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9-01 07:28通讯员 龙定江 李明奎 李玉平
家住永善县细沙乡黄金村青杠二组的付永慧告诉笔者,她家有5个人、流转了10多亩土地,今年买了12600斤魔芋种,投入了31500元,种植了18.03亩魔芋。经过估算,今年收入有10万元左右。
在付永慧的率先带动下,当地26户群众纷纷加入到魔芋种植的行业,发展种植魔芋60多亩,并被县乡两级列为示范点来打造。这只是细沙乡培育富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细沙乡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战场,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攻方向, 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竹子、核桃、魔芋、猕猴桃、油菜等富农产业,通过发展设施种植、养殖、特色林果、就地就业等产业,初步实现乡村有主导产业、农户有增收门路、群众有脱贫技能。
细沙乡严格按照“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思路,将魔芋作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实行“班子协力抓全面、挂钩领导抓点上”的机制,采取“区域布局、连片规划、标准种植、规范管理、示范带动”的方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魔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政策上我们争取上级资金的投入,在魔芋标准化种植示范样板上,经验收合格每亩给予2000元的补助。在大面生产上,经验收合格每亩给予500元钱的补助;由农业部门负责,严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种植节令、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等几个统一进行。”副乡长李明奎这样告诉笔者。今年,细沙乡已在细沙、黄金、大同等六个村(社区)发展种植魔芋7000亩,其中标准化种植4000亩。按照亩产2000斤、每斤2元估算,魔芋可为细沙乡群众创收2800万元。
发展天然筇竹产业。素有“笋城”美誉的细沙乡竹类资源极为丰富,全乡有筇竹(又名罗汉竹)资源9.7万亩,还有3千亩刺竹笋号称“竹笋之冠”,年均鲜笋产量达8988吨以上。近年来,细沙乡按照“希望在林,潜力在竹,重点在特色”的方针,努力打造“筇竹之乡”着力培育和壮大竹笋特色产业。誉为山珍的竹笋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开发28年来,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其竹干节奇形,枝叶纤细,是制作手杖和工艺品的上等材料,手杖远在汉唐时期就销往国外。其产品也为农民年增加经济收入800至100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1500元,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一项主要产业。
发展魔芋产业。发展辣椒产业。按照“大区域布局、大连片规划、高起点设计、快速度推进”的原则,细沙乡以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细沙山野菜加工厂为依托,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合作社+支部+农户”的辣椒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在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导和服务,积极帮助群众解决辣椒种植管理技术和销售问题,带动了当地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员带动农民致富的路子。仅2014年全乡就种植辣椒2202亩,其中红辣王1202亩,小米辣1000亩,重点打造辣椒标准化基地1000亩;培训群众800多人次,发送短信300余条,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当年销售辣椒200多吨,辣椒种植农户直接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基本实现了人均增收千元的目标。
发展猕猴桃产业。近年来,细沙乡依托辖区内雨量充沛、昼夜温差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山区典型气候和土壤肥沃,特别适合猕猴桃生长的特殊先决条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农民自愿”的思路,乡村两级积极探索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据悉,细沙乡有野生猕猴桃资源5万亩以上,适宜种植猕猴桃的耕地也在1万亩以上,该乡2012年从四川德阳引进红阳猕猴桃在大同村进行种植,当年发展250亩,目前已开始挂果,2015年在三堡村新发展200亩,目前全乡共种植猕猴桃450亩,力争用5年的时间发展到1万亩。“你看,我们这儿的猕猴桃已经开始挂果了,估计明年可以上市,今年我自己也流转土地6亩进行猕猴桃的规范化种植,以带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大同村支书张林无比憧憬地向笔者介绍。
把发展畜禽养殖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建设和生态化发展。采取项目扶持、能人带动等措施,鼓励有基础和有经济实力的乡村能人发展规模养殖。通过个人申请、党组织推荐等形式,帮助14户党员群众争取强基惠农“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70万元,扶持党员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发展服务业等,先后涌现出石坪村副支书王勇等五名党员带领全村群众养殖黑山羊1500余只,细沙村党员胡在后带头培植高产核桃20余亩,黄金村副支书谢忠波、大同村党员吴彬带头发展生猪养殖,建养殖场1200平方米,养殖生猪260多头,大同村党员冉光树养鱼近千尾等一大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先富帮后富,共奔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