古老的传统舞蹈正面临着逐步的消亡,保护传承迫在眉睫。
今年88岁的孟文富,是昭阳区洒渔镇巡龙村村民,也是省级非遗项目“四筒鼓舞”代表性传承人。在他家,有一间屋子专门存放“四筒鼓舞”表演所需的道具和乐器。一提到经典的“四筒鼓舞”套路,他便激动不已。
孟文富从小随同自己的表哥学习跳“四筒鼓舞”,继承了原汁原味的“四筒鼓舞”,20岁时就独自组建了一支四筒鼓舞队,活跃在昭阳区境内和周边地区,现在他依然精神爽朗、步履矫健。当聊起“四筒鼓舞”总能侃侃而谈:“我们这里的‘四筒鼓舞’以前是在丧葬时跳的,不清楚这鼓舞是从何时出现的,只知道以前就有。这舞我跳了60多年,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这些年,我通过刻苦学习、研究与交流,已熟练掌握所有套路,而这些套路都是靠上辈人对下辈人的口耳相传,没有严格意义的师承关系,人人都可以学。过去,谁家遇‘白事’,主人家都会邀请我们四筒鼓舞队前去表演,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加之乐声高亢激烈,所以极容易活跃现场气氛。”
如今,孟文富一家倾情于“四筒鼓舞”,不但自家做出了名气,还传承技艺、倾囊相授,带动更多人参与。他说:“‘四筒鼓舞’是昭通独有的一种汉族传统文化,如果不教给别人的话就会失传。现在,来我这里学‘四筒鼓舞’的有三四十人。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让这一门古老的传统舞蹈技艺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作者:黄 桦 图片由昭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