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2-20 08:19近年来,昭通市坚持党建引领贯穿“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等后续帮扶工作全过程,构建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统筹下沉相关资源和力量抓好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工作,团结带领全市35.47万易地搬迁群众奔向共同富裕之路。
聚焦工作运转体系不顺畅、后续帮扶力量分散、搬迁群众生活不便等问题
织密网格 帮扶到户
>>>成立街道党建联盟;建立“全科网格”;健全“三联系”工作机制
宽敞明亮的客厅、阳光充足的卧室、干净舒适的卫生间、现代化的厨房……近日,在昭阳区靖安安置区,居民杨顺彪在150平方米的新房里向前来做客的朋友介绍:“以前住在大山里,做梦都想进城。现在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学校、医院、超市就在家门口,有问题找社区、找网格长、找党员中心户,太方便了!”
杨顺彪“搬”出来的好日子只是昭通市35.47万易地搬迁群众迈入新生活的生动缩影。
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腹地,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之一,贫困群众大多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为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昭通市因地制宜新建一批易地搬迁安置区,搬迁规模达万人以上的集中安置区共9个,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跨县搬迁规模前5名的安置区,昭通占了3个。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才是关键。为让易地搬迁群众生活方便、住得踏实,昭通市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以乡(镇、街道)为依托,成立街道党(工)委9个、社区党总支42个、党支部848个,建立党员中心户4900户,自上而下织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或楼栋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整合市、县部门362家共驻共建单位,成立街道党建联盟,实现各单位各部门从“各自为战”转为“抱团作战”。
“之前,各部门纷纷在基层设置网格,导致网格分设、部门分割、力量分散,现在建立‘全科网格’,健全‘网格员源头发现—网格党支部分流交办—社区党总支统筹处置—街道党工委指挥调度’闭环运行机制,我们的工作更好开展了。”鲁甸县卯家湾景新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朝洪说。
按照规模适中、方便管理的原则,昭通市将党建、综治、民政、创文创卫、疫情防控等网格规范整合为“一张网”,完善网格组织体系、责任清单和运行机制,建立“全科网格”848个,每个网格设立1个党支部,由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并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3名以上兼职网格员,实现网格沉下去、情况浮上来、管控全覆盖、问题全清零。
依托社区党组织联系楼宇党支部、支委班子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工作机制,昭通市各搬迁安置区的390名社区“两委”干部、127名驻村工作队员、848名居民小组长、4900多名党员直接联系搬迁群众,做到每户搬迁安置家庭都有一名党员干部帮扶。
“‘儿童之家’解放了爸妈,拴住了娃娃。”在靖安惠民社区的“儿童之家”,带孙子来参加“四点半课堂”的老人有感而发。
为给搬迁群众提供便捷的居住环境,昭通市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生活圈”,在800人以上安置区(点)同步建设44所学校、33个医疗卫生机构、35个警务室、43个调解室,确保搬迁群众下楼可看病、出门可上学、矛盾不出社区。
聚焦搬迁群众需求不一、生活方式不适应、归属感不强等问题
精准服务 科学管理
>>>创新“红黄绿”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广泛开展“五个习惯养成”专项行动
迁离故土,从农村到城市,搬迁群众需要改变生活习惯,重建人际关系,尽快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生活。为破解搬迁群众“快融入”难题,昭通市创新“红黄绿”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把有一二级残疾、留守儿童和独居高龄老人等搬迁户标注为“红灯户”,由党员中心户、党支部书记进行“日随访”;将内生动力不足、有重病人员、收入在脱贫边缘、三四级残疾等搬迁户标注为“黄灯户”,由网格员进行“周随访”;把收入稳定、脱贫质量较高的搬迁户标注为“绿灯户”,由党支部书记、网格长进行“月随访”。通过逐一研判到人、精准标记到户、合理界定标准、及时动态更新,实现对搬迁群众的科学管理服务,让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有效帮扶。
69岁的明在翠是卯家湾安置区独居老人,属搬迁帮扶“红灯户”。社区干部兼网格党支部书记在“日随访”时恰遇其急性肠胃炎发作,随即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并轮流值班帮助她办理有关手续、照料一日三餐。“社区干部每天都来家里看我,像我的亲人一样!”明大妈说。
为让搬迁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昭通市在易地搬迁群众中,广泛开展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公共卫生、健康卫生饮食、自觉遵规守法“五个习惯养成”专项行动,从教群众使用电梯、马桶等小事入手,累计组织培训1200余场次;组织挂钩联系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上门开展“一对一”文明生活习惯养成宣传、操家理务实操示范培训175万人次。与此同时,在9个万人以上安置区推行文明新风积分制管理,实行文明行为加分、不文明行为扣分,以积分兑换日用商品,充分激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情。
40多岁的居民刘学芝,平时除了参与社区卫生大扫除等公益活动外,还经常义务为空巢老人、残疾人整理家务。“本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没想到社区还给我积了分,换了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进来,社区越变越好了。”刘学芝高兴地说。
家,是居住之所,更是让人觉得安心的地方。昭通市着力解决易地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盼望、最急需的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问题,全市373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点),30.69万搬迁群众目前全部拿到了搬迁安置房的产权证,有了踏踏实实的归属感。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红本本’,这下安心了。”从大关县悦乐镇妥河村搬迁到靖安安置区滨江社区的胡天奎领到不动产权证书时激动地说。
聚焦部分搬迁群众就业困难、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
提升技能 就业有门
>>>开展“智志双扶”行动;加强劳务组织化输出,建立扶贫车间,设置公益岗
“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还能照顾老母亲和娃娃!”在靖安安置区,来自永善县莲峰镇官寨村的罗宪超开心地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易地搬迁群众而言,只有落实好就业,才能让搬迁群众搬得放心、住得安心。为有效激发群众勤劳致富内生动力,破解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难题,昭通市立足安置区群众的劳动力实际和就业意愿,全面开展“智志双扶”行动,分类分岗开展多层次实用技能培训,确保每个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
目前全市各安置区(点)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75万人次,2万余名“庄稼人”走出家门就业,1000余名从未做过生意的“山里人”在安置区商业广场摆起了地摊,600余名群众租赁安置区商铺当起“小老板”。
为实现搬迁群众“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卯家湾安置区配套建设了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引进10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建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食用菌加工厂房、1000个食用菌大棚、1000个蔬菜大棚、5000亩香葱基地,引进藤编加工、电子产品加工等企业,可就地就近解决6000余人就业,就业人员每年平均可增收2.56万元。
“社区不但帮我们找好工作,还送我们进厂,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社区干部打电话关心我们在厂里上班的情况,我觉得很暖心。”来自镇雄县旧府街道裕和社区的陈倩是易地搬迁劳动力组织化输出的受益者之一,“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全链条闭环式组织化就业服务,让他们外出务工就业更有家的感觉。
“外输”劳动力,“内拓”就业岗。昭通市通过落实组织外输、公益性岗位托底、扶贫车间、配套商铺、产业培育促就业“五个一批”措施,确保就业务工覆盖到有劳动力的所有搬迁户。针对有就业意愿但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以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残障人员等特殊群体,在安置区周边建成帮扶车间50万平方米、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55家,完成商铺招商招租36万平方米、引进商家1400余户,统筹安置区周边建成的产业基地和企业可就业岗位资源,使6万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同时,设立片区长、楼栋长、卫生管理员、就业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9100个,让特殊群体稳定就业。
目前,全市19.8万易地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18.29万人,就业率达到92.37%。
通讯员 钱旺 陈章永